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荒年女县令,带家国走向繁荣

第720章 听说了吗(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成荒年女县令,带家国走向繁荣》最新章节。

柳阳府。

柳枝抽条,阳光明媚,春意盎然。

三两茶铺坐落于府内小河岸旁,品茗、对弈,交谈声不绝于耳。

“听说了吗?同安县要在咱们府城里开布庄!”

“卖棉布?!真的假的?我前几日才去过同安县呢,他们县里都还没开始卖棉布,咱们这边还能先一步不成?”

“嗨呀,还没开门呢!我弟妹,你知道吧?”

“就是卖胭脂那个?”

“对!就是她。她说,同安县将胭脂铺旁的莫氏布庄给买下来了,就准备把棉布布庄开在那儿呢!”

“嚯——!那么大个楼说买就买?不愧是沈大人啊。走,咱们去看看!万一赶上开门了呢!”

“你想得倒美!人家开门,那肯定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说不准官老爷都要去贺喜呢!哪儿能偷摸开门。”

“那我估计也等不了多久!那楼前身便是布庄,同安县接手便能直接用了,就连装潢都省了,岂能不快?”

“兄弟,此言差矣。”

“哦?何差之有?”

“我弟妹说,如今那楼,拆得只剩墙和大柱了!”

“嚯——!那更要去看看了,谁人愿与在下同去?”

“我去!”

“我去!”

“我也要去看看!”

河岸边第六间商铺,恰巧也是个布庄。铺子内卖的,大多都是麻布,粗细麻布皆有,但可供挑选的颜色不多,除却黑白二色,剩下的麻布大多都是简单的靛蓝色与浅红色。

不是百姓喜欢靛蓝与浅红,而是这两种染料最是便宜。

对布坊来说,染这两种颜色的麻布,便最能节约成本。

而站在百姓的角度来看,便是没得挑。

换句话说——爱买不买。

赵氏布庄内,原本还有零星几位顾客在挑选布料,奈何由茶馆传来的交谈声实在不小,布庄掌柜又没办法出去堵住人家的嘴,故而方才那些话,被采买麻布的百姓听了个十成十。

同安县要在府城里开布庄?

挑选麻布的百姓不约而同放下麻布,悄悄抬头对上了视线。

——同安布庄?

——卖的是棉布?

——那棉布说不准......会比麻布还便宜。

——那还买啥麻布?

——走?

——走!

走!

赵掌柜见状不好,连忙抬手,“诶你们......站住——!”

还未等他迈出柜台,布庄内的人走了个精光,转眼间便落了个清风雅静,只有徐徐河风将靛蓝色麻布吹得微微飘荡,挡住了他还未追出去的视线。

“又走了!”赵掌柜一屁股坐回了凳子上,懊恼地搓着脑袋,“一样颜色的布料还挑来挑去,都不知道在挑个什么劲儿,想买就直接给钱不行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里暗里,如光如梦
明里暗里,如光如梦
关于明里暗里,如光如梦:本以为是双强组合,却是心眼子组合。(女主清醒,男主腹黑)1.女利用男:今天这一出,小刘确实触到了她的逆鳞。但她讨厌自己后面的做法。她口口声声说要远离傅臣隽,可今天这事,她利用了他。她在警察大哥拨他电话时没有制止,她在他来了时借他的势惩罚小刘。2.男利用糖:但是她没想到,自己内心纠结忐忑万般思考做出的决定,都在傅臣隽的算计之内。是他利用霍逸颜让她乱了心,最后用那颗大白兔奶糖
商甜
七零:上午结婚下午给前夫烧纸
七零:上午结婚下午给前夫烧纸
前世,童画被孔蜜雪算计,被卖入大山十几年。当她好不容易从山里逃回家,无论是丈夫、孩子、父母、哥哥弟弟,都选择相信孔蜜雪,最终导致她惨死在孔蜜雪手中。重生在结婚这一天,童画决定要和他们所有人断绝关系,她不侍候了!前夫:她知道错了吗?知道错了,就让她自己回来。朋友:她下乡了。前夫:她知道错了吗?知道错了,我就去乡下把她接回来。朋友:她自己考上大学回来了。前夫:她知错了吗?知道错了,我就再办一次婚礼,
神兽不在家
高嫁豪门,我靠直播花钱火遍全网
高嫁豪门,我靠直播花钱火遍全网
三年前,季琦姝母凭子贵,成了千亿豪门霍家的儿媳。高嫁三年,表面光鲜亮丽的霍太太,实则日子过得卑微至极。奉子成婚没有感情的老公霍时翊忽视自己。公公厌恶自己,另有属意的儿媳人选。婆婆轻视自己,瞧不起她的出身学历,把她的孩子带到老宅抚养,她只能跟着霍时翊回老宅时才得以见到孩子一面。与霍时翊青梅竹马的苏家千金,天天盼着她离婚,想要做她孩子的继母。季琦姝忍耐多年,忍无可忍,于是乎就给霍时翊递上了一纸离婚协
九月棠梨
团宠娇娇是锦鲤,白眼狼们悔断肠
团宠娇娇是锦鲤,白眼狼们悔断肠
茶家女儿姜瑞莲一生善良待人。所谓好人没得好报,未婚夫被继姐夺走,继母不她活路,亲爹是酒鬼。一次意外落水,与本村小伙白世珍扯上关系。这也得罪倾心白世珍李家姑娘,对她怀恨在心,屡次来犯。面对重重困难,富家公子白世珍、歌友韦介、表兄邱佩宇等人来帮助姜瑞莲度难关。姜瑞莲她绝路逢生,得到武林界妙手神医付太白亲传医术,给百姓医好各种疑难杂症,被民间自封为“医圣,以歌斗败贪官知州,以民代言,为民代歌,歌迷尊她
步步惊心之丽
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养崽记
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养崽记
一睁眼成了顿顿喝稀粥的下乡知青,炕头还躺着三个面黄肌瘦的娃——苏瑶攥紧藏着灵泉水的手心,这日子必须改!别人愁工分哭穷,她用灵泉水浇出的蔬菜疯长,顶花带刺的黄瓜能卖出肉价钱。账本记着清清楚楚的民心,菜筐装着沉甸甸的希望,合作社办得红火,罐头厂烟囱冒起白烟,全村人腰包里的钱叮当响。那个陆战野,话少得像块石头,却总在最关键时出现:她半夜送娃去医院,他开着吉普车等在村口;有人嚼舌根使坏,他不动声色甩出证
月亮邮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