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

第231章 上书房授课(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最新章节。

而公冶靖,在别的翰林那里,名声倒是比公冶谦好上许多。

沈遇安也没开始授课,只是和上书房几个顶顶金贵的皇孙认识了一下。

在太孙公冶谦和边上的皇孙聊天的时候,沈遇安开始授课了。

没一会儿,太孙坐直了身体。

实在是,沈遇安的授课,和别的翰林不一样。

别的翰林授课比较深,虽说他们从小启蒙,但一直听着枯燥的课也容易走神。

而沈遇安不一样,不止把典故说得有趣,还容易记住。

“今日的授课就到这里。”

“啊,时辰这么快么?”

沈遇安浅笑地看着意犹未尽的太孙。

这么大的少年,照本宣科念叨着大道理,听者容易厌学。

沈遇安出了上书房,就见太子站在外面。

“太子殿下。”

“沈大人免礼。”

“未曾想沈大人授课如此有意思,本宫也忍不住多听了几句。”

哪是多听几句啊,沈遇安都知道对方就在外面一直看着呢。

沈遇安还觉得太子在考量他,所以讲得那叫一个激情澎湃。

说得更有趣了。

“沈大人不愧是古今第一位连中六元的状元,本宫也为卿的文采而折服。”

太子这么夸,沈遇安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不过是取了巧思。”

他所教的,任何考上进士的翰林,都能引经据典,而皇孙们这么感兴趣,不过是讲的时候换了个法子。

说得不那么死板,课间加点小幽默进去。

“谦儿这孩子,近些时日来,太过顽皮了些,夫子们都说他不用心听讲,沈大人,谦儿很喜欢你的授课,日后你多担待些。”

这是为公冶谦说好话?

毕竟一开始,公冶谦对沈遇安不是很欢迎。

“殿下,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有主意的年纪,下官也是从这个年纪过来的。”

沈遇安聪明地把叛逆写成了有主意。

他在大楚没叛逆过,不过在末世前,他确实也叛逆过。

“沈大人确实有本事,本宫会在父皇面前,为沈大人美言几句的。”

“那下官多谢殿下了。”

沈遇安不欲和太子有太多交集,借口翰林院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公冶靖出来,就见太子和沈遇安相谈甚欢,眼神微闪。

沈遇安回了翰林院,潘风华上前。

“沈大人第一次为皇孙们授课,感觉如何?”

沈遇安想了下安静听课的皇孙,“皇孙们都很乖巧。”

潘风华不解地看着他,而后对他挤眉弄眼:“我懂,不能非议皇孙。”

沈遇安好笑地看着潘风华,知道他误会了,但沈遇安也没和他争论。

公冶煜去了御书房。

“父皇。”

“来了,这些奏折你批阅一下。”文德帝头都没抬。

公冶煜在御书房有自己的书案,张大海把奏折搬到太子的书案上。

太子看着书案之上的奏折,这些年来,他批阅了无数奏折,可却一直做不得拿玉玺之人。

太傅和父皇的施压以及看重,让他心中的欲望,不时上上下下,不得安心。

几个皇弟越来越大,就连皇孙也即将长成,如何不让他感到威胁。

奏折批阅完,公冶煜这才和文德帝增加天家父子情。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