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天下太平

第84章 上元二十年,龙抬头(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安得天下太平》最新章节。

上元二十年,二月二。

州学里挤满了科考的学生,按科目分坐。

医科的考核,由楚州医学博士风灵儿主持,除了夹杂《本草》、《黄帝针经》、《甲乙脉经》、《素问》、《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之外,辨别药物也在其中。

譬如人参与华山参的区别,那可是相似的实物,常常有用华山参假冒人参的,没有一定的经验还真辨别不了。

书、算、律三科,由幸湖、宫南北、敬昂主持。

进士科由韦正鼎主持,京兆韦氏的名头还是有点用处的,至少没人炸刺。

嗯,一定不是与都督府录事参军韩仪带兵巡逻有关。

安平负着双手、迈着方步走了一圈,对这总人数接近五百的规模表示满意。

虽然有董高等冥顽不灵的儒生抵制科举,显得这一场考试十全九美,安平也很满意了。

一个戴幞头、着圆领袍、白面无须的中年汉子,腰板笔直,一手楷书劲险刻厉、法度森严、骨力遒劲。

安平只远远看了一眼,就被这手书法造诣吸引了。

安某人的书法平庸,却是个识货的,这一手楷书再给他十年时间都练不出。

韦正鼎顺着安平的目光看去,眼睑颤了颤:“这就是都督府力保的刀四勖。”

在这个年代,白面无须的人除了阉人,并没有多少。

但是,出于前世影视里的刻板印象,安平真没想到刀四勖是那么一个好皮囊,还能写那么一手好字。

就凭这一点,刀四勖要在内侍省攀爬到内谒者监应该不难,却因事被逐出了内侍省。

就他这身份还能全身而退,实在不容易。

内寺伯可是见证了不少龌龊事啊!

“左数第三行第二列,是我韦氏子弟韦大石;”

“右数第四行第五列,尖嘴猴腮那一位,是郑氏子弟郑经仁;”

“那一位小沙弥,是楚州一个阿兰若寺出来的;”

“那一位小娘子,是宋州出身的世家女子。”

道士?

呸,莫耽误道爷成仙,只要不是需要救世,莫挨道爷。

有小道士报名之后,想想还是修仙痛快,转头取消了报名。

虽然世家女来科考,必然用了真名,韦正鼎还是没说出来。

阿兰若寺是指建在人迹罕至地方的小寺庙,不靠香火为生,僧尼自己耕种,属于苦修一脉。

就算安定对相貌没有要求,郑经仁还是太出众了,感觉粘点猴毛、扛根棒子就能赐法号悟空了。

这一次,楚州都督府外参加科考的人员数量也就五十来人,却开了一个好头。

-----------------

山阳城一隅的酒肆,董高与十几名儒生凭栏遥望州学,一壶壶地饮着金陵春酒。

香醇的美酒,入口竟如太原陈醋般酸。

酸的不是酒,是人。

为了意气之争,生生断了自己的前程,细思愚不可及。

“那些见利忘义之徒,为五斗米折腰,竟从了反贼啊!”

“国朝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死节在今日。”

“诸君可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