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持枪,万世名

第204章 地魁序榜,七境前三(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一人持枪,万世名》最新章节。

林渊道:“这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时间能冲淡很多东西,世上记恩几十年之人更是稀少。”

“不过我更好奇,你怎么没想过隐姓埋名,还要去当前赵国主的卫士,不怕王室查你个底掉吗。”

胡人拓拔琛嘿嘿一笑,风吹日晒武人特有的粗糙黝黑面庞摇了摇,“我要出人头地!这样才能更好保护我的孩子们,不想像当年我一样。”

“我见识过韩老大人的兵有多强悍,也看到北境有多强大,知道他们对于当年的仇恨绝不会忘记,因此敢断定无论汉国、赵国、还是燕国,有朝一日都肯定会清算,事实果然如此,三国如今仅剩两国,赵国全国心惊胆战、惴惴不安。”

林渊闻言扬了扬眉心,相信北境的强大?

居然是这么个理由。

有点意思。

已经被前赵王信任,在赵都城中也算有地位的胡将缓缓开口:“韩老大人把我放回,让我离开成汉潜伏在前赵国内,我因为有成汉王室血脉,行事还算顺利。现在这位大人你前来启用,可是准备对赵作战?”

林渊点点头,“你可知晓赵国具体国力底蕴。”

拓拔琛道:“早已收集,就等韩老大人派人来取。”说罢他从腰间取出一截手臂粗壮的黑色竹筒,他边介绍着:“这些年,我搞到了赵都城军队驻防图,以及赵都护国龙阵的构造;赵国的修士数量是三大胡国中最多的,光是中三境就有一千两三百人,在三胡国中最盛,其中四境最多、五境大约百名、六境十来名……”

林渊微微动容,这些东西可不好搞。

中三境是一国修士中的砥柱力量,尤其是六境,在上三境都被牵制的时候,能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元素。

拥有这些战报,大景就能十分有效的做出针对措施。

拓拔琛问道:“什么时候攻打?韩老大人答应事成之后给我一个侯爵,还答应请魏王给我赐姓。”

林渊对他单薄的归属感更加放心了,但还是说:“此事急不得,你继续潜伏,收集情报,但不用传。”

对面的胡人武将有些失望,还是点了点头。

林渊见状解释一句,“肯定会打的,不过西北经都府还没做好准备。”

拓拔琛戴上了斗笠,“我知道了,先告辞了。”

林渊颔首。

等了一会儿,灵魂力量,溢出一丝跟在他身后,发现他径直朝着原来方向回去,才也起身离开。

这是一枚灵活的暗子,他得确定一下关键还能否有用。

……

第二日一早,元锵元照兄妹继续领着众人北上。

两人不再遮掩身份,出行车驾阵仗更加张扬豪华了。

车驾换成了四匹驳马马车,竖起旌旗,后方跟着千名骑兵护卫。

同行的,还有赵国王室其他子弟,以及他们所带的门客、护卫。

这似乎成了一场彰显排场和力量的争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蜀山,反清复明
人在蜀山,反清复明
关于人在蜀山,反清复明:朱阳穿越了,还是清朝的一个乞丐。这局面,还说啥,反清复明吧。然而,当他带着一伙义军冲进县衙的时候,冲天而起的剑光直接把朱阳给整懵逼了。啥情况这是?逃得一命的朱阳这才知道,这里原来是蜀山的世界。那还造什么反?修仙求道去吧。于是,朱阳按照自己的记忆寻找藏匿于深山大泽的中那些剑仙,然而现实无比无情,即便是九死一生,朱阳得到的也只是一句,你与我无缘。好在这个时候,朱阳的系统终于到
过气的咸鱼
天庭办事处
天庭办事处
关于天庭办事处:【群像】天庭最惨人宋君翊卷了整整200年终于考进玉帝的天庭办事处。本以为端上了神仙铁饭碗,从此岁月静好。没曾想入职的第一天就见暴躁同事轮鞭调教北海龙王,输出拉满。新人小宋:我们不是在调解吗?
山茶就酒
武道独尊,从练习刀法开始
武道独尊,从练习刀法开始
高武+天才流+热血武道大陆,武学昌盛,人人争当武者。这里有刀客怒而劈山,也有拳皇一拳截断河流,更有高傲的剑客拔剑刺向苍穹。强者如云,碰撞不断。天骄争霸,只为成为那最为耀眼的存在。就是这样一个纷乱而又精彩的世界,有一天陆明意外穿越而来,在搞清楚自己来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之后,就决定一定要走到那武道的尽头去看看。(这是一个草根逐渐成为强者,最终武道独尊的故事)
长空之王
四世积累,我在修仙界问道长生
四世积累,我在修仙界问道长生
关于四世积累,我在修仙界问道长生:修《九世轮回经》者,九世轮回,只为成仙。这一世,苏行资质平平。欲奋四世之积累,稳健修道,少结因果。靠自己努力,成为长生之客。然而……“苏大哥,我分灵石养你!“苏兄,前世今生,你都可以在我之庇护下,肆意生长。“苏行,为了你,打穿九天十地又何妨!……苏行无语的看着眼前的羞怯少女,神朝女帝,五界魔君。我只想靠自己的努力,低调修炼,为什么非得要我吃软饭。……杀伐果断,三
旧难忘
斗转江湖
斗转江湖
关于斗转江湖:当武林正邪不分,侠义无存,该如何力挽狂澜,打破这局面?唯有斗转江湖,置之死地而后生!且看无心之人,如何颠倒乾坤,重洗武林!(PS:上本书《绝尘逍遥录》已完结,喜欢武侠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指点一下,多谢!书友Q群:425971558)
后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