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最新章节。
			     宋礼带着李马等人,将整理好的卷子全部送到了尚书房。
 科举考试是为了选拔官员,这可是大事,朱雄英即使再忙,都会亲自过问。
 “几位爱卿辛苦了!”
 朱雄英安慰了几句,随手拿起上面的卷子看了起来。
 主要看内容,策论的回答,提出的观点,其次要看字体,卷子的整洁,字要写的歪曲七八,早在乡试,会试就落榜了。
 “不错!”
 朱雄英审视了几份,频频颔首,这数年的殿试策论水准,显然较之前有了显着提升。
 当然了,八百多份卷子,皇帝不可能全部都看,主要看宋礼挑出的上百份优等文章。
 大概的排名,礼部已经提前大概分了出来。
 朱雄英看了一些北榜的文章,又看了一些南榜的文章,心中大概也有数了。
 但从策论来说,北榜不乏也有出类拔萃的进士,可整体比下来,还是不如南榜。
 宋礼的排名还算合理,基本上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文章优劣取士。
 自从出了南北榜案后,历年科举的主考官和审阅官,几乎都选为北方的官员,副官以南方官员,这也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礼部尚书几乎都由北方人担任,侍郎为南方人。
 所以皇帝对宋礼还是很信任的,李马就是他上一次主持科举,选出来的状元。
 看了大概一个时辰,朱雄英感觉双眼有些酸痛,年纪大了,加上常年熬夜批阅政务,眼神早就变得模糊了,要是长时间看文字,都要戴眼镜了。
 “中规中矩吧!”
 朱雄英放下眼睛,揉了揉太阳穴,这一次的科举策论,没有什么太惊艳的文章,当然,也没有太差,如果只看内容,几乎挑不出来十分惊艳之人。
 几乎都能用,翰林院修书没什么问题,治理一方也可以,可要说辅佐皇帝,独当一面,目前来说,没有人能担当这个大任。
 当然,人才都是历练出来的,只不过还没发现天才!
 “好了,就这几个,点吧!”
 朱雄英拿出几份试卷,说道:“南北共六人,点一甲!”
 宋礼有些犹豫的说道:“陛下,有一份文章,多有治国安邦之策,不过,却有犯忌之言,故……臣没有选于头甲之列……”
 “让朕看看!”
 朱雄英突然来了兴趣!
 宋礼连忙将压在最下面的试卷取出,朱雄英重新戴上眼镜审阅起来。
 从皇帝的表情就能看出来,前面应该是很满意,可脸上的神情却变得越来越严肃,到最后甚至有些难看。
 “这真是个妙人啊!”
 朱雄英将盖住姓名和籍贯的糊纸撕开,当看到考生信息后,先是有些震惊,随后却笑了出来。
 “你果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