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小闲王

第1469章 冠礼开始(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贞观小闲王》最新章节。

“二位皇子,今日是大喜之日,你二人今日起便已成年。

老臣望你二人从此抛弃儿时纨绔的性子,做一个有德行,有才华,德才兼备之人。

不忘陛下谆谆教诲,成为我大唐国之栋梁,为陛下分忧,为太殿下分忧。”

说完将二人缁布冠扶正。

“谨记赵国公教诲。”

李慎和李治二人起身行礼。

然后二人走进东房,出来之时换上了一身与缁布冠相配的王服。

对着下面的宾客行了一礼,这第一冠就已完成。

接下来就是第二次加冠,程序基本一样,婢女上前取下缁布冠,重新梳理头发,用帛包发,插上簪子。

这是为了表示对妆容的郑重,正容体,穿衣戴帽从正容貌开始。

流程不便,还是长孙无忌拿起第二冠——皮弁。

用白色的鹿皮缝制,李慎看着有点像瓜皮帽子一样。

之后就跟之前一样,长孙无忌又说了一段训诫的话,二人又回了东屋。

出来时再次换上了一身与皮弁相配的素色王服。

第三次加冠的仪式与前两次基本相同,也是要从梳头开始,端正容貌。

还是长孙无忌拿起第三冠——爵弁

之后的内容一样,训诫一番,二人这次出来换上的就是一身紫色冕服,

看着就是那么的大气磅礴,头戴的爵弁也是王冕。

至此加三冠便完成了。

下一步就是醴

长孙无忌拿着两杯酒递给李慎和李治,李慎端起酒杯对着李治躬身表示尊敬。

李治还礼后,二人同饮。

随后在长孙无忌的引导下来到殿内,对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拜倒下去。

“多谢阿耶,母亲养育之恩。”

“嗯,起来吧。”

李世民很是开心,自己的小儿子终于长大成人,皇后娘娘更是热泪盈眶。

“你二人今后要戒骄戒躁,牢记德行,身为皇子要为天下百姓着想,将来辅佐太子,替太子分忧。”

李世民训诫了几句。

“谨遵阿耶教诲。”二人再拜。

接下来长孙无忌带着两人给宾客敬酒,拜谢宾客,

若是民间就是父亲的挚友和有身份的人,这都需要拜谢的。

但是李慎和李治身份特殊,鞠躬行礼就可以。

之后基本就是开席了,李慎和李治喝了一圈,回到正殿。

“阿耶,母亲。”

“嗯,雉奴,慎儿长大了,今后可不要胡闹了,尤其是慎儿知道么?”

长孙皇后对着两个儿子嘱咐道,这两个哪个都不让她省心。

“谨遵母亲教诲。”

一旁的李世民喝着酒,看向李慎,

“老十,回礼和谢礼你可曾准备?”

按照规矩,是要回礼的,还有长孙无忌的谢礼。

这叫加冠之醮礼,给宾客回礼一些酒啊,肉啊,脯啊,腌菜,蜗牛酱之类的。

但这是百姓之礼,李慎怎么能拿得出手。

他看了李治一眼。

“阿耶,儿的回礼已经准备妥当,就在宫门外,每家黄金百两,赵国公儿准备了黄金五百两。”

(这个冠礼太过复杂,我这已经简化很多流程了,跟结婚一样,又是东屋,又是方位的很麻烦,我就没写。

大致就是这么个流程。

我看了一下汉代的冠礼比唐朝的还复杂,就没有采纳。

还有一个重点,拜父母之后是要起字的,李治的字叫为善,但是李慎的字我查了很久都没有查到,所以省略了这一步。

真的,写了小说我才感觉得中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是多么的博大精深。

很多东西都被我们自己摒弃,却被那些小国视为珍宝,可惜了。)  作者原创,盗图必究。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