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李俊请旨彻查大唐鸿雁居的案子,已经有了点眉目。
中国人最早接触鸦片是在唐朝。最早的鸦片是作为一种珍贵的药品,从中东地区流传到中国来的。当时,这种主要成分为鸦片的药品名字叫“底也伽”。
唐朝的时候,中国与阿拉伯交往逐渐频繁。一些阿拉伯商人分陆海两途来到中围,他们带来的底也伽,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的“毒品”。
毒品已经在中国出现并有一定的使用记录。最早的毒品之一是五石散,魏晋时期人们喜欢服用五石散,服用后需要通过行走来散发药性,称为“行散”。
此外,唐朝时期还出现了鸦片,鸦片最初由波斯僧人带入中国,最初作为珍贵的药品使用,被称为“阿芙蓉”。鸦片在唐朝主要用于治病,被视为一种解毒药。
鸦片在唐朝的传入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波斯僧人将鸦片藏在蚕虫里带到拜占庭帝国,然后传入长安;另一种途径是通过海路从广州传入。鸦片在唐朝主要用于治病,被视为一种珍贵的药品
但是,底也伽并不被当作毒品吸食,而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唐本草》上说底也伽的功能是主治恶客忤邪气心腹积聚。
阿拉伯人从中东除了带来了含有鸦片成分的药品“底也伽”,也带来了提取鸦片的罂粟的种子。在唐代中国人开始种植罂粟,到了宋代种植就比较普遍了。在古代多本医书当中,都提到用罂粟的壳治病的药方。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罂粟及鸦片的功用、形态及其制品作了较全面、系统的描述。书中描述其有“泻痢脱肛不止,能涩夫子之精气”的功效。李时珍还收载了罂粟壳和底也迦,指出:罂粟壳“止泻痢,固脱肛,治遗精久咳敛涩肠,止心腹筋骨诸痛”。
翻译过来就是治疗久咳、久泻、脱肛、便血、滑精等病症。
李俊为什么会亲自察鸿雁居呢,就是有李隆基在太医院看到有人使用“底也伽”治病,当时直接敕谕此种植物种植必须有官府批文,并且官监官管官收,民间严禁种植。
而李俊在朔州看到鸿雁居贮备了大量的“底也伽”,
他们以贩售西域马匹、皮毛、药材、珠宝等起家,其中最重要的货物,就是后三样。送到了南方,换取南方的茶叶、瓷器、盐、铁、丝绸等等,至河套,贩售至西域。
李俊手里拿着两种麻,一种是在大明非常常见的火麻,就是普通的麻绳、麻袋所用的火麻,细长且高,稀松分支长,节间中空。
另外一种,则为鸿雁居贩售的“底也伽”,动物油脂等,多分枝而具短,节间实心,“底也伽”多食,则人可见鬼,狂走,久服则癫狂。
李俊对这东西下意识的反应就是远离。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东西吃了能见到鬼,那还得了?
但是服用“底也伽”,居然可以欣快,很多人服用麻仁成性,久服求之不得则癫狂,这是一种很恐怖的病症了。
“底也伽”点燃之后,嗅味,则飘飘欲仙又称西域花烟,。
这玩意儿是最近鸿雁居新捣鼓出来的新奇玩意儿,在李俊看来,太呛人了,人避烟火而不及,主动被烟呛?
