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末,我是反贼张献忠

第173章 佯攻之计,炮火来袭(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明末,我是反贼张献忠》最新章节。

在通城那弥漫着紧张与不安气息的知府衙门内,金声恒正眉头紧锁,来回踱步。

这些日子,敌军的压力如同巨石般压在他心头,粮草被劫更是让他心急如焚。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匆匆而入,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密信:“大人,左将军的信!”

金声恒眼睛一亮,急忙接过,快速展开书信。

他的目光在信上快速游走,脸上先是露出惊喜之色,随后变得坚毅无比。

他猛地抬起头,大声对亲卫说:“速传各位将军前来议事!”

不多时,将领们鱼贯而入,神色间满是焦虑与期待。

金声恒清了清嗓子,扬了扬手中的信,大声说道:“诸位,左将军有令!”

众将闻言,立刻挺直了腰杆,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他。

金声恒深吸一口气,朗声道:“大帅命我们死守通城,绝不能放张献忠那老贼的一兵一卒进城。

这通城,就是我们的生死防线,我们必须守住!”

一位将领面露喜色,急切地问道:“大人,那粮草之事如何?”

金声恒哈哈一笑,用力拍了一下桌子:“将军已经在筹集粮草物资了,过不了几天,就会给我们送来。

这下,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了!”

“太好了!”

众将欢呼起来,原本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

一位副将兴奋地说道:“大人,有了粮草,兄弟们就有了底气。

我们得好好计划一下,怎么守住这通城。”

金声恒微微点头,目光扫过众人:“没错。

张将军,你负责督促士兵加固城墙,多准备些石块、箭矢和热油,以备敌军攻城之用。

城墙是我们的第一道屏障,绝不能有丝毫疏漏。”

张将军抱拳领命:“大人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我这就去安排,让那些兔崽子们把城墙修得固若金汤!”

金声恒又看向军需官:“李军需,虽然大帅说粮草快到了,但我们现有的粮草也得合理安排。

优先保证守城士兵的口粮,百姓那边饿不死即可。”

李军需连忙点头:“大人,我这就去重新核算,定当妥善安排。”

“王将军,你带一队人,在城中加强巡逻。

现在人心惶惶,不能让那些不法之徒趁机捣乱,扰乱军心民心。”

金声恒继续下令。

王将军上前一步:“是,大人。

我会增加巡逻的频次,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金声恒走到营帐中央,神色严肃:“诸位,我们身负重任。

此次守城,关乎我们所有人的生死,更关乎将军的战略部署。

我们一定要坚守到粮草到来,等大帅的后续支援。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

众将齐声高呼,声震营帐。

金声恒看着斗志昂扬的将领们,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好!各就各位,准备迎敌!”

众将得令,迅速离开营帐,各自奔赴自己的任务,通城上下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备战。

金声恒则再次来到城墙上,望着城外张献忠的营寨,眼神中充满了决绝。

喃喃自语道:“张献忠,你休想得逞。”

张献忠身披战甲,站在营寨之前,如同一头威严的雄狮注视着通城。

他那锐利的目光紧紧盯着城墙上的士兵,眉头微微皱起,满脸都是疑惑之色。

他身边的将领们也察觉到了异样,秦虎凑上前说道:“大帅,您看这城里的守军,之前被咱们的火炮轰得毫无还手之力,士气低落得很。

可现在,瞧他们那劲头,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这里面怕是有什么蹊跷啊。”

张献忠微微点头,眼神依旧没有离开城墙:“哼,本帅也觉得奇怪。

派人去查,看看是不是有援军到了,或者他们有了什么新的依仗。”

“是,大帅!”那将领领命而去。

张献忠则继续凝视着通城,心中暗自思忖:“难道是左良玉那家伙有了什么动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