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盛唐合伙人》最新章节。
			     太子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是为了和他的父亲争夺皇位吗?
 不!
 是为了继承他父亲的皇位,是为了守住这江山社稷。
 世家大族都知道需要挑选一位可以挑起大梁的下一代为家主,希望他可以保住偌大的家业。
 皇帝为何就想不到呢?
 这其实不是他想不到,而是他想得到,但是不愿意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
 不愿意挪动屁股下面的位置。
 古往今来,没有一位帝王是活着的时候,主动退位让贤,把自己的皇位让给自己的儿子来坐。
 都是死了之后,才由皇帝的儿子来坐上皇位。
 又或者,像是李渊这种,被自己的儿子逼宫,夺了他的位置。
 有甚至是像隋炀帝,被大臣们给杀了,皇位直接被诸侯指定了好几个孙子来坐。
 李世民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可是他却又只愿意看到自己看到的内容,学会自己想要学的内容。
 有一个人就曾说过: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教训就是——我们从来没有从历史中得到过教训。
 这并非是和那种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关键问题这种废话文学。
 而是事实。
 是真理。
 秦始皇一统六国,奠定了大唐基业。
 他从历史中得到过教训吗?
 有。
 他摒弃了分封制,施行了郡县制,为的就是防止分封之后的诸侯王再一次割据天下。
 可他也就得到过这么一点教训了。
 似乎,所有的皇帝从历史中得到的教训也就这些。
 李易打开了贞观之治。
 还是以这个为基础,聊一聊治国理政吧。
 总不能真的就一直沉默下去,什么事儿也不干,实在是浪费李世民穿过来的六个小时。
 这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一大半了。
 贞观四年有一个大丰收。
 这对于大唐而言,也算是苦尽甘来。
 贞观元年的一场动荡,再加上突厥的颉利可汗南下,一路烧杀抢掠。
 贞观二年的一场蝗灾,贞观三年的一场北伐。
 大唐这三年,百姓们确实是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
 要不是李世民手底下有着那些誓死追随他的文臣武将,要不是这天下百姓也不想回到隋朝末年那个战火不断的生活。
 恐怕,还是会出现一些乱子。
 而贞观四年的大丰收,算是极大地缓解了大唐这三年来发生着的一些变故造成的矛盾。
 丰收就意味着有了更多的粮食,有了粮食,也就意味着有了吃的。
 百姓所求不过是温饱。
 “好一个百姓是水,朝廷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又是一个幡然醒悟。
 激动地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