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元1399

第459章 为何拒绝?(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灭元1399》最新章节。

“为了兑现当年的承诺,陛下将自己的嫡长子真金自小便交由汉儒教导,让其熟读四书五经,学会汉家礼仪,懂得忠义仁孝。太子若能即位,必然会是个爱民如子的仁德之君。可惜啊……”

气势滔天的姚燧突然就萎了下来,长长叹息,缅怀了半分钟死去的太子真金后,语气低沉地说道:“自太子去世之后,陛下性情大变,对汉人文武官员,越来越苛刻,动辄削官降爵。而汉人在军中的势力,更是几乎被清洗殆尽。

蒙古官员已经取代汉官,成为朝堂之上的主要势力。天生就喜欢为奴为仆的回回人,成为他们最主要的助手。汉官变成在朝堂上的传声筒,已经快要坠落到与南人官员同样的地位……”

甄鑫愕然。

这鄙视链,听得让他很别扭。

可是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元朝虽然没有在法令上明确规定四等人制度。但是在官场之上,已经形成了事实的鄙视链。

汉人与南人,在世人面前,早已不属于同一类人、同一种族。两者之间的差距,绝对比回回人与汉人之间的差距更大。

见到甄鑫神色的变化 ,姚燧耐心地解释道:“这不是争权夺利的矛盾,而是事关国家之本,天下能否安定的根源!

长此以往,元朝必然重回蒙古国的蒙昧时代,重武轻文,重利轻义,重商轻士,国将不国!民何安处?”

姚燧这些话,说得倒是没有任何毛病。

站在北地汉人的角度,既然当初赵宋王朝抛弃了他们,他们只能扶持有能力统治中原的异族,并希望将这些异族改造为汉化的王族。

然而,胡人之所以无百年之运,最大的障碍,便是汉化。

拓跋北魏算是汉化最彻底的王朝,最终不仅国灭,连拓跋姓氏都消失于历史之中。

占据幽云十六州的契丹,接受了汉人文化,却迅速坠落成为与北宋一般羸弱的王朝。同样接受汉化的女真,占据中原不过数十年时间,就倒在了蒙古的铁蹄之下。

接受汉化,就意味着必须将军队纳入文官的管制之下,由此牺牲军队蛮横的战斗力。

不汉化,无法对中原之地进行精细化的管辖,就支撑不了如雪球般越滚越多的王公贵族的奢华生活。当肆无忌惮的索取超过平民百姓竭尽所能的供给时,哪怕拥有再强大的军队,也无法阻止王朝的崩溃。

忽必烈这数十年来,从汉化到拒绝汉化,大概正是出于这样的担忧。

可是,疆域越广,不重用汉人、不依靠汉人的管理文化来治理,唯一的后果就是这个国家走向崩溃。

从这方面来说,姚燧的目光当得起“远见卓识”这四个字。

见甄鑫的态度终于开始认真,姚燧微微地松了口气——看来今日应当会有所收获。

“你若是肯回大都,公开自己的身份。我等会为你申请封王的资格,也意味着你将有掌控朝政的可能。”姚燧继续劝说。

“然后呢?听由你们的摆布?”

“不!是我们的支持!”

“你们?还有谁?”

“有……”姚燧刚张嘴,却突兀地将话吞入腹中,看着甄鑫露出一丝苦笑。“甄公子也不用现在就打探这些消息,只要你去了大都,你就会发现我们所拥有的势力,是你无法想象的力量。”

甄鑫嗤笑道:“你们如果有这力量,直接把皇帝掀下马不就完事了?”

姚燧叹息道:“甄公子毕竟年轻,有些事未必清楚。掌控朝政,不是造反,不是为了改朝换代。我们需要的,是这天下的安定,是千千万万百姓的平安,是国家的长治与久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