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上下五千年

第10章 夏朝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中国人,上下五千年》最新章节。

在悠悠华夏历史长河中,夏朝如一颗璀璨的启明星,照亮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前行之路。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的诞生与发展,承载着无数的传奇与故事,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一、夏朝的建立基础

夏朝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基础。

(一)大禹治水的卓越功绩

上古时代,洪水泛滥九州,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威胁。禹的父亲鲧曾被尧帝任命治理洪水,但采用堵塞之法未能奏效,历时九年却无功而返,最终被舜帝流放至羽山。禹继承了父亲的使命,勇敢地肩负起治水的重任。

禹深刻总结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毅然改堵塞为疏导。他率领着伯益、契等得力助手,发动四方诸侯,亲赴治水一线。在长达十三年的治水岁月里,禹以身作则,尽职尽责,展现出了非凡的毅力和决心。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只为早日解除百姓的水患之苦。

禹顺着天下山川河流之势奔走,用度量工具仔细衡量地形。他“开九州,通九道,陂山泽,度九山”,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功地控制住了洪水。洪水消退后,大地恢复了生机,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禹的治水功绩不仅为百姓带来了福祉,也赢得了天下百姓的爱戴和信任。他的威望如日中天,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英雄。这份深厚的民心基础,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二)对三苗的征伐与胜利

三苗,作为南方氏族的部落集团,相传为蚩尤的后裔所组成。在尧帝时期,三苗就曾因作乱而被击败。然而,到了舜帝时期,三苗部落仍然对中原地区构成一定的威胁。

禹在治水成功后,敏锐地抓住了三苗内部天灾人祸的机会,果断对其发动了多次征伐。他率领着强大的军队,以雷霆之势向三苗进军。在激烈的战斗中,禹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将三苗驱赶到远离中原地区的汉水流域。

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沉重打击了三苗势力,使其逐渐消亡在历史记载中。禹的胜利,不仅巩固了中原地区的统治,也极大地提升了他的威望和军事指挥能力。为夏朝的建立提供了强大的军事保障。

(三)部落联盟的发展与整合

在尧舜时期,部落联盟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禹在治水过程中,走遍了天下,与各地的部落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合作。

他通过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应对洪水灾害,逐渐将分散的部落凝聚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禹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协调能力,赢得了各部落首领的尊重和信任。

同时,禹还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合理的贡赋制度,明确了各部落的责任和义务,加强了对部落的管理和控制。这种部落联盟的发展与整合,为夏朝的建立提供了组织和制度基础。

二、夏朝的建立过程

随着禹的威望不断提高,其势力日益强大,夏朝的建立也逐渐成为历史的必然。

(一)涂山之会:夏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禹治水成功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在淮水中游的涂山召集部落首领举行盟会,史称涂山之会。

这次会议的规模盛大,各方诸侯纷纷前来参加,《左传》中记载“执玉帛者万国”。禹身穿法服,手中执掌舜帝赐予的玄圭,在台上接受各方诸侯行礼。

禹在这次盟会上检讨了自己的过失,并让天下诸侯指出他的不足之处。他的谦逊和诚恳赢得了诸侯们的信服和支持。涂山之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禹在部落联盟中的领导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也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权力的交接与传承

舜帝去世后,禹为舜治丧三年,之后想把王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自己回到阳城居住。然而,天下诸侯都不去拜见商均,而是纷纷到阳城朝见禹。

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继承了王位,并给尧的儿子丹朱和舜的儿子商均分封了土地。禹继位后,国号为夏,正式建立了夏朝。

这一事件标志着禅让制的结束,世袭制的开始,中国历史开始走向“家天下”的转变。

三、夏朝建立后的发展与变迁

夏朝建立后,历经了数代君王的统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危机。

(一)启的统治与“家天下”制度的确立

禹逝世后,按照禅让制的传统,本应由伯益继承王位。然而,伯益的威望和实力远不及禹的儿子启。

启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父亲的余威,得到了部分诸侯的支持。经过一番斗争,启最终战胜了伯益,继承了王位。

启继位后,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对启世袭王位感到非常不满,其中以有扈氏为代表,共同反对启的统治。启召集军队前往讨伐有扈氏,两方会战于甘地。

战前,启向他的军队宣告有扈氏是违背天意、逆天而行,而自己是代天行授、顺天而行。最终,启打败了有扈氏,将他们罚作奴隶。

启消灭有扈氏后,在钧台召开部落盟会,向天下昭示着自己的胜利,史称钧台之享。这次盟会意味着启的统治地位彻底巩固,王位世袭的制度正式确立。

(二)太康失国与后羿代夏

启死后,长子太康继承了王位。太康从小跟着父亲启享受玩乐,没有学习治国的本领。

即位之后,太康仍然耽于享乐,奢靡无度,整天举行宴会玩乐,或者打猎游玩。太康长期不理国政,导致部落纷纷离心,不再服从夏朝的统治。

此时,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趁机起兵,攻占了夏都斟鄩。太康失国后,只能投靠斟鄩的斟鄩氏部落。

