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255章 弹劾徽王(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紫禁城就是北京城的中轴线,承天门外一条长长的直道尽头就是大明门,如果继续往外延伸的话,则是内城城门正阳门。

承天门外的直道,刚好把大明朝重要的衙门官署分成东西两块。

东边的衙门自然就是靠着东长安街,西边的衙门则是临的西长安街。

翰林院是位于东边官署集中区的最外围,上下值倒是很方便,不过今天对魏广德来说就稍微远了那么一点。

通政司位于西长安街,背靠着五军都督府,站在衙门正门外就能看到奉天门。

把通政司放在这个位置,自然是为了让通政司能够最快的速度把奏疏送入皇宫呈交皇帝御览。

通政司全称是通政使司,其长官为通政使,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

明初丞相的权力甚大,对中央各部门有统属关系,并有权在皇帝处理奏疏之前审阅奏章,选择其中部分上呈。

这样的环境下,朝廷各衙门实际上是听命于丞相,也就是胡惟庸。

忍无可忍的朱元章处死胡惟庸,废除了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

然而失去中书省对奏折分类处理后,皇帝每天面对如山般杂乱无章的奏章日渐崩溃,终于在洪武十年七月设立通政司专管奏章。

通政司的职权是拆分丞相的整理、递交各类奏章给皇帝的权力,承担起“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章奏,实封建言,陈情伸诉及军情声息灾异等事”的重任;在常朝理政时,通政司长官通政使要向皇帝禀奏朝中各种事务;议大政、大狱以及会推文武大臣时,通政使均有资格参与。

通政司在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朝,一直受到朝廷重视,因为它是皇帝掌握治下官场风向的重要途径,一有风吹草动必然会从通政司开始。

明初,通政司的职权应该说还是很大的,特别是长期面对皇帝,除了正常的奏本递交外,遇到突发事件通政使往往还会直接觐见皇帝上交紧急奏疏。

但是到了英宗九岁即位以后,朝政大权落入内阁三杨手中,通政使失去了单独觐见皇帝进行奏报的权利,只能依附听命于内阁,此也逐渐成为常例。

杨荣以圣体安康为由,又干预常朝时通政司上奏之数,言每日早朝,只许言事八件,且需事前禀告内阁知悉。

之后的大明朝皇帝怠于政事,很少批阅奏章,一切交由内阁和司礼监,通政司地位更是每况愈下,逐渐成为摆设。

清朝沿袭明朝的一套,通政司制度也被保留,只是江湖地位低下,成为朝臣眼中的冗余部门,戊戌变法时被康有为梁启超斥为无用部门的典范,清末新政时遭到裁撤。

不过现下这些对魏广德没有影响,今天他就是要送奏疏进通政司,进入传入内阁和西苑去的。

现在的通政司通政使是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只是这个时候赵文华可不在京中,而是第二次去了浙江指挥剿倭战争。

魏广德先在翰林院大门处签到画押以后,进径直回到自己的公房里坐了片刻,拿出准备好的奏疏和状纸仔细看了一遍。

昨晚他就看了不知道多少遍,反复推敲文中措辞,力求无错。

在奏疏里,魏广德详细述说了路遇告状的耿安之事,并将附耿安状纸也写入奏疏,就是避免被人抽走或是掉包。

虽然陈矩说朝中应该没有徽王的人,但是魏广德还是做了防备。

喝了半壶茶,他这才起身施施然走出公房,出了翰林院往通政司走去。

沿着西长安街往东走,右边巍峨的奉天门逐渐清晰起来,楼上楼下一如往昔站立着大量的侍卫,和半年前殿试一个样子。

半年前,他还只是一个平民,或者说是有功名的读书人。

半年后,他已经是一个芝麻小官了。

而现在,他要博的自然就是获得更大的权利,好让自己在大明朝过的更好一点。

魏广德不会去做让嘉靖皇帝不高兴的事儿,那不是正值而是愚蠢,至少在没有胜券的情况下绝对不会去做。

魏广德已经想好了该怎么在这个大明朝安稳的生活下去,就好比对海瑞,这是魏广德记得为数不多的嘉靖朝名人。

海瑞上了个“嘉靖嘉靖,家家皆净”的折子,具体叫什么魏广德不记得,只知道嘉靖皇帝看过后就吼着要杀他。

当然,最后还是没杀成。

对这事儿,魏广德就想好了,一开始他是不会有任何作为的,那会儿嘉靖皇帝正火大,就算知道海瑞最后死不了,也不能在气头上去求情,那是自己找刀子挨。

还是等嘉靖皇帝气消了再上书求情,只要把握好时间节点,才能把利益最大化,博个直名。

这也是魏广德掌握的,为数不多可以利用的机会了,他是绝对不容有失的。

现在这次弹劾徽王,虽然魏广德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徽王是否会因此倒台,但是他只希望能够达到他的目标,那就是混一个都察院的官牌子就好。

有了御史牌子,以后自己的官威应该会重很多,至少当初如果自己是御史的话,刘大章就不敢反对自己的意见,只能对自己唯唯诺诺。

到了通政司大门外,魏广德没有犹豫径直往里走,门外差役自然也是不会拦住,这里是通政司。

进了大堂,这里是官员递交奏疏的地方,不过今天这个时点貌似没什么人,魏广德进屋的时候就看见里面空空荡荡的,只有他一人来递奏疏。

“哟,魏大人来了。”

魏广德现在在京城官场也算小有名气,就算之前不认识他的人,在魏广德从宣府回京后也都找机会跑翰林院来认认人长的啥样。

而说话之人则是通政司右参议黄大成,其他就是几个书吏在一旁伺候了。

“黄大人。”

魏广德急忙拱手,到这里来的,不用说也知道是递交奏疏的。

按程序,官员递交奏疏后,通政司会给他一张条子,记录上奏时间和接件之人的名字,还有奏疏的主要内容。

魏广德递上自己的奏疏,就安静的站在一旁不多言语。

这里,魏广德上次已经来过一次了,是被封赏后上的谢恩折子。

不过那份折子在魏广德看来算不得奏疏,就是一个程序化的东西,受到皇帝嘉奖就要谢恩。

自己这次来此,递交的弹劾奏疏,在魏广德看来才是言之有物的东西,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奏疏。

黄大成接过魏广德奏疏翻开,里面的状纸就映入他的眼帘,心中诧异,不过也快速浏览了状纸,随即又看了魏广德的奏疏。

冲击力有点大。

魏广德这是又开始弹劾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