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祭:开局获得鸿蒙圣体

第132章 一宗三门六世家(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献祭:开局获得鸿蒙圣体》最新章节。

赵二一脸阴沉的看着出言不逊的苍问仙。

说话间,赵二手上有光芒闪动,看那样子,似乎一言不合就准备动手。

周围的长老一脸看好戏的模样。

赵二可是出了名的爱面子,而且眦睚必报。

苍问仙这样当众嘲讽他,可能比直接杀了他还要难受。

别看他现在表现的波澜不惊,可能心里,早就动了杀机。

苍问仙脸色淡漠,他才没空跟这些人在这里浪费时间。

“既然你想要,那么你就接好了。”

苍问仙冷笑一声,随后他直接抓起了数百米长的雷舟,将强大的力量灌入其中,就向着赵二扔了过去。

呼!

雷舟划破虚空发出巨大的声响。

“哈哈,算你小子识相!”赵二大笑,看着飞来的雷州他直接伸出双手接了过去。

他可是生一境的万古巨头,别说接一艘雷州了,就算是十艘他也能够接下。

“这小子也太怂了,难道他以为一艘雷舟,就能够压死二爷吗?”

“哈哈,太天真了!”

就在赵二双手接触到雷州之时,他突然脸色大变。

“该死,这是什么?我不要了,快给我停下来。”

赵二想要后退,可是雷舟的力量太强了,他的双手瞬间爆裂。

接着他整个人,因承受不了雷舟上所蕴含的恐怖力量,直接炸裂了开来。

血肉横飞,就连他的仙魂元神都被砸得粉碎。

雷舟重重砸在地上,将地面都砸出了一个深深的凹痕。

对面所有的人,笑容直接僵在了脸上,他们呆呆的看着被雷舟砸成血肉的赵二。

苍问仙拍拍手,笑道:“给你你都接不住,这我就没有办法了。”

苍问仙这无所谓的样子,看的所有人头皮发麻,那模样,就跟砸死,地上的一只蚂蚁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赵二可不是蚂蚁,他可是仙羽宗的生一境长老,万古巨头啊!

听到苍问仙的声音,一宗三门六世家的人这才回过神来。

“小兄弟,刚才……刚才是我们说话大声了,您大人有大量,千万别和我们一般见识。”

“对,对,小兄弟,您大人有大量,那老赵儿自己找死,怨不得别人,我们可没有想过要要小兄弟的雷舟,我们都是无辜的。”

一众开始附和起来,为了老命着想,他们不得不放低姿态。

苍问仙笑着的脸,听见这话,突然阴沉下去。

“无辜?修行中人,没有无辜二字。”

苍问仙冷笑一声,自己如果实力不济下场绝对会很惨。

一道剑光闪过,遗迹外的所有人尽皆被一剑封喉,倒在了血泊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蜀山,反清复明
人在蜀山,反清复明
关于人在蜀山,反清复明:朱阳穿越了,还是清朝的一个乞丐。这局面,还说啥,反清复明吧。然而,当他带着一伙义军冲进县衙的时候,冲天而起的剑光直接把朱阳给整懵逼了。啥情况这是?逃得一命的朱阳这才知道,这里原来是蜀山的世界。那还造什么反?修仙求道去吧。于是,朱阳按照自己的记忆寻找藏匿于深山大泽的中那些剑仙,然而现实无比无情,即便是九死一生,朱阳得到的也只是一句,你与我无缘。好在这个时候,朱阳的系统终于到
过气的咸鱼
全修真界我最强
全修真界我最强
修真界,仙门高高在上,散修世家次之。少女李夜航,一无仙门可拜,二无家族可依。仅凭一块下品灵石,她踏上了修真大道。这条道,人人险恶,纷纷浮薄,步步算计,骨唱仙歌。可是又怎样呢?危险总是与机遇并存,只要她修仙意志坚定,那就一定能踏过千山,涉过万水,与仙门争强!
悟空嚼糖
四世积累,我在修仙界问道长生
四世积累,我在修仙界问道长生
关于四世积累,我在修仙界问道长生:修《九世轮回经》者,九世轮回,只为成仙。这一世,苏行资质平平。欲奋四世之积累,稳健修道,少结因果。靠自己努力,成为长生之客。然而……“苏大哥,我分灵石养你!“苏兄,前世今生,你都可以在我之庇护下,肆意生长。“苏行,为了你,打穿九天十地又何妨!……苏行无语的看着眼前的羞怯少女,神朝女帝,五界魔君。我只想靠自己的努力,低调修炼,为什么非得要我吃软饭。……杀伐果断,三
旧难忘
武道独尊,从练习刀法开始
武道独尊,从练习刀法开始
高武+天才流+热血武道大陆,武学昌盛,人人争当武者。这里有刀客怒而劈山,也有拳皇一拳截断河流,更有高傲的剑客拔剑刺向苍穹。强者如云,碰撞不断。天骄争霸,只为成为那最为耀眼的存在。就是这样一个纷乱而又精彩的世界,有一天陆明意外穿越而来,在搞清楚自己来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之后,就决定一定要走到那武道的尽头去看看。(这是一个草根逐渐成为强者,最终武道独尊的故事)
长空之王
惊溟侠记
惊溟侠记
关于惊溟侠记:大唐末年,传颂开国雄杰的十二惊溟圣碑被毁,民间便传出“惊溟重现,大唐倾覆的箴言,从此大唐武林不再沉寂,庙堂与江湖因“惊溟而交集。无父无母的少年姜云恪,无心入江湖却奈何卷入江湖纷争,于泰山封禅大会上,名惊天下,因此又卷入朝堂的勾心斗角中,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上排名第一的惊溟剑,引得各路覆唐势力、诸侯的注意,厌倦世乱的他,决心归隐山林,却又得知另一身世,卷入更大的局中……(注:本书为幻想
御笔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