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昭昭

第4章 只求上死(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昭昭》最新章节。

第四章只求上死

“怕什么?”朱以海说道:“太史公言,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在我看来,人之死,分上中下。”

“功成事毕,光宗耀祖,不愧子孙,寿终正寝。此为上死。”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为上死。”

“当仁不让,战死沙场,不论成败。我以我血荐轩辕。此为上死。”

“寻常百姓家,浑浑噩噩,生如浮游,死如朝暮,此为中死。”

“而,天下大势不可挽回,亲朋成新鬼,百姓填沟壑,欲与敌同归于尽亦不可,沉闷苦痛之极,生而不欲,死不瞑目,这才是下死。”

“我朱以海这一生,只求上死。”

朱以海回顾自己前一生,最痛苦的日子,不是在浙江前线,一次又一次战败,听见自己麾下将领,一个又一个战死。而是曲部尽散,子女妻子尽亡,寄于郑成功麾下。

见天下大势不可挽回。

自己想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甚至想上前线,与任何一个鞑子同归于尽都不行。

那种感觉,就好像悬浮在万丈海水之下,天为一井,四面八方的水压无差别挤压来,连呼吸都凝固了。

与这种感觉相比,死算的了什么?

甚至于抗请大业相比,或许他与唐王死一个在杭州,才算是好事。

从他决定来杭州杀潞王开始,就知道自己是在刀尖上行走,生死一线而已。他连自己的生死都不顾惜,还在乎什么?

只要有助于抗清,什么事情都肯做。

在他看来,唐王已经用生命证明了他与鞑子立场,他自然敢委以大任。

“那你准备做什么?”唐王深吸一口气,有一股热血在胸中涌动。

唐王一生,百折不挠,不失英雄本色。

从少年孤苦,见天下大乱,一心热血欲报国家。却被崇祯关进了凤阳。然后在天下倾覆之际,仍然挺身而出,在福州登基之后,被郑芝龙锁住手脚,即便身边只有数百人,也依旧要奔赴江西,前线督战。

此刻,他仅仅想看看,杀了潞王的鲁王,是何等人物。却没有想到鲁王给他这么大信任。

唐王敢来,就盘算过鲁王手中人马,其实也没有多少。如果自己能掌控这四百人。在杭州城中,就是一支不小的力量了。

“我准备出城,去见方国安。”

方国安麾下有两万兵马是杭州之战的支柱力量。

“我明白了。”唐王说道:“不知道能够拨给我多少银两。”

朱以海瞪大了眼睛,说道:“王叔,我如果有钱的话,会让你带?”

朱以海固然与贵州兵有些过节。却没有生死血仇,只要能给钱,重赏。一些小过节算什么?奈何,朱以海南渡以来,就十分窘迫。散尽家财,才招募了一百壮士。

连王妃的首饰都当光了。

怎么可能有钱给贵州兵撒钱?

而现在这一支兵马就在肘掖之间,又失去了领头,不立即处置,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朱以海手边无人,这才让唐王来办。

唐王一瞬间觉得好有道理,却大声说道:“你我都是从北边来的。你觉得我有钱。”

藩王有钱,那是在本地。唐王封地在南阳,早就被李自成攻陷了。唐王与朱以海,半斤八两。虽然在苏杭之地,兜里却没有几个银子。

“那是你的事情了。”朱以海说道:“我要去见方国安了。”

见方国安,是朱以海觉得最重要的事情。

*******

方国安。先为左良玉部将,后从左良玉麾下分离出来,多次与李闯,张献忠,交战于湖南湖北地区。弘光时于上游防范左良玉。南京陷落,移并浙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