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郭元振点了点头,并未搭话,这元帅府现在叫辅国公府的门,不是那么容易进的。
王禅有些话是难以启齿的,在大街上说事,他实在是有些难以开口,但还是牙一咬说了清楚。
事情并不复杂。
王禅有个歌姬班子,就是那个张姓男伶所在的戏班子。
这个歌姬班子虽然唱不得《隋唐演义》三十七折,但是唱一些才子佳人类的曲目,还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王禅还是为张姓女伶强出头,跟陈青雲别上了,这陈青云,两鬓斑白,还是七品监察御史,在王禅眼里,自然是好欺负。
但是陈青云哪有功夫搭理他?陛下大计正在筹备,开了春就要进行,陈青云压根不搭腔。
这本来唱才子佳人足以过活,但是这歌姬班子却是每况愈下,王禅就只好四处拆借,想把这戏班子维持下去。
这拆借了不少的钱,结果这张姓男伶,带着钱跑了!
原来这歌姬班子的营获,其实完全可以维持,毕竟京师这么大,养个歌姬班子完全不是问题,张姓伶人让刘昇去借钱,完全是为了骗钱跑路。
这张姓男伶本就是歌姬伶人,那说起话来,做起事来,处处都是戏,的确是很能唬人,这王禅就给骗了。
王禅作为新科举子,登堂入室,结果是被人骗了钱财,还被人戏弄,钱没了不说,还被债主堵了门。
王禅就到京兆府报了案,但是这张姓男伶都跑了半个多月了,京兆府倒是把案子查清楚了,但是去哪儿抓人去?
正所谓:伶人无情耍举子,入情贪嗔恨寻觅。
王禅咬牙切齿的说道:“若是找到了这张伶人,必然将其打杀了,方解心头之恨!”
郭元振有些莫名其妙的问道:“那你找我是要做甚?你不是应该找那张姓伶人去吗?”
王禅面露凶狠的说道:“还请郭少保为我做主,请郭少保动用靖安司,将其抓捕归案。”
郭元振初听闻,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他瞪大了眼睛,看着王禅认真的表情,差点笑出声来。
他指了指自己说道:“你的榜眼是花钱买来的吗?你让我动用靖安司不良人?!”
王禅摇头说道:“还请郭少保看在家父的情面上,帮小侄一把,抓到了人,这银钱必然分少保…三成!”
这是个情面的问题吗?调动靖安司那是面子的问题吗?靖安司是什么性质的衙门?
郭元振无奈的说道:“你知道靖安司又名嘲风吗?”
王禅点头说道:“知道啊。”
“那嘲风何解?”郭元振已经严重怀疑开元三年的科举,有重大科场舞弊案!
他已经那开始考校王禅的学问了。
王禅有些发愣,但还是说道:“嘲风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的第三子,为鳞虫之长,其形似兽,平生好险,一般在殿或屋的房顶上。
嘲风是灾难的集合体,掌控地震、海啸和天炎。嘲风象征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辟邪安宅的作用。。”
郭元振叹服,这家伙,读书还是不错的。
郭元振无奈的说道:“嘲风是天子亲卫,乃是万骑抽调而来,只有陛下能够调动,你…请回吧。”
这个王禅显然是读书读迷糊了,钻进了书里,倒是把书读通透了,可是也就只会读书了。
每次科举,这样的人也不少,他们既做不了推官,也弄不好学问,最后都在翰林院养老等死了。
比如贞观十九年的状元和榜眼,也是如此,并非孤例。
郭元振琢磨了下,回头得找陛下谏言一下,研究下这科举制如何改良了,至少这算学得加进来,否则都是这般死脑筋,肯定不大行。
王禅还要说话,护卫已经拦住了王禅的去路。
郭元振其实有几种处理方式,第一种借他点钱,让他还债。
第二种就是帮他到京兆府府说一声督办此事。
第三种就是最无情的这种,也就是现在郭元振的处理方式。
郭元振是少保,掌握的是公器,他连自家宅子都认为是暂住,等到人哪天宴去了,就让妻子搬出去住。
他不是个以公谋私的人。
至于借钱,这王禅欠的太多了,于谦哪有这个钱帮他?
升米恩,斗米仇,郭元振是个好人不假,但是他可不是个烂好人。
王禅欠了那么多钱,郭元振真的帮不了他。
这第二个回合的拉扯,郭元振又没有留下任何的把柄,给大皇帝去唠叨。
而且郭元振对王禅并不同情,他们的确是同乡,也只是同乡罢了。
人总需要长大,王禅家乃是大唐望族,也不用郭元振去操心,他的生计问题,因为王禅还得起拆借的银钱。
王禅找郭元振,只是想借着郭元振的权力,找到张姓伶人。
正因如此,郭元振无论如何不能帮他。
郭元振走进辅国公府摇了摇头,这王禅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显然是有人鼓动。
能是谁呢?
次日的早上,李隆基在兴庆宫政务楼,军机阁宣见了郭元振。
“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于谦见礼,一如既往的儒雅随和。
李隆基笑着说道:“朕躬安,坐。”
“下盘棋?”李隆基有些手痒的说道。
郭元振看了一眼兴安说道:“那就下几把。”
郭元振排兵布阵,想了想满是笑意的说道:“陛下,臣怎么说也在地方巡抚了二十五年,从地方到了朝廷,官至兵部尚书,没那么弱不禁风。”
“陛下那些担心实属多余,臣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
郭元振知道是陛下安排的玲珑楼店家拦人,也知道是陛下找人鼓动了显得极为愚蠢的王禅,去辅国公府寻他帮忙。
他更知道陛下是一片好心,不想让他当个烂好人。
李隆基笑着说道:“朕可什么都没做。”
钓鱼佬不可以承认自己空军,那就直接说自己没去钓鱼好了。
不过至此,李隆基也全然明白。
郭元振是个好人不假,但那也是卷了二十五年,从地方卷到朝廷的少保、军机省左丞,能够辅国的国公。
另外一个卷了二十五年的张说,现在去了河北道当了观察御史,在地方执掌大权,在京师也就和李杰差不多,从三品罢了。
郭元振已经混到了超品国公了。
这等朝中大臣,只要不是皇帝起了心思,等闲情况下,谁能下克上斗倒郭元振呢?
况且郭元振最大的后台正是皇帝。
“陛下,下次含元殿朝议,李济可能要请旨办天庆节。”郭元振先跟皇帝通通气,试试皇帝口风。
郭元振稍微解释了下天庆节的原因,更是把自己的想法说的明白。
李隆基立刻就乐不可支说道:“天庆节不错,连起来,休沐七天也很好!”
“李尚书到底写了什么好东西,这么心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