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仙绿传

第1章 求长生,欲为何?(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道仙绿传》最新章节。

这事,他是后来才知道的。

“我啊!自然也是打算加入大门派。”

李香秀笑道。

“我想去中域看看!打小便从古籍中得知,人族除了蛮荒之地外,还有几处修仙圣地,其中名气最盛的便属中域昆仑山,我想去看看能不能通过筛选,进入门派,拜师学艺,与中域那些天才弟子一较高下。”

听了这话,秦易面露微笑,他丝毫不怀疑李香秀能加入昆吾派的能力,毕竟对方可是逐落城十大天骄之一。

唯一值得顾虑的就是他们的年龄限制。

毕竟,按凡间年岁来算,他们都已经接近耄耋之年了,有些门派收徒可是有年龄限制的。

“嗯,这样也好,以后我们有机会再相见了。”说完秦易便掏出一个玉瓶和一枚储物戒递给李香秀。

“这里不再是蛮荒了,一切资源都要靠自己打拼了,我想这瓶灵液对你修行将会有很大帮助。”

“多谢了,好兄弟!”

李香秀没有推脱,直接收了起来,毕竟被关押成为血奴时,身上储物袋早已被刮走,留住的宝物寥寥无几。

翌日清晨!

一道青虹从客栈小院上空,一闪而过,朝远方遁去,顷刻间便消失在远空。

遁光中之人,正是那李香秀。

秦易站在客栈二楼房间窗口边看着他好友远遁离去,面露笑意。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是生死之交。

随后,头颅低垂,看了看街边小镇上,人来人往,忽然想起某些已遗忘的事情,笑容一敛,不由轻叹了口气。

秦易他和李香秀不同,并不是出生于修仙世家。

他本只是商家之子。

原来的人生,应是读书考取功名,走上仕途一道,娶妻生子,光宗耀祖,与大多数人凡人一般,安安稳稳渡过此生生。

只是偶然的机会,让他踏上了仙途。

修大道,求长生,欲为何?

这几年重伤入世休养,看着凡人日出而作日入而归,秦易忽有别样的感悟。

这感悟说不清,道不明。

人一生若仅是为了荣华富贵,满足七情六欲,享受人生,何不当一个富甲一方商贾或贵族?

人生虽短,但少了终日修炼打坐之苦,生死打斗之险。

或许又有人会感叹,人生苦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所以才会这般羡慕仙人吧!

秦易站在窗边看了许久,陷入了沉思之中。

直到天大亮,这才回过神来收拾东西,准备北上。

说收拾,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东西要收拾的,只有寥寥几件衣服。

简单打理后,便下到客栈楼下,到了柜台掌柜那交了租费,顺便打听北上的商队,便离开了。

秦易并不打算像李香秀一般,直冲冲朝符箓宗遁速而去,毕竟现在时间还早。

几次濒临死亡经历,让他对红尘入世有不一样的感悟,这些天他一直处于一种不可名状的状态。

或许顿悟后,对他大有益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苟在宗门做吃播,一不小心成老祖
苟在宗门做吃播,一不小心成老祖
陶铁铁眨眨眼,好像悟了。这金手指不是天命吃播吗?她穿越的意义就是当个吃播?自此陶铁铁在宗门里是啥都往嘴里的塞的吃货。师父的异兽皮带,师叔的灵宠七彩玄鸟。能吃不能吃的全都进了她的肚子。在异界她是远近闻名的超级吃播。还是黑暗料理大师。只有水友们想不到的,没有她不敢吃的。吃着吃着,长辈们就飞升的飞升,坐化的坐化。吃着吃着,就连师侄徒孙辈的都硕果仅存。宗门也逐渐人才凋零,到了为难存亡之际。直到当代宗主无
码字万万岁
莫谢尘缘
莫谢尘缘
关于莫谢尘缘:华胥西苑只有一座城,名叫不凉城,不凉城外只有一条护城河。而仲乙正半躺在河边的堤岸上。初秋的青草还颇有生机,在仲乙身下顽强地挺着腰杆儿,微凉的秋风从河面上拂过,吹动了仲乙耳边的碎发,也吹起了河水的瓣瓣涟漪,火红的夕阳在一望无际的平原尽头还留了半个身子,将天上的缕缕浮云染得通红,就像邻家丫头羞红的脸颊。仲乙从立春之后就一直囿于一个问题,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老天给他的大任又是什么?
雁横秋
共感后,师兄们被疯批师妹拿捏了
共感后,师兄们被疯批师妹拿捏了
关于共感后,师兄们被疯批师妹拿捏了:花眠穿书了,成为狗血修仙文中的替身傀儡,却拥有四个实力高强的师兄。为了在修仙界站稳脚跟,花眠开始了自己的计划。白天,花眠乖巧模仿白月光,做师兄们的乖乖傀儡;晚上,花眠撕下伪装,与师兄在梦中耳厮鬓摩。即使面对唾骂和厌恶,花眠也不在意,毕竟她手中实打实的获得了资源。直到有一天,花眠发现梦中竟然是真的!吓得她立马假死脱身。却不想在她假死几日后就被抓住了。端方温柔的大
枕月眠眠
我是仙门唯一传人
我是仙门唯一传人
关于我是仙门唯一传人:大唐贞观九年,江山初定,山河无恙,一个身穿麻衣,脚蹬布鞋,背着一个大包袱的少年进入了长安城,大唐因为他的到来翻开了风云变幻的时代……“山无主,水无名,我带师命来册封山河水神……
仗剑逛天涯
武圣从杂役开始
武圣从杂役开始
武侠文+武侠高武这个世界武道昌盛,强者众多,还好李阿吉随身带着一本英雄谱,可以获取里面侠客的武道传承,于是,李寻欢,西门吹雪,李沉舟……一一出现了,当李阿吉拔剑四顾的时候,才发现江湖如此的……
三顾草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