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带着海宋返中原》最新章节。
赵由航心中叹了口气,他很想借此机会对科举做些改革。
算术还好一些,唐朝就有明算科,赵禥也曾将其恢复,并沿用至今。
关键是“常识”,赵由航打算将其单成一科、或者干脆与儒书并列,但考虑到这将刺激到士大夫阶层,又有些犯难。
“官家?”正当此时,尹玉开口轻呼道。
赵由航放下毛笔看向对方,尹玉连忙继续道:“官家若是不知写什么,臣倒有个想法。”
“说来听听?”赵由航起了兴趣。
尹玉当即进言道:“官家何不写些激励世人的故事?”
“臣记得陛下初带我等时,常聚于堂内,或互相讨论、听取大家的抱怨,或讲些典故。”
“那些典故中与仇国论相似,立意却相反的可有不少,臣想那仇国论既然能损伤志气,相反这些自然也能提振人心。”
赵由航略加思索,想起当年确有此事。
鼓励将领听取士卒抱怨,并想办法为之解决是赵禥的想法,虽然能做到的并不多。
讲故事就纯粹是赵由航为了活跃气氛,自己想出的办法。
当时他还比较收敛,用的多是历史案例,但如今只要他想,从童话到寓言再到小说都可以借来。
赵由航思路开阔了不少,先写些和仇国论相反的寓言,再印点光怪陆离、激发孩童想象力的童话故事。
至于某些有关“常识”的简单实验,也可以趁机塞到里面,夹杂成私活。
经过尹玉一番指点,赵由航动力颇足,一连好几日都在写书。
直到十日后,水军传信发现蒙古船只,赵由航这才收起书卷,找来腰刀挂于身间。
“府兵抽调的如何了?”
赵由航出声问道,为防这些使者发现什么新式火器,他特地没有调动新军,而是以持刀班直与府兵代替。
虽说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迟早都会流出,但赵由航希望是在返回中原后。
“禀官家,皆已简训完毕,将全程监视伪元使团,不会有失。”
王安节做着保证道,赵由航点点头,随即通知群臣明日朝议。
数匹骏马奔出宫门,鬃毛在烈阳下闪耀着乌木般的光泽。
接到消息的朝臣纷纷严肃以待,尤其是武将们做好了防备,在官家的事先允许下内附了软甲。
这是因为蒙古使者是有犯上先科的。
在面见高丽王时,其披甲带弓上殿,并且在递交国书时,一手拉住了高立王,另一手将书塞到了他手里。
这在东亚儒家文化圈里,几乎是对一国的最高冒犯。
事后朝鲜大臣武将纷纷哭泣,痛恨自己未能保护好皇帝,失了国体。
“这种事绝不能在吕宋岛上重演!”
这是所有武将们的一致想法。
是夜,在无数双眼睛的紧盯下,一艘蒙古海船接了岸。
礼部官员在武将的陪同下先行登船,却连对方使者的面都没有见到。
“俺家怯薛大人说了,只跟你们的那个什么越王谈。”
旗舰室的护卫伸出手臂将他们拦下,其上铁鳞片在火光的反射下熠熠生辉。
“越王早已登基,今已为天子,你用错词也。”年轻的礼部小伙竟盯着蒙古壮汉的双眼道。
“哈哈哈哈……”护卫大笑起来,脸上的横肉随之颤抖,良久后才歇声道:
“好好好,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反正你们的上一个什么皇帝已经自己把自己炸死了,也不差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