后羿将太康的几个弟弟及他们的母亲放逐,自己控制了夏朝朝政大权。

(三)少康中兴

后羿占领夏都后,并未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沉湎于游猎,将朝政交给其亲信寒浞打理。

寒浞专权跋扈,引起了朝野的不满。太康之弟仲康的孙子相,在逃难中依靠残余的夏朝势力,积蓄力量,准备复国。

相最终攻杀了寒浞,夺回了政权,并将都城迁回斟鄩。相的儿子少康继位后,励精图治,整顿内政,发展经济,使夏朝国势渐趋强盛。

史称“少康中兴”,这是夏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夏朝重新走向繁荣。

(四)夏朝的鼎盛时期

少康之后,夏朝的君主杼、槐在位期间,夏朝的势力发展到极盛时期。

杼是少康的儿子,他重视军事力量的发展,发明了一种可以避箭的铠甲,极大地提高了夏朝军队的战斗力。

在杼的领导下,夏朝军队多次对外征伐,东夷诸侯纷纷归附。槐在位时,继续加强对周边部落的统治,夏朝的疆域不断扩大,国家实力进一步增强。

(五)夏朝的衰落与灭亡

夏朝的鼎盛时期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夏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

夏朝后期的君主孔甲迷信鬼神,沉湎于享乐,对朝政不闻不问。他任用奸佞之臣,导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

同时,孔甲还滥施刑罚,引起了民众的不满和反抗。孔甲乱政加速了夏朝的衰落,为后来的商汤灭夏埋下了伏笔。

夏朝的末代君主桀,是一个残暴无道、穷奢极欲的君王。他大兴土木,建造宫殿,搜刮民脂民膏,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桀还对外频繁发动战争,导致国家财政空虚,民怨沸腾。此时,商族在首领汤的领导下逐渐强大起来。

汤看到了夏朝的腐败和衰落,决定趁机灭夏。他经过长期的准备和策划,最终发动了对夏朝的战争。

两军在鸣条展开激战,夏军大败,桀逃奔南巢,不久病死。商汤乘胜攻占了夏都斟鄩,夏朝灭亡。

四、夏朝皇帝的故事

(一)大禹

大禹作为夏朝的开国君主,他的治水功绩闻名于世。在那个洪水肆虐的时代,他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担当。

大禹治水的十三年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他的无私奉献和敬业精神,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治水成功后,大禹划定九州,制定贡赋制度,建立了初步的国家政治经济框架。他的这些举措,为夏朝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禹还铸造九鼎,象征着对天下九州的统治。九鼎成为了夏朝的镇国之宝,也代表着大禹的权威和地位。

大禹的品德高尚,他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的疾苦。他的领导才能和人格魅力,使他成为上古传说时代与伏羲、黄帝比肩的贤圣帝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
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
叶凌云:我不是纨绔世子吗?怎么都在搞我?好好好,这么搞我是吧?本世子反了!!!皇帝:叶凌云,是朕小觑了你……皇子:叶凌云,本皇子要弄死你国公:叶世子,一切好说,别动手
冲鸭少年
人在倚天,摸尸偷学天下功
人在倚天,摸尸偷学天下功
殡仪馆工作人员林枫,车祸意外穿越到倚天屠龙记的世界里,并觉醒了摸尸系统。但凡摸到尸体,就能随机获得各种武功秘籍、内功心法。恰值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林枫混入其中,一路摸尸,开局获得易筋经。当易筋经熟练度拉满的时候,武林至尊横空出世。屠龙刀、倚天剑、九阳神功、九阴真经、乾坤大挪移...统统都要!周芷若、赵敏、小昭、杨不悔、殷离、黄衫女、朱九真、丁敏君、贝锦仪、苏梦清、赵灵珠、李明霞...嘿嘿嘿!林枫
美岩
辞职回家上山下海
辞职回家上山下海
关于辞职回家上山下海:一天天工作,每天重复同样的事情,什么时候可以放下这一切,享受自由呢“小凡,回来了“这次不走了,享受一下悠闲的乡村生活,呼吸一下自由的海风。
北神国的幽冥
四合院:全都莫挨老子
四合院:全都莫挨老子
关于四合院:全都莫挨老子:这是以何雨柱视角为主的四合院同人。尽量贴近原剧的人物逻辑,所以,无挂且原装的脑子,只能慢慢做出改变,无法一蹴而就。死后回魂的傻柱,看清了众禽的真面目,决心摆脱悲惨的人生,开动他那并不怎么聪明的脑子,力争做一个普通的正常人。从不背偷鸡的黑锅开始,把麻烦一个一个从身边踢开,坐看他们负重前行。
无聊秃顶
八零年代:我想做个富二代
八零年代:我想做个富二代
关于八零年代:我想做个富二代:重生到八零年代,想要做个富二代。别人鸡娃,我鸡老爸。望父成龙,结果一家三口都成了正儿八经的富一代——林宇:一切的开始,我真的只是想要当个逍遥的富二代啊!-------阿布布已经努力查资料了,但肯定还是不够全面的。所有不合理部分均为本人私设,问就是架空!
弓手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