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长枪依旧

第二千二百五十章 此身已如风中残烛(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原神,长枪依旧》最新章节。

不知过了多久,伊斯塔露空灵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推测的意味。

“未来的‘我’将你送回此世,其用意,或许并非仅仅让你‘躲避’未来的灾难。”

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白启云,看到了某种可能性。

“更重要的目的,可能是想让你在这个魔神战争尚未完全定型、法则相对活跃的远古时代,寻找到打破当前力量体系极限的方法。”

她略微停顿,似乎在组织语言,让这个猜测更具条理。

“你在未来所达到的高度,或许已触及了那个时代所能容纳的顶点。但在更古老的过去,天地初开未久,规则或许留有更多的‘缝隙’与‘可能’。未来的‘我’将你送回,是希望你能在此地,走出一条不同于既定道路的变强之路,从而在回归未来时,能成为一股超出敌人预料的、足以扭转战局的关键变量。”

这个解释让白启云心中一动。他回想起自己刚刚因祸得福,融合时间碎片,使得星之力蜕变为更强大的“星银之力”,这似乎正印证了这种“可能性”。

但他仍有疑惑。

“即便如此,未来的战场上,执政级别的存在不止一位。即便多我一个突破极限的战力,面对那种灾难,恐怕也……”

他摇了摇头,问出了更关键的问题。

“而且若只是为了获得更强的战力,为何您不亲自穿越回来?以您对时间的掌控,行事岂非比我更加方便?”

这是最直接的逻辑。

如果只是为了“变强”,时之执政本人回归,利用对历史的先知先觉和对时间的绝对掌控,无疑能更高效地布局。

听到这个问题,伊斯塔露的虚影脸上浮现出一抹极其人性化的、带着些许无奈的神情。

“一个时空节点,无法承载两个完全相同的‘自我’。”

她给出了一个基于时空法则的铁律。

“若强行将‘未来的我’送回与‘过去的我’共存,哪怕只是短暂一瞬,也会引发最根本的存在性悖论。其结果并非简单的排斥,而是会导致两个‘我’从概念层面开始相互湮灭,直至一方彻底消失,或者……两者同归于尽,从时间线上被彻底抹除。这是不可触碰的禁忌。”

解释了最大的障碍后,她的目光重新聚焦在白启云身上,带着一种审视与确认。

“而在未来所有达到顶尖层次、有可能成为变量的存在中,经过‘我’的排查与推演,唯有你符合一个最关键的条件:你‘不存在’于这段遥远的历史之中。”

“你的根源,你的痕迹,在此时的提瓦特是一片空白。将你送回,不会引发与‘过去自我’的悖论冲突。你是一颗可以安然落入历史棋盘的、唯一的‘外来之子’。”

越是说下去,伊斯塔露便越能理解未来的自己。

“这,或许就是未来的‘我’,在无数可能性中,最终选择你的根本原因。”

伊斯塔露的虚影微微波动。

“当然,这仅仅是我的推测。真正的、全部的理由,或许只有未来的‘我’才完全知晓。”

洞窟内再次陷入寂静。白启云消化着这番信息。他是唯一的适格者,一个不会引发悖论的“变量”。

他被送回来,不仅仅是为了避难,更是肩负着在这个古老时代寻找突破之法、以期在未来最终决战中增加一丝胜算的使命。

压力,前所未有的巨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夏耕纪
夏耕纪
一户农家的日常琐碎,既有人性的淳朴,也有人性的恶念。生活本来就是一地鸡毛,哪有太多的顺心顺意。无金手指,只有劳动人民的智慧。
命运时
帝级战力
帝级战力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落雪风飞
先天之体是体,先天废体不是体?
先天之体是体,先天废体不是体?
灵气复苏,万族入侵,而人族由于基因锁限制,危在旦夕。潘安本是一个废体,在父母惨死魔族之手后,机缘巧合破开废体,带着弟弟妹妹艰难的活下去,而他也开始慢慢变强。大唐、大明、大秦、大汉等帝国屹立于星空之中,与异族战斗了无尽岁月,直到潘安的出现,打破了平衡。多年以后,潘安开着法天象地,脚踏十八层地狱,头顶三十三重天,手持长刀,紫雷缠绕,以一己之力挡在万族之前……
画长
暗核猎兵:星骸边境1001区
暗核猎兵:星骸边境1001区
关于暗核猎兵:星骸边境1001区:2450年,人类文明扩张至银河系第三旋臂,却因“暗核战争退守“星骸边境——这片横跨500光年的区域,堆满战前星际舰队残骸,更藏着能改写文明等级的“暗核晶体。但星骸边境最致命的不是暴走的“残械兽,也不是真空环境下的空间裂缝,而是“猎兵契约:所有以挖掘暗核为生的“暗核猎兵,首次接触暗核时会与“星骸意识绑定,若不能在契约有效期内集齐12枚“源质暗核,意识会被星骸吞噬,
星骸砚
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
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
民国十七年,西北大旱,赤地千里。泾河断流,陇东粮绝,饿殍塞道。刘双喜是个赌徒,输光了祖田,欠下阎王债,被迫抛下妻儿逃亡。他本以为自己会死在讨债人的刀下,却没想到,真正的阎罗,是这场百年不遇的饥荒。饿疯了的灾民开始吃树皮、啃观音土,后来,连死人也成了粮食。刘双喜在逃亡路上见过易子而食的母亲,见过盗墓贼从棺材里拖出尚未腐烂的尸体,见过马家军的骑兵把活人当牲口驱赶。他怀揣一只粗瓷破碗,碗底有道裂痕,像
青锋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