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威四海

第772章 伏击(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汉威四海》最新章节。

刘章选的位置特别好,也容易防守。

根据这段时间观察,卫氏朝鲜军有中小型抛石机。

他们不是不想带来大型抛石机,而是卫氏朝鲜没有。

攻城器械体积越大,制造越复杂。

卫氏朝鲜制造技术不如汉朝,能制造出中型抛石机已经很不错了。

天亮了,尉氏朝鲜军发现他们的后方驻扎着两支汉军。

这是要截断他们的补给路线,高昌派人去把驻扎在那里的汉军消灭。

才想到肯定是夜晚悄悄过去的,在附近的哨兵居然没现。

五千卫氏朝鲜军像刘章这边杀过来,李陵那边派了三千人过去。

刘章占据的地理位置好,也是重点攻击的目标。

“果然不出我所料,他们发现我们在这里,必然会派兵来打。”

就等着他们来,将来犯之敌轻松消灭。

汉军准备好了弓弩,等卫氏朝鲜军到了弓弩射程之内。

而且汉军选择伏击敌军的位置很好,通过的道路狭小。

汉军在两旁用弓弩射杀,让敌军短时间内过不来。

卫氏朝鲜军到了狭小路口,停下来观察。

他们感觉周围有危险,如果原路返回,无法向高昌交代。

若是继续前进,那就会中了汉军的埋伏。

过了一会儿,他们还是决定继续前进。

走了一段路,一支支箭向他们射过来。

卫氏朝鲜军迅速找地方躲起来,还是有一些人中箭了。

刘章拉弓搭箭,瞄准了千夫长,一箭将其射杀。

这一箭又狠又准,敌军千夫斩都来不及躲避。

射杀了这次作战任务的最高指挥官,一定程度影响了敌军的士气。

敌军躲在大石头后面,弓弩射不到他们。

“不用过去,他们也过不来,咱们就跟他们耗着。”

刘章也没打算过去,敌军不就是来消灭他们的吗。

由于怕汉军的弓弩,就不敢露头,任务就完成不了。

长时间呆在外面可能会严重冻伤,估计敌军坚持不了多久。

汉军穿得很严实,他们能够在寒冷的冰天雪地里待很长时间。

听到敌军叽里呱啦说了一通,大部分汉军听不懂他们说什么。

又过了一会儿,卫氏朝鲜军举着盾牌过来了。

他们调整了一下战术,千夫长被射杀了,现在有百夫长指挥。

尽快突破汉军的伏击,把他们的木寨摧毁。

消灭驻扎在木寨里的汉军,任务就完成了。

汉军继续放箭,又有一些卫氏朝鲜军中间倒下。

“等他们再靠近一点,我们就跟他们近战。”

近战也是汉军的长项,就多杀一些敌人,多赚一点军功。

在近战之前,用弓弩多射杀敌人。

这次来的敌人是汉军的两倍有余,面对尉氏朝鲜军这样的对手。

也没有太大压力,汉军斗志高昂,他们早就想多杀几个敌人。

过来的卫氏朝鲜军全杀了,每个人至少能分到两个首级。

一个手机算一级爵位,对汉军来说,真的是赚大了。

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嫌人多呢。

卫氏朝鲜军距离汉军越来越近了,他们也想跟汉军近战。

尽快结束这次任务,不想在外面吹冷风了。

“差不多了,跟我一起杀过去我。”

刘章拔出佩刀,带着汉军向敌军杀过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铠甲:开局拥有四大终极铠甲
铠甲:开局拥有四大终极铠甲
关于铠甲:开局拥有四大终极铠甲:因为过度劳累导致加班猝死,穿越到铠甲勇士的世界,成为苏启强的儿子,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京都的太子爷。苏宇在所有的选择中选择了摆烂,在水木大学当起了保安,但老天不如愿,四大终极铠甲召唤器蜂拥而至,躺平的生活被彻底打破。“亲爱的异能兽哟,你要的是帝皇铠甲召唤器呢,还是雷霆雅塔莱斯召唤器呢,亦或者是修罗铠甲召唤器,当然还有捕王铠甲召唤器可以供你选择哦!“请选择你想要的召唤
秋枫落宇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关于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火影世界迎来一个限定月读世界的漩涡面麻。纯火影体系,无系统。这是离别的馈赠。三代老头早看你不爽了,给你几个大逼斗。鸣人你想当火影?我愚蠢的欧豆豆哟!照美冥,以后我罩着了你了。
行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