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长生,从制符圆满开始

第26章 金钟十二关,灵华盖顶,天纵之资!(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仙道长生,从制符圆满开始》最新章节。

在没有将湖中的这些怪鱼尽数吃完之前,苏昱是不打算离开这里的。

不为别的,只因苏昱发现,这些怪鱼的鱼肉不仅能够强化他的肉身,更是能够加快《金钟罩》的修炼。

仅仅是在彻底消化了之前吃的那些鱼肉之后,苏昱体内金钟罩气劲流转,几乎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突破了到了第十关。

苏昱能够清晰的感受到,游走在自己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内的内劲变得越发雄浑,并且,这股内劲正在逐渐汇聚,与体内原本的《童子功》内气相融合,渐渐有了蜕变的迹象。

后天气劲无形无质,先天真气有质无形,筑基真元有形有质。

再到凝罡炼煞之后,真元彻底蜕变为法力,足以容纳修士对天地之道的领悟。

自此,对于天地之道的领悟越高,法力便越雄浑,越精纯。

言归正传,修成了金钟罩第十关,苏昱只觉自己越发强大,连他之前购买的玄金剑,单凭材质已经无法破防,心口处的罩门也只剩一寸。

次日,苏昱再度下河抓鱼。

不为别的,只为借助河水压力锻炼肉身。

地下暗河深不见底,眼前一片漆黑,不过无所谓,有云珠在,拳头大小的明珠熠熠生辉,照亮了方圆百丈。

嗡!

河水一阵波动,巨大的阴影迅速往远处游去。

“哪里跑!”苏昱暴喝一声,身体发力,五指宛如百炼精钢所铸,带起凌厉气劲,洞穿河水,抓在了那大鱼的身上,然后,苏昱吐气开声,猛然发力,只一爪,便是将那大鱼开膛破肚,直接扔上了岸。

接着,苏昱如法炮制,一条、两条……五条……十条……直到体力耗尽。

接下来日子没什么可说的,苏昱每天只是吃鱼肉,然后修炼《金钟罩》,不断重复。

时间就这样不缓不慢的流逝。

整整三十条怪鱼吞下,《金钟罩》十一关,破!

心口处的罩门仅余半寸,浑身硬时坚若金铁,软时柔若棉絮,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出手间劲似风雷,身体轻若鸿毛。

苏昱在那地下暗河之上踏水而行,踩水不过膝。这已是苏昱前世典籍中所记载的国术最高境界!

在不知不觉间,又是一个月过去,苏昱一口气整整吃掉了六十条怪鱼。

欲成十二关,功力至少是十一关的两倍,苏昱本以为六十条鱼已经够了,但是无用。

到这一步,这些怪鱼的药力已经耗尽了。

苏昱只得取出了之前那剩下的三分之二的千年地髓,一口吞下!

一股厚重的暖流,渗入四肢百骸,周身经脉。

苏昱有一种奇异的感觉,那就是原本他的身体当中好像有很多空隙,但是现在一种厚重的材料,正在填充这个空隙,自己的身体并没有变得笨拙、迟钝、缓慢,但是在质地上却变得厚重、坚实了许多。

或者,如果按照前世所谓的科学理论来说,那就是苏昱身体的密度变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共感后,师兄们被疯批师妹拿捏了
共感后,师兄们被疯批师妹拿捏了
关于共感后,师兄们被疯批师妹拿捏了:花眠穿书了,成为狗血修仙文中的替身傀儡,却拥有四个实力高强的师兄。为了在修仙界站稳脚跟,花眠开始了自己的计划。白天,花眠乖巧模仿白月光,做师兄们的乖乖傀儡;晚上,花眠撕下伪装,与师兄在梦中耳厮鬓摩。即使面对唾骂和厌恶,花眠也不在意,毕竟她手中实打实的获得了资源。直到有一天,花眠发现梦中竟然是真的!吓得她立马假死脱身。却不想在她假死几日后就被抓住了。端方温柔的大
枕月眠眠
攻略反派小意思,系统才是真该死
攻略反派小意思,系统才是真该死
关于攻略反派小意思,系统才是真该死:池杳如作为万剑宗的临时扫地工,在修仙世界过得苦不堪言,哭着要回家。这时,系统从天而降告诉她只要攻略六个反派她就能回家。攻略期间系统保她不死,完成所有攻略任务直接飞升。她美滋滋地接下任务,飞不飞升无所谓,主要是想回家。可接下第一个任务的她傻眼了,几千里的距离怎么去?仙门派出修为最高的弟子一同围剿的大妖,她要怎么接近?于是,她打算碰瓷执行任务大师兄姜衍珘,不料,意
云梦也
我是仙门唯一传人
我是仙门唯一传人
关于我是仙门唯一传人:大唐贞观九年,江山初定,山河无恙,一个身穿麻衣,脚蹬布鞋,背着一个大包袱的少年进入了长安城,大唐因为他的到来翻开了风云变幻的时代……“山无主,水无名,我带师命来册封山河水神……
仗剑逛天涯
射雕:提前穿了几十年
射雕:提前穿了几十年
师傅是天下第一的王重阳,王纯一开局就在天下第一派,全真派,本想着自己可以安全无忧的躺平一辈子,可是七个师兄师姐天天叫嚷着他要跟上进度,发扬全真威名,还有时不时想来偷东西的操蛇怪,用阵法玩他的老先生,动不动拿糖骗他喊师母的仙女姐姐,调皮捣蛋的师叔……王纯一不由感叹,躺平太难,生活不易!
红尘小道士
武圣从杂役开始
武圣从杂役开始
武侠文+武侠高武这个世界武道昌盛,强者众多,还好李阿吉随身带着一本英雄谱,可以获取里面侠客的武道传承,于是,李寻欢,西门吹雪,李沉舟……一一出现了,当李阿吉拔剑四顾的时候,才发现江湖如此的……
三顾草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