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三章 洞察如神决策定(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最新章节。

起拜此人,年约六旬,或因常年带兵之故,肤色黝黑,浓眉深目,相貌威严,须发已然花白,但身材依旧健硕,肩宽胸厚,起身、下拜之际,举动之间,尽显名将风范,可不就是屈突通!

其声如洪钟,气宇轩昂,虽年至花甲,却目光炯炯,散发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李善道本正摸着短髭,笑呵呵地观瞧诸人反应,见屈突通忽然下拜,赶忙也将身起,到堂中,搀扶屈突通,口中连道:“无缘无故的,公怎忽起大礼?折煞我也!快快请起。”

屈突通执意不起,神色肃然,说道:“臣不敢隐瞒,前闻大王预料,江都将有变生,臣尚颇不信之。於今江都果真生乱,宇文化及诸辈叛变弑主,一切尽如大王所料!大王神机妙算,真乃天赐之智。臣深感惭愧,此前居然还不相信大王的判料!臣实在是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了!”

李善道面带微笑,轻轻地拍了拍屈突通的手背,将他搀扶起来,温言说道:“我实话与公说吧,江都之乱,我虽有预计,可是我也没有能预计得到,其乱发生得这般之快!世事难料,人心叵测,纵有妙算,亦难尽窥天意。公初不信我,实属常情,又何必自责?公请安坐。”

亲手扶着屈突通,到他坐边,请他坐下。

然后,李善道也没不回主位坐了,昂然而立,负手顾视堂中诸人,说道:“诸位,江都如我所料,现今果然生乱矣。薛公、玄成,你们所忧的‘如取河东,恐处处树敌’,是不是已无可忧?宇文化及已准备率骁果西还,骁果数万,一旦西还,洛阳此城,李密他势必就打不下来了!而且他还将陷入腹背受敌之境。是李密,已非我忧。河东此战,是不是可以决策了?”

薛世雄、魏征等人,此时此刻,对李善道佩服的也是五体投地。

魏征不禁地也起身来,拜倒席上,说道:“明公之略,天授是也!非臣等所能比之一二。江都之变,果如明公所料而起,臣等先前之虑,委实多此一举。”

薛世雄点头附和,沉声说道:“大王高瞻远瞩,洞察先机,料事之能,臣等望尘莫及。古人云,‘风起於青萍之末’,如大王者,诚即是洞察风起之微、预见大势之变的圣明之主!宇文化及今若率骁果西还长安,确乎李密就将身陷两难之境,我之河内,他将难再顾及。”

“河东此战,公等还有忧虑么?”

如前所述,“南北夹击,先取河东,再对付刘武周,争夺太原”这整一套的战略计划,最大的所虑之处,就是有可能会因此而招致“三方敌对”,处处受敌。

这个“三方”,分别是李密、李渊、刘武周。

李渊,李善道前几天议事时,已给大家分析清楚,在薛举、梁师都等未被消灭,关中得以大致稳定下来之前,他是难以全力支援河东的。至於刘武周,他尽管有东突厥为后盾,其实是“三方”中实力最弱的一方,只要李密、李渊,暂不能全力来攻,刘武周便不值大虑。

亦即是说,“三方”中,又最为可虑的,其实即是眼瞅着快要攻下洛阳的李密。

然而,今江都生乱,宇文化及即将西还,局势已变,李密腹背受敌,已无暇他顾,也就是李密这个最大的威胁,当下已解。则又亦即是说,诸人之前的所虑,现都便已经不是问题。

——却是说了,宇文化及弑杀杨广后,与洛阳杨侗集团便已形成“不同戴天、不死不休”的仇敌局面,则却为何说李密会将陷入腹背受敌之境?有句话不是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宇文化及是隋敌,李密亦然,他两人难道就不能结成盟友?事实上还真是不能!

原因也很简单。宇文化及固已与杨侗等成仇,可李密作为声势浩大的一方造反盟主,他和宇文化及之间在政治上,也存在根本的矛盾。首先,李密不可能臣服宇文化及;其次,宇文化及也不可能降他。乃一旦宇文化及率数万骁果西还,李密不免的,就既要防备洛阳内的杨侗,又要应对宇文化及和其部众的威胁,是故必将陷“腹背受敌”之窘境。

魏征等人相顾,异口同声,说道:“大王英明,我等再无疑虑。”

李善道大喜。

当天,召见苑君璋,李善道当面接受了刘武周所提出之“南北夹击”此议。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是一个漫长的皇权与相权之争的过程,西汉时已有萌芽,然正式确立是入隋以后。杨坚设立了“五省六曹制”,五省包括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秘书省和内侍省,实际的中央权力机构为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内史省即中书省,杨坚避其父杨忠讳,改其名为内史。六曹,即六部。杨广继位后,於大业三年,改六曹为六部之名。

杨广对其父设的“五省六曹制”所做的改革不止这一个。

通过一系列的官名规范化、六部实权化、皇权集中化等改革措施,杨广使此制从杨坚时期粗糙的分权制衡,越发完善,为后世历朝历代的官制奠定了基础模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省的长官,以尚书省的尚书令品级最高,正二品,因杨坚曾任此职,后不常设,以从二品的左右仆射为长官;内史省和门下省的长官内史令、纳言皆是正三品。——纳言,即秦汉之侍中,也是为避杨忠之讳,改称纳言,前年,即杨广第三次巡江都之际,他将纳言改称侍内。

