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第304章 我不合适(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最新章节。

李世民在拿捏了户部尚书这个铁公鸡,又转头看向了工部尚书。

工部尚书听得都快睡着了,你们说的跟我有毛的关系?

不会叫我来,就是为了给二位作陪吧?

李世民对工部尚书说:

“温爱卿,你觉得这个国策怎么样?”

温大雅心想,这怎么还成了国策了?不是应该叫做阴谋才对吗?

李恪在这里,肯定会赞同。

李世民和户部尚书合伙坑钱,还是高价,可不就是阴谋嘛,。

温大雅恭敬的说:

“陛下,你和裴尚书决定不就好了,问我干嘛。”

温大雅是个老实人,觉得李世民两人这么干不符合君子所为,但也不敢忤逆李世民。

既然如此,温大雅想着,我不粘锅还不行嘛。

户部尚书现在也明白过来,李世民为什么叫两人来。

李世民这是不满足于坑李恪一个人,想坑更多人。

工部管理大唐全部的山川河流,矿产渔业,户部只是负责收税而已。

裴矩就给温大雅解释:

“陛下是觉得,现在的铁矿应该重新调配。”

李世民很满意裴矩这个用词:

“对,调配,这个说的好,就是重新调配。”

两人都这么说了,工部尚书怎么还会不明白。

“啊?全大唐都重新调配?那这事得多大啊?您不怕闹起来?”

工部尚书是知道的,在大唐刚刚建立之初。

李渊为了尽量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不仅是安排了各州不少大族为官。

还把各地开矿权下放到了刺史,让刺史决定给谁开采。

这样有两个好处,这样新上任的刺史能更快的掌握当地。

当地的大族想获利,就得向大唐臣服交钱,不然你别想再有以前的特权了。

工部当时只是负责登记,发布开采公文。

李世民的“重新调配”,其实就是变相的要求,那些已经得到开采权的家族,加,钱。

工部尚书这下明白了,为什么要叫自己来。

合着是让自己当这个出头鸟,在朝会上说出来。

温大雅甚至都想到理由了,就是整合工部权力,收回下放的权力。

全国啊,那得多少人?

自己要得罪多少大家族、大门阀、大世家?

温大雅这个老实人,他可不想为了陛下豁出命去。

温大雅赶紧推脱:

“陛下,这个想法很好,又能为国增加税收,又能增强中央权力。”

李世民很满意温大雅的觉悟,可温大雅接着说:

“可这毕竟牵连甚大,涉及朝中不知多少人,这得有个由头吧?

臣现在都能想的到,明天在朝会只要一说这事,肯定有人会站出来说什么,官不与民争利之类的话。”

温大雅的意思是,我不适合,我没理由提出来。

李世民一想,还真是,当初权力下放,工部都没说话,现在又让工部提出收回,这矛盾了。

就在三人在冥思苦想,王德来报,房玄龄求见。

李世民一拍大腿,朕怎么忘了叫房玄龄想办法了。

“快让他进来。”

房玄龄进殿后,恭敬行礼。

李世民看着房玄龄手里的盒子,还用精美的布包裹着,以为这是来献礼。

李世民纳闷的看着房玄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单女主』『理智主角』『人设不崩坏』皇甫武正——睁开眼睛——我是沙...我是创世神!!皇甫武正还没从巨大的疼痛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被人拿起来转了个什么东西“嗯,还行只见轮盘指向的地方『巨神战击队地神套装』(内容包括:裂地变,地神符手链,战狼战击士,苍龙战击士,虎吼战击士,巨甲战击士)“行了,修正一下战力设定,好像就没啥缺的了,去吧皮...去吧皇甫武正!!!皇甫武正:???哎哟**!!!
终极天剑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