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唐,从安史之乱开始

第46章 喜从天降(今日三更)(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挽唐,从安史之乱开始》最新章节。

届时,先锋大军可以去潼关驻防,长安安稳了。

唯有杨国忠,心事重重。

他在喘了口气的同时,又觉得自己下场难料。

这郭子仪与李光弼终究是不敢违抗圣命,乖乖挥师回长安了。

可他们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上书要圣人宰了自己,该怎么办?

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其余大臣若有人响应,杨国忠真就生死难料。

毕竟,哥舒翰出关是杨国忠反复劝说李隆基做的,这口锅他不背也得背。

朝野上下对杨国忠颇多怨言,胆大的人甚至当面都敢提起来,搞得他很难堪,又不能仗着权势说什么。

而且,这种情况下,潼关之危局迎刃而解,李璘能活下来,很大可能会回到长安。

都是心腹大患啊,杨国忠眯起了眼睛,开始想怎么办。

到这一刻,他首先想的是如何先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至于大唐的安危,已经不放在心上了。

潼关外惊心动魄的一幕由于消息封锁,长安并不知晓。他们只是这两日看到照常升起的烽火,便知潼关仍旧安稳。

“圣人,既然朔方军即将回朝,臣启奏,立刻往潼关再送粮。算算时间,那边也该吃完了。”

杨国忠主动提起了往潼关送粮一事。

这让殿内大臣纷纷侧目,很意外。

李隆基想了想,缓缓点了点头,“好,送吧,连夜就送。”

“是,臣这就安排杨暄去做。”

杨国忠领命退去,迅速拉着任户部侍郎的儿子杨暄商议送粮一事。

李隆基意得志满地看向群臣,“等先锋军到了,于曲江池开宴!”

韦见素看着杨国忠离去的身影,眉头微皱。

天未亮,往潼关送粮的车队就出发了,浩浩荡荡。

只是,这次的送粮农夫里多了几个神秘的人。

当天色即将微明时,粮队到了灞上,三万城防军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这支城防军的统领叫李福德,是杨国忠的亲信。

而先前募兵一万驻扎灞上的也是杨国忠亲信杜乾运,可惜太蠢,被哥舒翰咔嚓了。

在当时杜乾运屯兵灞上的时候,杨国忠同在长安城,以监牧体系子弟为主,抽了三千人组成了一支杂军,交由李福德指挥。

这回,等于是让李福德替代了杜乾运的位置。

李福德看到户部遣人往潼关送粮,倒是有些惊讶,他当然清楚杨国忠一直防备着什么。

只不过,他没有多嘴。

他很担心潼关的人马直接杀过来,时刻提心吊胆。

天色终于亮了,潼关下起了一场雨。

久旱逢甘霖,顿觉凉爽不少。

一夜时间,安庆绪似乎想通了,很平静地接受即将到来的结果。

河西老兵个个如临大敌,死死盯着安庆绪与崔乾佑,不肯偏离一步。

越是到最后时刻,越是容易出变故。

李璘很淡定,按时用了膳。

“朔方军到来最快还需两日,据我所知,你粮马上断了,难不成又要吃人肉?”

安庆绪咧着嘴笑着,“如果长安不送粮,不派兵,我会抓住最后这两天机会的。”

“手底下见真招!这次,我一定不会输给你!”

此时,距午时还有半个时辰,雨却越下越大了。

正是: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