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能控制敌人,是武器最精的结果;使敌为我用,是教练最好的结果。不能使武器最精的,不能制敌;不能使教练最好的,不能使敌为我用。不能使敌为我用,我将陷于被动;不能使武器最精,我将陷于困境。
用兵神速,可以取得必胜。出入异途,可以劳伤敌军。深入敌境造成危险,战士自然警惕,警惕就同心同力了。善于用兵者指挥作战,总是使敌人像在虚空的地方,像在同影子搏斗。保持没有方位、没有形体的样子,因而没有不成功的;保持没有形体、没有作为的样子,因而没有不变化的。这些就叫作“道”。它好像无有而实则存在,好像在后而实则在前。用“威”字,都不足以形容其作用。”
武学堂的兵书大部分都采用白话文注释,教习长官以注释进行讲解,军纪兵法在此一文中给与详细的解答,这也是李隆基首先强调的。
王守珪说道:“此篇兵法说的很明确,国之对外战争,首先就是要征服对方百姓的民心,要想民心向着大唐,就是大唐的能给与他们他们希望的生活。”
当今圣上在安抚敕谕中言:大唐要军士不但要兵强器利,军纪严明,更要安境保民,只要归附大唐的就是大唐的百姓,我们可以给他们田地、耕牛、但要教导他们大唐的文化,遵守大唐的律法,服从大唐的道德,对于那些不服从的,要给予严厉的惩戒。
也就是陛下说的:让敌人的黎民成为大唐的百姓,让他们拿起武器保护自己的田地和房屋,让我们的百姓越来越多,让敌人的黎民越来越少,这样就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能够实现这一愿望就是大唐军士能够保护大唐的百姓不受胡人的劫掠,让那些愿意归降的蕃人和胡人能够安稳生活在大唐境内,以吸引更多胡人自愿归降大唐。”
王守珪看到站在后面听课的李隆基,喊道:“肃静,起身!”
“陛下,万福靖安!”听课的学子也全体起身,转向后面,行礼道:“陛下,万福靖安!”
李隆基走上台说道:“朕安,免礼!”
随即说道:“唐军的强大,绝非仅仅局限于个体士兵的勇猛和装备的精良,更在于在战略战术层面所展现出的超凡智慧与卓越才能。”
“在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漫长征战岁月里,以及在向外开疆拓土的伟大征程中,他们凭借着灵活多变、神出鬼没的战术,一次又一次地斩获胜利的荣耀。”
“无论是风驰电掣、长途奔袭的骑兵作战,还是如泰山般沉稳、坚不可摧的步兵方阵防御,亦或是步兵、骑兵、弓兵等多兵种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唐军将领皆能将其运用得炉火纯青,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当唐军整肃军容,踏上战场之时,那整齐划一的阵容、寒光闪闪的精良装备以及冲天而起的高昂士气,仿佛是一股来自地狱的洪荒之力,足以让任何敌人在看到他们的第一眼起,便心生畏惧,望而生畏。”
“大唐就是要保持这样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术高超的唐军,对敢于对大唐称兵者,大唐军队兵临城下,就要让他们知道等同于末日降临,灭顶之灾。”
“只有这样周边各国才能纷纷拜倒在大唐的脚下,心甘情愿地臣服纳贡,使得大唐的威名远扬四海,威震八方。为大唐的边疆百姓换来了长久的和平与安宁。”
“盛世大唐之名,绝非是凭空而来的虚衔,而是靠着唐军将士们在战场上用自己的热血与生命,一刀一枪、一步一印地拼杀出来的。”
“从贞观年间太宗开启的开疆拓土之路,到开元时期的此战威震四方之威,唐军的足迹遍布千万面积大陆的每一寸土地。”
“将士们的每一次征战,不仅为大唐赢得了广袤无垠的领土和丰富无比的资源,更是如同春风化雨一般,传播了唐朝先进的文化和深远的影响力。”
“周边各国纷纷被大唐的繁荣昌盛所吸引,心怀敬畏与向往,派遣一批又一批的使者不远万里前来长安,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灿烂文化和先进科技。”
“就是要让万国崇拜,大唐的文化好文明,想要万邦来朝贺,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大唐军士组成的这支强大军队的保驾护航。”
“回顾大唐军队九十年那波澜壮阔、辉煌灿烂的历史,朕不禁为前辈将士率领的军队其强大的战斗力和卓越的军事智慧所深深折服。他们在大唐对外征服漫漫征途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宛如夜空中最为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在历史的浩瀚苍穹之中,让后人敬仰不已。”
“正是有这样军队的存在,不仅仅是当今大唐繁荣昌盛的坚实保障,更是史书上浓墨重彩、最为壮丽的一笔。”
“他们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的精神和辉煌无比的战绩,将永远铭刻在大唐的史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即使穿越千年的时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不断追求卓越,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奋勇向前。”
“所以朕希望你们能青出于蓝胜于蓝,记住大唐的军队对自己百姓是文明威武的军队,对待敌人是凶猛的猛虎、是天空的雄鹰、是大海的蛟龙,召之能战,战之必胜!让一切敢于对抗的大唐的敌人,在你们面前就会颤抖胆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