内史省的职能为参与决策,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总揽六部,负责政策的执行。

刘武周政权之中,论以官品,被任为左仆射的杨伏念最高,但最得刘武周信任的,却非苑君璋不可。苑君璋是他的妹婿,身份不同,且其人虽然不识文字,天生有治政的才能,故刘武周常言:“君璋虽无文墨,然其智谋胜於千卷。”对他相当倚重。

不但身份不同,深得刘武周的信赖,苑君璋现任刘武周政权的内史令,并掌管机要,决策枢机,是刘武周政权决策圈中,除刘武周以外的首要人物。因而,在接受了刘武周“南北夹击”的提议之后,底下来有关具体的用兵部署与战略协同,李善道就可不必再使者来往,与刘武周细商,耽搁时日,而是可直接与苑君璋详细商讨。苑君璋相当程度上,可以代表刘武周。

便李善道亲自与苑君璋密谈,确定双方各自所出之兵力数目、出兵的日期、进军路线,并及双方在开战前期,各自需要负责的作战区域,等等,确保“南北夹击”之策万无一失。

苑君璋来前,刘武周已和他有过商议,出兵兵数、何时能够出兵、刘武周方面可以负责何处战场,这些事务,他们都已有决议。故此,他与李善道就此些方面的商讨,进行得很是顺利。

商议了两天,各项事宜、细节,俱已商定。

定下了,一个月后,两边同时出兵,刘武周出兵步骑两万,自雁门南下,进攻太原郡;李善道部出兵步骑三万,自河内北上,攻长平、绛郡等地,同时分兵一部,由武安郡的滏口陉西出,试试能否攻入长平北边的上党,牵制上党的守军,使其不能北援太原,亦不能南顾长平。

双方约定,互通情报,互相响应,务必形成合力,以期一举破敌,奠定胜局。

三月中旬,这天下午,苑君璋带着李善道的亲笔书信及商定结果,离贵乡县,还雁门而去。

……

春意已浓,柳枝轻拂。

魏征代李善道送走了苑君璋后,返回汉王府,向李善道复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
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
(量大可食用)更新稳定+天幕流+刷短视频+轻盘点+偏趣历史科普。谁敢想?谁敢想?来自异世界的大卡将赵飞的人生重开了。当他吃着火锅,唱着歌,拿着手机刷视频时——毫不知情已被天幕曝光给了各朝的古人面前...从此之后,赵飞的现代生活就成了祖宗们津津乐道的“我那后辈。「轻主角视角,多写祖宗们的反应」赵大泪奔:俺需要赵玖这样的孩子!肘击黄河第一人是什么鬼啊!帝皇们纷纷破防!带英怎么也要反清复明?!他就是人
唯唯而川
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
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
关于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林渊开局在天牢,十日后被女帝亲自监斩。危在旦夕,巨大的天幕出现在天空,林渊觉醒人生编辑器能编辑过去,并且让其真实。哥哥,我们因你而称帝,只为在乱世中寻你回来。嬴政冷冷的看着女帝:“大秦铁骑在此,谁敢欺我哥哥!
头顶一只橘子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关于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重生为西汉边塞孤儿,李铮意外被匈奴掳走。十年后,他竟以“天狼神将之名统帅匈奴铁骑,横扫草原。长安城破在即,他却率军反戈一击,阵前倒戈。“大汉儿郎,他举起染血的长刀,“随我——回家!未央宫内,汉武帝看着这个俘虏变将军的传奇:“你要何赏赐?李铮单膝跪地:“臣求一纸和书,愿为陛下永镇北疆。他融合汉匈精锐,建立铁血兵团。当匈奴单于再次南下,惊见长城上飘扬的狼旗与汉字交织的战
毅源归来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无系统!??穿越清初,我开局刀劈噶尔丹!八旗?罗刹?统统碾成渣!??一刀斩断天骄梦,三千铁骑踏山河!林峰魂归明末,执刀跨马,血染黄沙。当现代战术对决草原铁骑,他率汉家儿郎劈开生路,于蛮夷环伺的西域高擎反清大旗!刺杀噶尔丹,筑垒建军,锻造火器——熔炉里沸腾的,岂止是钢铁,更是不屈的汉魂!从西域荒漠到西伯利亚雪原,自东海倭寇至西洋列强,铁蹄所至,尽归汉土!这一世,不跪清廷,何惧列强!这一刀,斩断枷锁
晴窗闲卧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现代精英周平安,一觉醒来竟魂穿古代周家庄的“傻儿子!十八岁的傻少爷,意图掌控命运?!但内有家族倾轧,外有匪患威胁,县令更是笑里藏刀想吞并家产!开局即是地狱难度?不,这是他的英雄启程!真实的穿越该如何智勇破局?且看周平安一介布衣下,如何以雷霆手段,在这动荡的大夏朝站稳脚跟,穿出一片新天地!爽点不断,智武双全!
宏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