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第125章 李孜省:明宪宗时代的妖道弄臣(1/1)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

一、出身微末,贪腐遁形

李孜省,南昌人士,原为布政司一名小吏,本有望通过选拔进入京师任职。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他因贪污行为暴露之时,为躲避法律制裁,他选择留在京城,暗中寻求东山再起的机会。这一决定,不仅为他个人的命运埋下了伏笔,也为后来的朝廷动荡埋下了种子。

二、迎合帝好,五雷法起

明宪宗朱见深,这位对超自然力量充满好奇的帝王,其对方术的痴迷不亚于对治国理政的兴趣,这无疑为那些懂得把握时机之人提供了晋升的捷径。李孜省,一个原本籍籍无名的布政司小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现出了非凡的洞察力和野心。

李孜省意识到,要实现阶层跨越,仅凭常规路径已难有作为,必须另辟蹊径。他深入研究五雷法,这门源自道教,据说能够调遣风雨、治疗疾病的秘术,成为了他手中的关键棋子。五雷法的神秘色彩与明宪宗的偏好不谋而合,李孜省看准了这一点,决定以此为突破口。

然而,通往皇帝的道路并非坦途,宫墙高耸,层层障碍。李孜省明白,要让自己的“奇技”得见天颜,必须借助内廷的力量。于是,他精心策划,开始与宦官梁芳、钱义等人建立密切联系。在明代,宦官往往手握重权,能直接影响到皇帝的决策。李孜省凭借其圆滑的交际手腕和对人心的精准把控,很快便与这些权势宦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梁芳与钱义被李孜省的诚意和他所掌握的五雷法所打动,决定助他一臂之力。他们利用自己在宫中的地位,安排了一场精心设计的“偶遇”。在某个吉日,李孜省携带精心绘制的符箓,通过宦官的引荐,呈现在了明宪宗面前。这些符箓不仅仅是纸上的符号,它们承载了李孜省对权力的渴望和对方术的深刻理解,更是一种对皇权心理的精妙把握。

宪宗见到这些神秘的符箓,以及李孜省对五雷法的讲解演示,不禁大为惊奇,对这位突然出现的“奇人”产生了浓厚兴趣。李孜省凭借其对五雷法的“精通”与对皇帝心理的精准拿捏,迅速赢得了宪宗的青睐。从此,他从一个边缘小吏一跃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正式踏入了权力的核心地带。

三、特旨升迁,干预朝政

成化十四年,随着明宪宗对李孜省的信任日益加深,他特旨升迁,越级授予李孜省太常寺丞之职。太常寺作为掌管国家祭祀礼仪的重要机构,其丞位虽非内阁重臣,却因直接关联皇家仪式,地位显赫。然而,这一提拔立即引发了朝野的震动,尤其是那些秉持正直的官员,对李孜省的骤然崛起感到忧虑。

御史杨守随与给事中李俊等清流之士,基于对朝纲正义的维护,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们联名上疏,弹劾李孜省品行不端,认为其通过旁门左道获得皇帝宠信,不具备主持国家祭祀的道德资格。这些言辞犀利的弹劾文书,充分体现了当时部分官员对朝廷正气的坚守,他们试图以此唤醒皇帝对国家传统的重视,阻止李孜省继续滥用权力。

面对汹涌的舆论压力,明宪宗非但没有动摇对李孜省的信任,反而表现出更加明显的袒护姿态。他非但未采纳弹劾意见,反而以赏赐金冠、法剑等行为,公开彰显对李孜省的支持,这些物品不仅是物质的奖赏,更是权力的象征,标志着李孜省已获得了直接向皇帝密奏的特权。这种做法,无疑使得李孜省的影响力从宫廷礼仪扩展至政事决策,为他干预朝政铺平了道路。

随着时间推移,到了成化十七年,李孜省的权势达到了新的高度,他晋升为右通政,这一职位让他在权力结构中更进一步,成为沟通内外、影响政策的关键人物。李孜省并未满足于此,他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清除政治对手,巩固自身地位。王昶事件便是其手段之一,通过对朝中反对势力的无情打压,李孜省树立了不可一世的形象,让许多官员不敢直言,从而在事实上确立了自己在朝中的独大地位。

四、朋党勾结,弄权误国

在成化年间,随着李孜省权势的日益膨胀,他开始构建自己的政治网络,与邓常恩、赵玉芝等传奉官结成了紧密的朋党联盟。这些传奉官,多是通过非正规途径(即传奉,指皇帝直接下旨任命,跳过正常科举或考核程序)进入官场的人物,他们彼此间的利益纠葛与权力欲望相辅相成,形成一股强大的幕后力量,李孜省则以其超凡的权谋和皇帝的宠信,成为了这个集团的领袖。

李孜省深知,要稳固并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单靠个人努力远远不够,必须借助更为广泛的社会舆论和宗教迷信来包装自己,操控人心。于是,他们频繁组织扶鸾术等迷信活动,通过所谓的“神谕”来左右朝野舆论,将自己塑造为天命所归、受神灵庇佑的贵人,以此来震慑异议者,同时为自己的政策和人事安排披上一层神圣不可侵犯的外衣。

