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母子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忽悠(一)(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寒门母子》最新章节。

界碑立在山脊上,与巨石相比过于渺小,实在是设不设都行。

界碑是顺着山脊方向设立的,与其看界碑,都不如在巨石上直接刻字更显眼了。

没这么做,估计也是巨石太大,无处攀爬,所以也不好刻字吧。

山脊往西就是福州府,以东就是永安府。

“老大,你要是想要这上面的石头,咱可就没辙了。”祥子开玩笑的说。

这些石头,个头小的堪比一座民房的体积,大的几乎独石成山,而且相互簇拥,想弄一块下来?不,不想。

“这么大个山脉,干嘛非抢这一处采石场?”楚清问道。

问完了就觉得自己问了个白痴问题。

还是老问题,生产力不够。

生产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劳动者、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就摆在这儿,剥离山上的土层,里面都是石头,资源好得很。

可是,劳动者不够,生产资料更是不足。

采石,至少人手一把铁锤或者铁钎吧?看下面的村民就知道,没有。

生产资料掌握在地主以上阶级的手里,普通百姓哪里有。

所以大好资源就在这儿,可采石场却只有那小小一处。

“咦?”楚元举着望远镜正在看:“云安村的人也到采石场了!”

甘来马上凑过去问:“打起来没?”颇有些也想跟着打架的劲头。

楚元:“没,两伙人在说话呢。”

甘来问楚清:“咱要不要下去,万一真打起来也好拉拉架!”

楚清:“你是想跟着打吧?”

甘来:“先帮着弱的一方打,要是势均力敌,那就两边都揍!”

楚清:“……”

看楚清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楚星海感同身受:“……义母,您费心了!”

楚元还在紧盯事态发展:“看着不像要开打的意思,他们消停得很,两个村长应该在合计什么事儿呢。”

楚清想了想,说:“嗯,应该合计合计,一个村接不下咱们要的石料,两个村一起,会有可能,这时候两个村长应该想着合作呢。”

祥子:“老大,刚才我是顺着你的话说要买石料,你还真想买啊?”

楚清笑:“石料确实得买,但那是戚贵燃要操心的事儿,给我盖府邸,哪能让我自己操心呢,出钱出力是府衙的责任;

不过,按照刚才咱们的试探,两个村现在很可能就是在商量合作;

走吧,咱下去看看,准备好治罪!”

楚清俯身去抱楚星海,准备把他放进背筐里,曾经她就是这样背着小宝上山下河的。

楚星海正回头跟祥子说话呢:“别忘了把咱家水泥卖给戚知府,让他给咱盖房子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入夜,对她情迷
入夜,对她情迷
权势滔天+腹黑莲花+情爱纠缠+为爱低头。苏昭做过大佬不见光的“消遣。再次相遇他将她抵在无人处,威逼利诱:“回到我身边再呆三个月,等我新鲜感过了你就消失。否则我不介意让所有人知道,你曾如何取悦我。三个月后,她无声消失。那个图她新鲜的男人,满世界找她。“你的低眉顺眼只是为了报复?那要不要尝尝我的报复?
蕉晏
在黎明前被拯救的少女
在黎明前被拯救的少女
推开门的一瞬……世界戛然而止。女孩坐在窗台,晚风掠过,发丝升起点点银光。她用手背擦了擦嘴角的残留,瞳里逐渐化开猩红的血泽。冰冷桎梏,宛如修罗。霎时凝聚了世间所有的不幸,在房里四散游开。“你永远不会背叛她。只一句,便纵身跳了下去。戚悦:“我一直在等,等一个不嫌弃我是杀人犯的人。顾霆曜:“悦儿,你是我的命。葬礼上,年仅十岁的莫雪鸢披着黑纱,跪在灵前,没掉一滴眼泪。只记得遗书里的一句,看了让人唏嘘
冬历十三月
新穿来的女主,你别想逃
新穿来的女主,你别想逃
关于新穿来的女主,你别想逃:月疏桐意外穿书,成为女主。发现之前有一位女魔头也曾进入过这具身体,意外魂灭,给疏桐留下了至尊瞳术,以及各种秘籍。月疏桐因为涉世不深,在新的世界过的并不顺利。好在有女主光环庇护,侥幸活下来。月疏桐一直想回到现实,未果。孤独迷茫之时,发现疑似男主的孤鸿,竟然也是穿书而来。两个异世之人,相互吸引,相互帮助。时间长了,月疏桐发现幕后有位很强的人,好像能预知未来,不停的打压她。
醉日海棠
抢我婚约嫁太子?我携孕肚嫁皇帝
抢我婚约嫁太子?我携孕肚嫁皇帝
前世。锦宁是永安侯府的嫡女。钦天监早有预言,说她是天生凤命。人人都觉得,她会成为未来的太子妃,最终登上凤位。她拿的本该是,千娇百宠,荣华一生的剧本。不料成婚在即。永安侯府真正的凤命嫡女回来了。从此,父母厌弃她、兄长憎恶她、太子嫌她出身卑微。他们所有人,将那位凤命嫡女,捧得高高,然后断她生路,逼她以死殉节。重来一世。当有人想用一杯媚酒,让她自断凤命之时。思起前世,她为保名节,自戕而亡。她想,这一次
缓缓归
长公主她艳杀天下
长公主她艳杀天下
关于长公主她艳杀天下:昭和长公主是个疯美人,高贵冷艳,睥睨众生,把控朝政大权多年,以残忍嗜杀闻名。重生后,她搞死过的仇敌也跟着重生了。——仇人满街走,个个想弄死她!长公主冷艳一笑:上辈子斗不过,重生了又怎样?凭你们那脑子,真以为重生了就能斗得过我?转头,她找上了...
遥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