但鸿雁居的这些生意人,做这些买卖的商贾都说,这东西卖的极好。
最后一种则是莺粟花,这东西,李俊认识,在宫廷太医院见过,就是西域贡品了。
乾封二年,拂霖国朝贡神物底也伽,就是由莺粟花压制而成。
在李俊看来,莺粟花殷红,千叶簇,朵甚巨而密,丰艳不减,乃是观赏植物。
这东西也是鸿雁居兜售的热门之物。
“底也伽”、西域花烟、莺粟花合成福禄三宝,享之,则福禄不断。
李俊怎么都不觉得,这些东西,享用了能福禄不断。
这三样,根据商贾们说,在大唐世家销路极广,那得是势要之家才能享用,而且数量并不是很多。
李俊感叹,商贸二字,果然是隔行如隔山。
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这三样,到底是怎么样的机制,可以在大唐江南地区大火,一花一叶,千金难求。
李俊的确不懂商贸,但是他懂政治。
大唐的皇家盛源通钱坊的飞钱,是皇家和户部拨付给地方和军队的文钱的凭据,皇家和户部到各地方采购地方物资,皇家和户部的官员再也不是后面需要跟着大量押送文钱的军队,几张飞钱揣到身上,到了地方出示盛源通钱坊的飞钱,就能取出真金白银开元通宝和开元银币。
这飞钱是大唐皇家和户部的度支起来十分便捷,后面地方的两税法后,税赋收到的折成文钱,存入当地盛源通钱坊,办理飞钱,这样只需将飞钱凭据上缴到户部,也就完成地方的上解税赋。
所以这种皇家和户部的飞钱票据,也让大宗的商品交易变的十分便捷。这飞钱纸张制作是使用专门的桑皮、棉花、竹子混合制作的纸张。雕印也是铜板雕印,而且是青、红、赤、紫、蓝、五个不同精细图文雕版,分几次压印,才组成飞钱完整的图案,后面还要使用皇家和户部两个部门专用的印鉴盖印,每张上面都有唯一的编号。
这样印制好空白飞钱票据才能送达盛源通,并且核对交接,登记编号。盛源通开具每一张飞钱票据中间都有盛源通印鉴,掌柜的亲笔签字,主办员的签字,然后监官填写密语,从中间的一分为二。
一般给了商户,一般作为盛源通的存根和账册一起封存到账房。这种飞钱票据但凡一般人是无法进行伪造的。
但是鸿雁居居然搞起自己的飞钱,纸质和印刷不能大唐朝廷盛源通相比,虽然皇帝没有明旨禁止地方不得发行飞钱,但李俊看着自己在鸿雁居存了五百文的手里的飞钱票据。纸张很薄,印刷模糊,极易损伤,遇水之后,很可能会成为一堆烂纸。
这也是飞钱,很容易变成了废纸一堆,李俊想上书当今陛下废掉民间飞钱纸。这鸿雁居利用自己靠近草原和西域,大量利用飞钱吸收文钱银币,而印制出这种极易损伤的飞钱票据,可以说是一种只发不收,因为飞钱纸张损坏,鸿雁居就不会认为这是他们开具出的飞钱票据。
而且李俊发现,鸿雁居正用大量飞钱票据在大量的收购市场的盐、粮,短短两个月时间,市场上的鸿雁居的飞钱就有三百万银币。
这些多出来的鸿雁居飞钱,哪里来的?
但是现在手上飞钱能够在鸿雁居随时兑换出相等的银币,所以许多商贾并没有发现手上鸿雁居的飞钱其实可能会在一段时间之后兑换不出大唐银币或者开元通宝。
李俊的手中有一叠的以假乱真的鸿雁居的飞钱。
显然是有一帮人,发现飞钱隐藏的财富,成立钱柜利用大量印制的飞钱,大量的囤积边疆百姓需要盐、粮等物资。大唐虽然盐是官引,但是官家不管制盐,是官收盐场的制好食盐,然后运到各地的官铺,官铺在当地售卖,有官府备案盐商就会在官铺大量采购食盐,然后售卖给乡下或者一些距离官铺远的地方。
李俊手里拿着一张大唐盛源通的飞钱上面写着:「大唐官发钱票」,上面写着由哪个地方发出,收到了多少文钱,等于多少银币,收取时间等等。
这是一张小飞钱票据等于二百银币,等于朔州能购买粟米一斗是五十五钱,等于三千六百三六斗粟米。够一营步兵官兵一月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