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情感轨迹录》最新章节。
“为什么?我看到志强的同学去了...”
“就是不能去,”老书记神色紧张,“听叔一句劝,回去吧,别问了。”
这种反应反而激起了我的好奇心。等我挣脱老书记,赶到小楼时,李明已经不见了。三位老人坐在院子里,神情自若,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但我注意到三伯母赵冬梅的手指在微微发抖。
回城后,我设法联系上了李明。起初他支支吾吾,直到我说我知道村里在帮三位老人“造假”,他才叹了口气。
“我不是去看你大伯母的,是去看我自己的母亲。”李明说。
“你母亲?”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终于开口:“赵冬梅是我母亲。但她不让我公开认她,因为这样会破坏她们‘三个寡妇都是一样情况’的故事。”
我愣住了:“什么意思?”
“我母亲,赵冬梅,其实有丈夫的,只是那个人很多年前就抛下我们走了。她一直对外说丈夫死了,是因为觉得丢人。”李明的声音带着苦涩,“村里人都知道,但大家都帮她瞒着。”
原来如此!三伯母根本不是寡妇,只是被抛弃的妻子。那么这个完美故事的第一个裂缝出现了。
接着,我发现了第二个裂缝——二伯母王梅花的“孩子们”中,有两个其实是付费请来扮演的。村里一个年轻人不小心说漏了嘴,说每次有外人来,他们就要去“扮演孝子贤孙”,事后能拿到一百块钱。
最让我震惊的是关于大伯母的秘密。
通过志强哥的遗物,我发现了他生前最后几个月的银行流水,有几笔大额取款,去向不明。我问父母,他们终于扛不住,说出了真相:
原来志强哥没有死于意外。
他是自杀的。
因为赌博欠下巨额债务,无力偿还,选择了结束生命。大伯母为了保全儿子的名声,求大家说是车祸身亡。而那几个债主至今还在偶尔上门讨债,大伯母只能用自己微薄的积蓄一点点偿还。
那栋看上去很体面的二层小楼,其实是村里帮盖的,因为旧房已经被债主砸得不成样子。大伯母几乎一无所有了。
我第三次来到风铃村,这次带着志强哥的遗物——一个旧铁盒,里面有些照片和一封信。
三位老人看到我,表情复杂。她们似乎知道我已经发现了什么。
“大伯母,二伯母,三伯母,”我平静地说,“我知道你们的故事不是表面上那样。”
三位老人面面相觑,最后大伯母叹了口气:“进屋里说吧。”
在简朴的客厅里,她们向我坦白了一切:
三伯母赵冬梅的丈夫跟别人跑了,她守活寡三十年,因为怕人笑话,一直说丈夫死了;
二伯母王梅花其实只有一个儿子,还常年在外不回家,那些“轮流照顾”的孩子多半是请来的;
大伯母李素珍的儿子自杀身亡,还欠下一屁股债,她日夜劳作还债。
“那为什么...”我不解。
“因为我们都需要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大伯母泪眼婆娑,“志强走了后,我不想活了。是梅花和冬梅拉着我,说我们三个苦命人凑在一起,互相搀扶着走下去。”
“那为什么要编造十三个孩子的故事?”
二伯母接话:“起初是村里人看我们可怜,偶尔来帮忙。后来有人来看见了,误会是我们孩子,我们没纠正。再后来,有人说我们的故事能鼓励人,要宣传...”
“我们知道不对,”三伯母轻声说,“但这让我们感觉不那么失败了。好像我们的人生也有值得羡慕的地方。”
我看着三位老人,她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仿佛真的是相依为命的亲姐妹。
那一刻我明白了,这不是骗局,而是三个破碎生命互相修补的方式。外人看到的幸福画面,不过是她们艰难人生中短暂的美好时刻被放大定格了。
我放下志强哥的铁盒:“大伯母,志强哥留了一封信,说他很抱歉。他还说,希望您能原谅他,好好活下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伯母颤抖着打开信纸,泣不成声。
那天我没有回城,而是留下来帮她们做了晚饭。邻居们陆续来了,知道真相已破,反而自然了许多。没有表演,没有台词,只是真诚地关心三位老人。
晚上,我给公司请了几天假。
第二天,我联系了那位想拍纪录片的导演,告诉了他真实情况。他思考良久,说:“其实真实的故事更打动人心——三个不完美的老人,互相扶持着面对生活的艰难。”
三个月后,纪录片开机了。没有十三个孩子的谎言,但有三个老人真实的情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生,但有在苦难中依然选择坚强的勇气。
片子里,大伯母终于公开了志强哥的真实死因,卸下了沉重的包袱;二伯母那个不孝的儿子看到影片后,羞愧地回家看望母亲;三伯母则终于放下了面子,接受了自己的真实经历。
现在,三位老人依然住在一起,依然有“孩子”轮流看望——不过不再是租来的演员,而是真心关怀她们的志愿者和邻居。
我周末常去看她们,带去城里的小吃和新鲜玩意儿。有时我们什么也不做,就一起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昨天下午,我看着她们三人并肩而坐的背影,忽然想起最初看到的那张照片。
现在的画面或许没有那么“完美”,但阳光下,她们花白的头发和脸上的皱纹都真实得闪闪发光。
大伯母回头看见我,笑道:“小颖,发什么呆呢?快来吃柿子,刚摘的,甜着呢。”
我走过去,接过柿子咬了一口,果然甜如蜜。
有时候,真实的生活比虚构的故事更有力量,就像有些情感,不需要完美无缺,依然能够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