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501章 郑氏入宫(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户部的账本已经解说清楚,张学颜等六部官员只是在内阁逗留一阵,说了说闲话,于是就各自告辞离开。

魏广德就一直老神在在坐在那里,并没有要走的意思。

很快张四维和申时行也觉得无话可说了,也都以值房公务为由起身离开了首辅值房。

“善贷,你有事儿?”

张居正很奇怪,往常事儿完成了,魏广德也就陪坐聊会儿闲篇儿,可今日坐在自己对面丝毫没有起身的意思,他就猜到魏广德怕是有话要单独和他说。

“叔大兄,刚才张尚书说起今年户部账本,特别是张侍郎提到地方卫所在府库里的积欠,我就想到一个事儿。

我大明立国开始,为了支取方便,一直执行赋税起运和留存的规矩。

每年,地方上都会根据上年的用度,上奏留存赋税的数量报朝廷审批。

留存后,户部基本上就管不到那套账,都是地方在做。

然后报个数字,可是对于支出,根本就无法监管。”

魏广德开口就把他察觉到的大明财政问题点了出来。

“善贷,你说的我明白,之前也思考过,可是也没有办法,总不能全部起运,用的时候再拨回去吧,如此更加劳力伤财。”

张居正开口说道。

“可如果把太仓分库建到各省,每省一个太仓,留存大部分集中到库里存放,地方只留备用的银子。

以后没花销一笔,地方衙门拿着手续去太仓销账,备用不足就由太仓补足。

如此,户部就能监管到地方到底有多少留存,有个确确实实的数字,而不再是地方上简单上报一笔而过。”

魏广德马上说道,“就如同课税司一样,由户部直管......”

“嘶......”

张居正听到魏广德的话,不由倒吸口冷气。

因为以前其实少有这样垂直管理的衙门,如果说有,那也是针对地方三司。

如兵部可以直接对上各省都司,刑部和都察院则是对接按察使司。

另外,后来还建立了巡按御史制度,用于监察地方百官,于是都察院又有了巡按衙门的下属。

张居正算是明白了,魏广德似乎有意打破中原王朝千百年来建立起来的管理体系,增加中央对地方的监管。

这个想法好不好?

当然好,至少对于京官来说,意味着权力更大。

可是,这也意味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地方权柄被削弱,地方官员们可能的反弹。

收回地方财权,这个事儿可不好办,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想自嘉靖朝以来,太仓数度空虚,老库耗尽后只能向常盈库借支银子。

是官府真的无银可用吗?

不是,是因为银子都在地方,是留存的银子,朝廷根本就控制不了。

也只能以催缴的方式,定期从地方上分处一部分银子要回来。

可就算如此,地方上还推三阻四。

当然,如今行考成法,这样的情况少了,可若是朝廷真到要银子的时候,连家底儿不知道。”

魏广德知道此事难度,特别是动了地方官员的钱袋子,很结仇。

可要真正掌控帝国,这一步似乎又非走不可。

否则,整个朝廷的财政,说到底就是如一盘散沙。

“可以每年压缩地方留存的办法,没必要让户部把手伸到地方上去。

如今已经直管了课税司,还有你那个劝农司,下面已经很是不满了。”

张居正这次果断缩头,他能看出对朝廷的好处,可是却不能这么做。

魏广德一愣,没想到张居正这次这么直接拒绝。

想想也是,他已经把天下官员得罪狠了,若再出狠招,他怕是真就站在官僚体系的对立面。

他其实也怕,对官员的力量,没人不怕的。

当初隆庆皇帝最宠信的大臣如高拱,不也在满朝倒拱中灰溜溜回了新郑老家。

“那就以后再说。”

魏广德识趣的不再提这事儿,其实说起来也确实不急,他也是临时起意才想到此事。

“你在崇文门内的那个洋楼,听说年前基础已经做好,明儿个开春就要开工?

说说,你到底想建成什么样子。

我听说,外面都在传,你是按照欧罗巴那边的技艺建楼,全用砖石,还要建好几层。”

张居正也不想再说那事儿,于是想到之前听到的传闻,就想打听一下。

魏广德的点金手在朝堂上很有名,这次他私底下又搞出个商会,专司营造。

别看崇文门建大楼的消息传的很广,但不管是朝中勋贵还是重臣,都盯着,却没人真正找魏广德,比如商议参一股的事儿。

都选择冷眼旁观,看看,这西洋建筑到底好在哪儿,能让魏阁老愿意砸银子建楼。

这前期准备可不小,魏府专门买下几个采石场,还从大同那边运来许多不知什么灰,说是建筑材料。

好吧,大同那边出产那灰的地方儿,也被魏府买下,以后专门就采集这类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砸下去的银子不少,可到现在也没见到东西。

当然,朝廷里也不全然都不懂,毕竟礼部当初去过欧罗巴访问的官员,也都提到过西洋那边恢弘的建筑。

特别是教堂,十数丈高的巨大空间,让人进入就感觉大气。

魏广德在崇文门内见教堂吗?

他又不信西洋教。

所以,大家现在都在等看着,魏阁老到底要捣鼓出一个什么玩意儿来。

其实魏广德心里明白,他们知道的,欧洲建筑工期极长,这才是没人愿意来找他合伙的原因。

大明使团在欧洲最大的震撼就是教堂,而这些教堂的建筑周期也确实让人牙疼。

动辄十数年,甚至巴黎圣母院等大型教堂工期超过百年。

人生就一个百年,这不妥妥给后人做嫁衣。

虽然老话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可也不是这么干的,花费这么多财力建房子。

魏府对建筑非常保密,实际上现在知道详情的人也不超过双手之数。

现在张居正得闲,就是想从魏广德这里打听消息,他到底要建个什么东西,是不是那种几十年的建筑。

崇文门内大街那可是京城的好地段,要是真建个几十年,就算地皮租金的损失可都是好大一笔。

“我也听说了,用不了那么久,什么十几、二十年,哪有那么夸张。”

魏广德淡淡笑道,“不过确实比传统木制楼阁要长很多时间罢了。

也就是建个楼看看,到时候成形了请叔大兄莅临题字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