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有一个现代小镇

第239章 视察造纸厂(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我有一个现代小镇》最新章节。

李二看了眼王远,说道:“算了吧,这小子连早朝都不去,民部如何交给他?”

“哈哈哈……”众人大笑。

魏征拱手说道:“陛下,有功当赏,有过当罚。王县公的功劳可不是这些小过错能压的住的。”

李二笑着说道:“王爱卿,朕册封你为光禄大夫,实邑一千五百户,如何?”

王远一想,这个光禄大夫是从二品的文散官,级别比那几个尚书都高,平时没什么事,可以在家苟着,实邑一千五百户那就了不得了,如今大唐食邑一千五百户的不少,但实邑的就那么几个人,十八岁的光禄大夫,简直不敢想象。

“微臣谢过陛下!”

李二冷哼一声,说道:“哼!你小子别整日偷懒,闲暇之时须到中书、门下平章政事,参豫朝政!”

王远连忙拱手:“是是是,微臣谨记!”

王远心想,管他的,自己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不过李二对自己属实不错,还是偶尔去看看为好。

回到镇内,李大壮几个正在食堂外处理那头牛,没什么好看的,众人便到宅院内喝茶。

正说话间,就听到小李治的哭声,声音亮亢,堪比女高音。

王远打开门,就见长孙皇后几人游玩回来了,开口问道:“稚奴是不是饿了?”

长孙皇后点头说道:“不错,正准备给他喂食。”

王远从姬?持手中接过小李治,说道:“都十一个月了,该给他喂一些流食了。”

小李治看到王远,立即止住哭声,王远掏出一个棒棒糖,在小李治眼前晃悠,开口说道:“叫灞灞给你糖吃。”

小李治的小眼睛随着棒棒糖左右晃动,伸出小手抓呀抓,小嘴发出声音:“耶耶耶……”

王远转头笑道:“陛下,稚奴何时会叫人了?”

“早就会叫了!”

王远晃着棒棒糖,不让小李治抓到,笑着说道:“叫灞灞就给你吃!”

眼看着小李治急的快哭了,忽然开口了:“灞、灞、灞灞!”

王远立即将棒棒糖放入小李治口中,为防止他误吞,捏紧了细签。

小李治咂吧着棒棒糖,乐的小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众人见状哈哈大笑。

将小李治交给姬?持,说道:“看着别让他吞下去了。”

“喏!”

这时,许大栓进来,说道:“少爷,饭菜做好了。”

王远问道:“太上皇、陛下,在此用膳还是去食堂?”

老皇帝说道:“去食堂吧,这里有些闷热。”

众人到食堂吃了顿美味的土豆炖牛肉,一吃一个吱声,就连魏征都不说什么。

吃完饭,天色也暗了下来,众人步行去了南面庄园。

这边到处挂上了灯笼,显得灯火通明,并且时常山风吹过,非常凉爽。

许家兄弟抱来两个大西瓜,众人坐在水塘边的柳树下吃了起来,水塘处传来阵阵青蛙的歌声,唱走了人们一天的疲惫。

老皇帝看着不远处玩耍的几位公主,开口说道:“二郎,王爱卿都十八岁了,你看哪位公主合适,该将亲事定下来了。”

众人都看向李二,李二要将一位公主下嫁给王远,这些宰相都知道,所以很少有人向王远提亲,除非他们愿意将女儿嫁给王远做妾。

李二摇头说道:“父皇,适龄的公主都许了人家,余下年龄最大的永嘉今年才十一岁,还要再过三年才及笄,谈论此事为时尚早。”

王远说道:“太上皇、陛下,此事不急,再过两年再说,到时说不定公主还看不上微臣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