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香江:开局刚到岸》最新章节。
八月份,在病床上的罗兰士·嘉道理,这位曾经在香江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最终还是没能抵挡住病魔的侵袭,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他的离去,不仅是一个生命的消逝,更意味着一个时代的彻底终结。
曾经,嘉道理家族所掌控的嘉道理集团,与汇丰、怡和、太古、和记黄埔、会德丰等其他五大英资企业一起,统治着香江的经济命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企业的命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投资失误等原因,和记黄埔、港灯、九龙仓、会德丰等大型英资集团逐渐落入了华资手中,英资的整体实力因此大大削弱。
到了 90 年代初,英资持有的证券仅占上市公司总市值的 20%,与昔日的辉煌相比,可谓是一落千丈。
在这一系列的变迁中,怡和集团的举动尤其引人注目。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形势,怡和决定迁册百慕大,并注册成立一间新的怡和控股有限公司。
这一举动使得这间最古老的香江公司,一夜之间变成了一间彻头彻尾的外资公司。
1991 年,它又迈出了关键的第二步——将第一上市地位迁至伦敦,而在香江则只保留第二上市地位。
这一系列的操作,无疑让怡和与香江的联系变得越来越松散。
与此同时,置地被王志远控股,文华、牛奶等公司也在香江挂牌上市。
如果这些公司全部除牌,香江的股市总市值丧失3%。
怡和的迁册风波,对香江企业影响不小。
据 《明报》报道,香江的上市公司,已有 77 间迁册(分别迁往开曼群岛、英国、百慕大)。
罗兰士嘉道理生前多次表示:“我们就是香江人,从小在香江,没有其他地方可去。”
这也是王志远当初收购大酒店集团,对嘉道理家族网开一面的原因。
同样,王志远对于罗兰士的逝世感慨万千。
会德丰大厦,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王志远的办公桌上,照亮了那本放在桌上的《财富》杂志。
这本 5 月份的杂志上,刊载了 1992 年世界富豪排行榜的详细信息。
王志远轻轻拿起杂志,目光落在了那排名前三的名字上。
森泰吉郎、堤义明、比尔盖茨,这三个名字对他来说并不陌生。
尤其是堤义明,王志远与他在日本有过短暂的合作经历。
森泰吉郎,这位日本战后最具影响力的房地产企业家,他创立的森大厦集团不仅重塑了东京的城市天际线,更以 185 亿美元的身家,稳稳地坐上了全球首富的宝座。
而西武集团的堤义明,虽然曾短暂地被森泰吉郎超越,但他的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至于微软的比尔盖茨,身家 123 亿美元,位居第三,同样是举世瞩目的商业巨头。
王志远继续往下看,发现自己的名字也赫然在列,身家 100 亿美元,位居第四。
这一成绩让他感到有些欣慰,但同时也明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里,要保持这样的地位并非易事。
再往下看,王志远注意到香江有七位富豪上榜。
除了他自己之外,还有第 16 位的李嘉诚,身家 58 亿美元;
以及第 53 位的郭炳湘兄弟,身家 33 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