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刘琨,东晋天命人

第76章 伏击左伏肃(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家父刘琨,东晋天命人》最新章节。

时间又回到石虎分兵之时。

刘遵连打了几个喷嚏,心想肯定是石虎那小子在画圈圈诅咒他。

他带了五百步兵向西边而行,步兵由弓箭手和长戈兵组成,都是刘遵亲自经过训练的队伍。

一天时间后,终于碰上呼延博和祖涣的五百部队。

祖涣向刘遵简单说了战况和计划。

左伏肃的骑兵即将到达,祖逖会先交战一番,然后假装不敌,乘舟而下。

轻骑快,顺流而下的轻舟更快,还没有地形阻隔。

左伏肃当年孤军深入淮南之地,为石勒大军探路;现在又作为前锋督尉,立功心切,必定会穷追不舍。

祖涣在陆上再配合着且战且退,牵制和引诱胡人,将胡骑引到伏击地点。

刘遵叫了一声“妙极”,北方骑兵喜欢放风筝的战术,今天就反过来放他一回风筝!

守候了半个时辰,前方探子回来说,胡人已经开始深入,两军相距正在缩短。

祖涣和刘遵开始往后方有序撤退。又有后方探子回报,说祖逖大军已顺利登上舟,正在赶往伏击点。

对于刘祖联军来说,最紧张又最危险的时刻到了。

如果左伏肃没上当,那他们的功夫就全白费;

但如果让左伏肃追上了,这一千步兵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如对手,只能硬撑到援兵到来。

但祖逖必定是先到后方伏击点的,如果贸然改变计划,中途上岸,没有布好队形的步兵也只能靠数量血拼。

八千余兵的家底拿来以命换命,谯城就守不住了。

呼延博不见追兵身影,索性骑到高坡上眺望。

祖涣布置好了撤退路线上的中途集合点,说如果队伍没被追上或者冲垮,就按照路线走。

“若是败退,即使分散逃也要逃到伏击点。成败在此一举!”

刘遵点了点头,神情也十分严肃。

没什么好分析了,一切都安排好,到了这一时刻,比的就是执行力。

集合点已经不远,祖涣心里焦急。刘遵和他耳语了几句,祖涣思考片刻,低声说了句“好”。

刘遵给了个手势,呼延博便再次骑上高坡。

他提了一口气,用尽力说了一堆匈奴语。话音嘹亮,传遍附近的山头丛林。

刘遵让他说的是:发现敌军首领,速来追杀!

石勒的精锐骑兵除了羯族,多为杂胡,左伏肃也不例外。

呼延博又用羯族语重复了两遍。刘遵忽然想起原主也会鲜卑语,于是也一同呐喊,等敌人上钩。

地平线的那端终于传来了零落的胡人呼叫声。

几名探子伏地,以听瓮监听。果然听到有隐隐马蹄声靠近。

刘遵跳下高坡,对着数百士兵说:“来了!赶紧给我动起来!“

士兵纷纷拿起强弩、刀戈等武器,保持散而不乱的队形向前行军。

来到集合点,这里早就准备好了一派败退痕迹:

各色盔甲辎重,旌旗倒地,不少地方还染了动物血,不细看只会以为是前兵仓皇败退。

祖涣用得意的表情看了刘遵两眼,刘遵急切地说:“胡人见此必定狂性大发,今日诱计可成,吾等小命却怕要不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