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456章 破门宰相(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商籍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其实是在万历十三年在两淮盐运司首设商籍,说到底还是为大盐商们专门开立的户籍。

是明清时期为解决商人户籍与科举问题而设立的附籍制度,因商人长期异地经营导致原籍脱节,故创立并将其纳入户籍体系。

该制度允许盐商等商帮子弟在行商省分附籍,获得科举应试资格,通过特批府学名额实现“商而优则士“的阶层流动。

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除了那些在老家有田产的商人外,大部分异地经商的商人子弟确实是不能参加科举的。

于是,商人们为了家中子弟的教育和科举,不得不每年频繁奔波,在老家和自己经商的地方两头跑,打点和官府之间的关系。

今年,魏广德计划先把吏科之事解决,将整个官府纳入朝廷管理之下,改革俸禄制度,待来年就尝试从户部分离出商税局。

然后,他就再提议,让各地商税局可以挂靠向他们缴纳商税商人的附籍,也就是商籍,允许他们参加科举考试。

也就是说,把商税征收和商籍挂钩,缴商税就可以入商籍。

这样,这些有钱的商人们就可以把孩子接到身边,花钱雇请名师指导功课以备科举考试。

别觉得商人子弟进入官场,会把大明官场搞的更加乌烟瘴气。

其实,商户子弟进入官场也不是稀奇事,身边的张四维就属于商户之家。

至于他家的地主身份,其实不过是掩饰,都是经商赚钱后才置办的产业。

魏广德还在脑海里盘算,旁边张居正就开口说道:“善贷的提议我觉得可行,这个事儿还不能等一条鞭法推行后再做,得早做打算。

我看,就从北直隶开始,把各地府县官衙里的职位都登记一遍,斟酌着进行调整增减,定下制度来。

诸公以为如何?”

张四维和申时行听后都是微微点头,纷纷表态支持。

“叔大兄,诸位,我看其实不必一省一省做这事儿。

可以完成清丈之事的省份,让他们尽快整理各府县官衙里职位报到吏部去。

至于纳入朝廷俸禄这事儿,暂时封锁消息,等朝廷定下章程来再统一下发命令。

想来一年内各省都该完成清丈之事,来年就可以把官府职位全部定下来。

到时候在核定各省一条鞭法税额后一并退出,等到那时候,再要求各省重编黄册,按照白册为准。

今年科举那些官员,都还在各部观政,我的意思都留下,除必要职缺安排人填补外,都留在各部办公。

到重编黄册时一边分派下去,汇同都察院一起监督。

另外,吏部也把这些年备案后没有分派的官员和举人都进行详细登记清查,到时候都安排下去做这个事儿。

说实话,我们挺幸运的,明后两年就该再次编制黄册,倒是省了不小的力气。”

魏广德没提国子监的监生,因为他们本就是编制黄册的主力,到时候肯定都要下去的。

至于发动这么多人,会不会有人于怨言。

那肯定是有的,不过做得好之后就可以在礼部拿到职缺,这就是明朝对他们贡献的奖励。

都是胡萝卜加大棒的套路,分派下去差事儿,做好了论功行赏。

至于魏广德说明后两年朝廷就该再次大造黄册也不是假的,从嘉靖四十一年到四十二年完成了大明历史上第十五次黄册的编制。

之后在隆庆五年到六年高拱时期完成第十六次黄册编制,算起来十年一次的黄册,应该从明年开始再次编制。

“嗯,因为之前黄册多有不实,还有地方上豪强污吏作祟,此次清查重造黄册务必真实。

朝廷投入必须到位,凡不愿参与清查的官员、举人、国子监生一律开革,三代内不得科举。”

张居正掌过国子监,自然知道监生反对参加大造黄册的活动,实在是吃力不讨好的活计,就算做好了有嘉奖,他们都不愿意参加。

说起来,大明的黄册,从设计上确实存在缺陷。

倒不是登记制度不对,而是工作安排上问题多多。

洪武年间大造黄册时,明太祖朱元璋安排了一千二百名国子监生在湖上搞审核。

可到景泰年间,参加审核的监生就减到八百人,到弘治年间减到二百人。

甚至到后面,朝廷连几千两的审核工本费也经常给不起,监生们对于承担这个的职务怨声载道。

所以,所谓的查册审核,多数就是走个过场了。

洪武之后造黄册,皇帝也只求造出来,不求内容,而且成本由地方上负责。

于是那不好意思,小册的纸张就变成劣等纸了,放不了几十年就碎了,抄写也不讲究了,毕竟广大的农村地区文化人不好找。

而在地方上,里长会同胥吏、官员按自己的需求填写,黑箱空间太大了,黄册成了腐败百变衍生的载体。

土地兼变,摊派徭役,那便成为明朝吏治最大的特色了。

于是到了明朝中后期,黄册实际上已经无用,从下到上都在糊弄,也难怪满清打进中原,居然找到崇祯二十四年的黄册。

要知道,崇祯十五年的黄册其实都没有定稿做好,国家就亡了。

张居正这话,自然就是要大大增加检查审核官员和监生的人数,不能继续浮于任事。

因为知道了白册和黄册之间巨大的差异,张四维没说话,只是微微点头。

他能想到,一旦开始重编黄册,下面怕是要炸开锅,到时候地方上还不知道会闹出多大的动静来。

但没法,看得出来,不管是首辅还是次辅,都是支持重编黄册的。

他其实能够理解,谁希望自己掌握的一堆数字结果全是假的。

对于下面人来说,有白册在手,在地方为官就够了。

可是对于朝堂诸公来说,虚假黄册的危害可就大了,会影响到他们的决策。

至于以前黄册的问题,按照魏广德的意思揭过去,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缅甸、吕宋和旧港,朝廷怕是要先安排一些人过去,才好在明年开始登记黄册。”

张居正这时候看向魏广德说道。

“嗯,我会和兵部打招呼,吏部可以多多选派官员和举人过去。”

又不是要搞独立,自然不可能真的拉起山头,不让朝廷安排人手进来。

早晚的事儿,黄册很重要,关系到国家政策的制定,魏广德自然不会有其他心思。

“对了,东番岛要不要也安排人监督一下,那里虽然也有随军书吏,但也需要监督。”

魏广德忽然想到台湾岛,那上面岛民据说已经有数万人,大多数都是当地土着。

南海水师官兵按照俞大猷的计策,先是打掉其中就实力最大的部族,然后收编其他中小部族,算是把整个东番岛掌控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关于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火影世界迎来一个限定月读世界的漩涡面麻。纯火影体系,无系统。这是离别的馈赠。三代老头早看你不爽了,给你几个大逼斗。鸣人你想当火影?我愚蠢的欧豆豆哟!照美冥,以后我罩着了你了。
行久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