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文坛领袖,高考作文我写滕王阁序》最新章节。
没有人再怀疑这背后巨大的决心与魄力。
夜幕再次降临,抡敦的港口灯火通明,巨轮远去,只剩下空荡荡的码头和被拉起的警戒线。
希思罗机场的跑道上,第二架A380正在做起飞前最后的检查。
苏青云站在停机坪边,抬头望着那巨大的机身,目光在舷窗间来回扫过,仿佛能看见里面那些刚刚踏上旅程的面孔。
周少雄凑上来,语气带着点笑意:“苏总,这下彻底买下阿斯顿马丁,咱们在豪华汽车尤其是跑车领域,将不逊色任何一个品牌!”
苏青云把双手插进口袋,深吸了一口夜里的冷风,低声道:
“设备是其次,主要是那些老工人,有了他们,咱们青云汽车的底蕴立刻就深厚起来了,咱们现在可是站在英伦百年汽车工业技术的肩膀上!”
“传统百年车厂的技术加上咱们青云科技的创新,Ai技术,和水动力技术,将会彻底颠覆世界。”
大洋彼岸,山城正亮着灯,等着他们的到来。
飞机划破黑夜,船只切开波涛,新的征程已在路上。
这是一场从未有过的工业迁徙,也是一场势在必行的技术接管。
而属于青云,属于苏青云的时代,正在驶来。
……
……
夜色下,抡敦希思罗机场灯火通明,两架崭新的波音787客机并排停靠在专用停机坪上,流线型的机身在氙气探照灯的照耀下泛着柔和的银光。
引擎已经启动,低沉的轰鸣声犹如一首即将奏响的序曲,预示着一场跨越半个地球的迁徙。
苏青云站在舷梯下,目光扫过前方长长的队伍。
这是阿斯顿马丁自诞生以来,第一次以这样的规模集体“远征”。
在他身后,是身材魁梧、神情坚毅的周少雄,正拿着平板电脑调取登机名单,一丝不苟地核对每一个名字。
人群中,有金发碧眼的老技工,也有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工程师,有带着妻儿同行的家庭,也有独自一人的单身汉。
有人表情激动,有人心事重重,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把目光投向了苏青云——那是信任,是希冀,是对未来的一点点忐忑。
“放心吧,各位。”
苏青云走上舷梯,回头看着众人,声音在夜风里格外坚定:
“从今天起,我们是青云人!山城欢迎你们,青云也会给你们更好的明天!”
话音落下,掌声响起。
那掌声从人群最前排开始,像浪潮一般一排排地蔓延,最后汇成了连夜空都能听见的回响。
机舱门口,一位穿着笔挺制服的空乘人员恭敬地鞠躬迎接,每个人拖着行李箱,一步步踏上这趟前往新世界的旅程。
很快,两架飞机依次滑出停机坪,跑道的灯光在机身下飞快后退。
苏青云坐在头等舱最前排的座位上,透过舷窗望向远处熟悉的城市灯火。夜色像是一块绸缎,温柔又深邃,他微微闭上眼,心中却比任何人都清醒——属于青云的新篇章,从此启航。
伴随着一阵轻微的颠簸,飞机拉升,穿过云层,抡敦的灯火渐渐消失在无边的夜色中。整个机舱里,许多人都没有睡,或低声交谈,或望着窗外发呆。
苏青云干脆解开安全带,走到机舱后部,一排排地与员工握手,拍肩膀,说一句“欢迎加入青云”。
整整十个小时的飞行里,苏青云几乎没怎么休息。
周少雄看在眼里,几次劝他躺下眯会儿,却被他摆手拦住:
“等到了山城,我要第一个走下飞机,不能让他们觉得,老板比他们还怕累。”
终于,当机长在广播里用流利的中英双语宣布“我们即将抵达山城国际机场”时,机舱里爆发出一阵掌声,像是漫长飞行的最后一声叹息,也像是一种新生活的暗暗庆祝。
清晨六点,山城的天刚刚泛白,远处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机场跑道边的霓虹灯光依旧闪烁着,迎接着这支特殊的队伍。
飞机平稳降落,缓缓滑行至专属停机位。
舷梯放下,冷冽清新的山城晨风扑面而来,驱散了十个小时的疲惫。
苏青云第一个走出机舱,站在舷梯顶端,深深吸了口气,看着不远处为他们而来的欢迎车队。
停机坪上整齐排列着一队大巴和商务车,车身喷涂着青云汽车的标志,车门边站着身穿青云制服的接待人员,手里举着写有名字的接机牌,脸上满是笑意。
“Wele to Shancheng!”
苏青云转过身,对着紧随其后的外籍员工大声喊道,用中文又重复了一遍:“欢迎来到山城!”
他带头鼓起掌来,一时间掌声、欢呼声、笑声此起彼伏。有人忍不住举起手机拍照,记录这历史性的一刻。
上车后,车队浩浩荡荡驶离机场,沿着新修的专用通道直奔青云汽车在山城的新总部基地。透过车窗,许多外籍员工第一次看见这座城市:重叠起伏的山脊线,一条条缠绕其间的立交桥,川流不息的车潮和江面上缓缓行驶的货轮……这既陌生又新鲜。
当车队驶入青云汽车工业园时,许多人发出一声声惊叹。
宽阔的园区入口,巨大的“青云”字样在晨光下熠熠生辉,几栋高大的现代化厂房错落有致,银白色的外立面在阳光下反射着明亮的光芒,像是刚刚擦亮的一面面旗帜。
车停稳后,苏青云和周少雄一同下车,带着大部队走向厂房前的欢迎广场。
等候多时的中方员工排成整齐的方阵,手里举着“欢迎回家”的横幅,用生硬却真诚的英文喊着:“Wele home!”
一些外籍员工瞬间红了眼眶。
这一刻,他们突然意识到,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迁徙,而是真的被当成“家人”来接纳。
“各位,这里就是你们未来奋斗的地方!”
苏青云站在台阶上,目光环视全场,语气铿锵有力:
“这座工厂,会在三个月内完成生产线重建,从发动机到整车总装,都会比抡敦那座工厂更先进,更高效!你们的经验和技术,就是这台巨轮的引擎,青云需要你们!”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甚至有人高呼“苏!”、“青云!”几个年轻的英伦工程师举起了手中的手机,对着苏青云竖起大拇指,镜头里记录下这个崭新的起点。
参观完厂房,苏青云亲自带着大家来到旁边的生活区。
几排刚建好的单身公寓楼整齐矗立,灰白色的外墙配着落地窗,简洁明亮。
每套公寓都配备了家具、电器、宽带,还有带小阳台的独立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