在这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中,李孜省等人不断制造有利于自己的舆论氛围,同时利用这些“神迹”来排除异己。正直官员如吏部尚书尹旻及其子尹龙,因其坚持原则、不愿同流合污,成为了李孜省的眼中钉,最终遭到构陷和贬谪。相反,那些愿意依附于李孜省,或是被其视为“忠心”的人,如刘敷、黄景、李裕等,即便能力或品德不一定出众,却在李孜省的操作下得以快速晋升,占据要职。这种完全基于个人忠诚而非能力和政绩的官员选拔方式,彻底破坏了明朝原有的选官制度,导致官场风气急剧恶化,政治腐败愈发严重。

五、星象示警,终遭贬谪

成化二十一年,天象突变,星象的异常引起了明宪宗的不安,古人素有“天人感应”之说,认为天文现象是上天对人间政治的预警。在这特殊的背景下,宪宗下诏广开言路,鼓励群臣直陈时弊,这一举措为朝中正直之士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们纷纷上书,痛陈传奉官制度的诸多弊端,李孜省及其党羽的恶行首当其冲成为众矢之的。

面对朝臣的激烈批评和天象示警的双重压力,明宪宗似乎有所触动,一度对李孜省采取了贬职的措施,企图平息朝野的不满情绪。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对李孜省的依赖和宠信,宪宗很快又将其召回京城,李孜省的权势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因这次“考验”而更加嚣张,他利用此次机会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排除异己,其势力盘根错节,愈发难以撼动。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明孝宗朱佑樘即位后,新皇励精图治,决心拨乱反正,整肃朝纲。孝宗深知李孜省及其党羽对国家的危害,于是采取了断然措施,将他们全部贬谪至边疆,以此作为清理门户、恢复朝政清明的第一步。这一举动,标志着长期笼罩在朝廷上空的阴霾终于有了消散的迹象。

但李孜省的末日并未随着贬谪而结束,宦官蒋琮的举报如同最后一击,彻底终结了他的政治生命。蒋琮的指控直指李孜省等人的罪行,孝宗闻讯后,立即将他们逮捕下狱,进行严酷的审讯。曾经权倾一时的李孜省,在铁窗之下,面对严刑拷问,身体与精神遭受了极大的摧残,最终未能熬过这场风暴,病逝于狱中。

结语

李孜省的生涯,是对明代中期政治生态的一个缩影,揭示了当权者个人偏好如何被投机分子利用,进而扭曲国家机器运作的危险。他的崛起与陨落,不仅是个人道德的悲剧,也是整个社会正义与秩序遭受冲击的写照。在那个时代,权力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让微不足道的小吏跃居高位,也能瞬间将其打入深渊。李孜省的故事,警示着后人:权力的诱惑与滥用,最终将导致自我毁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
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
(量大可食用)更新稳定+天幕流+刷短视频+轻盘点+偏趣历史科普。谁敢想?谁敢想?来自异世界的大卡将赵飞的人生重开了。当他吃着火锅,唱着歌,拿着手机刷视频时——毫不知情已被天幕曝光给了各朝的古人面前...从此之后,赵飞的现代生活就成了祖宗们津津乐道的“我那后辈。「轻主角视角,多写祖宗们的反应」赵大泪奔:俺需要赵玖这样的孩子!肘击黄河第一人是什么鬼啊!帝皇们纷纷破防!带英怎么也要反清复明?!他就是人
唯唯而川
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
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
关于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林渊开局在天牢,十日后被女帝亲自监斩。危在旦夕,巨大的天幕出现在天空,林渊觉醒人生编辑器能编辑过去,并且让其真实。哥哥,我们因你而称帝,只为在乱世中寻你回来。嬴政冷冷的看着女帝:“大秦铁骑在此,谁敢欺我哥哥!
头顶一只橘子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关于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重生为西汉边塞孤儿,李铮意外被匈奴掳走。十年后,他竟以“天狼神将之名统帅匈奴铁骑,横扫草原。长安城破在即,他却率军反戈一击,阵前倒戈。“大汉儿郎,他举起染血的长刀,“随我——回家!未央宫内,汉武帝看着这个俘虏变将军的传奇:“你要何赏赐?李铮单膝跪地:“臣求一纸和书,愿为陛下永镇北疆。他融合汉匈精锐,建立铁血兵团。当匈奴单于再次南下,惊见长城上飘扬的狼旗与汉字交织的战
毅源归来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无系统!??穿越清初,我开局刀劈噶尔丹!八旗?罗刹?统统碾成渣!??一刀斩断天骄梦,三千铁骑踏山河!林峰魂归明末,执刀跨马,血染黄沙。当现代战术对决草原铁骑,他率汉家儿郎劈开生路,于蛮夷环伺的西域高擎反清大旗!刺杀噶尔丹,筑垒建军,锻造火器——熔炉里沸腾的,岂止是钢铁,更是不屈的汉魂!从西域荒漠到西伯利亚雪原,自东海倭寇至西洋列强,铁蹄所至,尽归汉土!这一世,不跪清廷,何惧列强!这一刀,斩断枷锁
晴窗闲卧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现代精英周平安,一觉醒来竟魂穿古代周家庄的“傻儿子!十八岁的傻少爷,意图掌控命运?!但内有家族倾轧,外有匪患威胁,县令更是笑里藏刀想吞并家产!开局即是地狱难度?不,这是他的英雄启程!真实的穿越该如何智勇破局?且看周平安一介布衣下,如何以雷霆手段,在这动荡的大夏朝站稳脚跟,穿出一片新天地!爽点不断,智武双全!
宏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