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

第966章 册封(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最新章节。

李世民刚刚坐下。

中书令出班,躬身向御座上的李世民行礼,而后转身面向百官,

“陛下!诸公!越王泰与蜀王恪,虽在冲年,然天纵奇才,慧心独创。近岁广兴工坊,改良器械,开亘古未有之业。其制新器利国用,促百工之效,丰府库之资,万民得其惠,实乃振兴大唐之巨勋。 今请改封泰为魏王,恪为吴王,以旌其开创之功,以显朝廷重才励能之德。 伏请圣裁!”

中书令说完,朝李世民叉手行礼。

李世民点点头,朗声道:“二人虽在年少,能体察民瘼,匠心工巧,创利国利民之业,朕心甚慰。魏土乃中原枢要,吴地乃东南膏腴,正合旌表其功。着即改封,昭告天下,以为宗室典范。”

李世民说完,中书侍郎开始宣读诏书。

两人要改封的事情都是李世民事先跟众大臣商量好的,诏书也是提前拟定的,刚才中书令的发言也只是做个铺垫而已!

“门下:

朕闻旌贤赏功,乃国之令典。改封益土,实古之成规。越王泰、蜀王恪,虽在幼冲,性秉聪慧。近岁首创工坊,精研机械,效百工而利天下,开亘古未有之业。器成而国用足,法立而兆民惠。功着社稷,诚可嘉焉。

越王泰改封魏王,蜀王恪改封吴王,食邑各益千户,所司备礼册命。俾彰异宠,以酬殊勋。

主者施行。

贞观十年 元正日。”

李泰和李恪两个人同时跪倒在地。

李泰朗声说道:“臣泰谨受诏命!此皆赖陛下圣德训导之功。臣定当恪守勤勉,不负陛下今日之殊恩!”

李泰刚说完,李恪也朗声开口,“臣恪叩谢天恩!陛下信重,臣唯竭尽弩钝,继续研求工巧之术,以报国家,以利万民!”

李世民捋着胡子点了点头,“嗯!望你二人日后更需谦恭自持,为诸王表率。”

两人再次叩谢,接过诏书。

长孙无忌接着出班施礼,跟李世民和朝堂诸公说道:

“陛下,诸公! 皇后殿下所出幼女乐嫣,虽在龆年,然毓秀椒房,秉灵宸极。诞育以来,承欢圣颜,陛下慈怀常悦,皇后欣愉无垠。公主敏慧初显,姿性柔婉,笑则生乐,静若嫣然,实乃宗室之祥瑞,陛下之明珠。

臣伏请陛下依制早正封号,赐之汤沐,以彰陛下爱子之仁,以显天家慈育之德,亦固皇族根本。”

李世民点点头,这也是之前商议好的剧本,不管是改封还是册封,都是极其繁琐的事情,也都是之前与大臣们反复商议过的,现在只不过走一个流程而已!

中书侍郎再次宣读诏书。

“门下:

帝女承辉,坤灵毓德。皇后所出幼女乐嫣,敏慧天成,柔嘉性成。诞育深协慈欢,孩笑每怡宫掖。虽在冲幼,已显令容。

是用册封为新城公主,食实封三百户。嘉名以锡,冀安绥而永贞。汤沐而封,享荣养以长乐。所司择日备礼,册命施行。

主者施行。

贞观十年 元正!”

袁桂芬别的听不懂,瑶瑶被封为新城公主,食邑三百户这句话还是明白的,偷偷戳了戳李丽质,低声说道:

“怎么才300户?你阿爷也太小气了吧?虽然说我们瑶瑶年纪小吃的少,但也不能只给300户?”袁桂芬替瑶瑶抱不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