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最新章节。
董卓沉吟不语。眼下虽说打了胜仗,但迁都需要大量兵力,若再分兵北上...
正犹豫间,忽见李儒抚须而笑:"原来孙坚去了河东,此乃天助我也!"
董卓诧异道:"此话怎讲?"
李儒从容道:"河东与河内虽是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若其攻打河内,我军才需忧虑;如今进攻河东,反倒不足为惧。"
他环视众将,继续道:"孙坚此举,无非是想牵制我军主力。我军若贸然增援,正中其下怀。不若全力推进迁都大计,待事成后再回师驰援。"
见董卓仍有疑虑,李儒宽慰道:"丞相放心,牛辅将军只要坚守城池,孙坚纵有万夫不当之勇,半月之内也休想攻下河东全境。"
帐中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神色各异的面庞。
【夜色深沉,军帐内烛火摇曳。
“待敌军兵疲马乏之际,我军再全力出击,必能击溃孙坚!”
“此计甚妙!”
董卓抚掌赞许:
“文忧思虑周全,正合我意!”
众将闻言,心下稍安。吕布再度抱拳 ** :
“义父,孙坚猖狂,待回师之后,儿臣愿亲率精兵剿灭此贼!”
“好!甚好!”
董卓见吕布战意高昂,欣然应允:
“待迁都事毕,便由奉先领兵出征!”
吕布大喜谢恩。帐内众将纷纷贺喜,气氛热烈。
忽然,末席传来一道沉稳之声:
“郎中令,末将尚有一事不明。”
众人笑容顿敛,不悦地望向发声之人——末座那位长须方脸、器宇轩昂的将领,正是张辽。
李儒依旧含笑:
“张将军但说无妨。”
张辽略作沉吟,眉峰微蹙:
“若敌军佯攻河东,实则暗渡黄河,又当如何?”
“这……”
李儒一时默然。
吕布拍案怒斥:
“张文远!莫非满帐将领,唯你知晓兵法?”
张辽正色拱手:
“吕将军息怒。末将仅陈愚见,绝无卖弄之意。”
董卓见状,急问李儒:
“文忧,可有疏漏?”
李儒展颜一笑:
“无妨。即便敌军意图渡河,我早命王方率八千精骑伏于孟津。若其敢来,必遭半渡而击!”
张辽肃然行礼:
“是辽多虑了。”
吕布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董卓大笑举杯:
“有文忧运筹帷幄,吾可高枕无忧!诸君共饮!”
觥筹交错间,帐内重归欢腾。
无人知晓——
此刻,漆黑夜色下,数百轻舟正载着精锐,悄然横渡黄河。
"启禀主公,汜水关急报传来!"
北邙山南麓,孙坚大营。
按照秦鸣的战略部署,主力部队已顺利渡过黄河,仅留程普率领八千将士在河北虚张声势。
正在巡视军营的孙坚闻讯,立即召见信使:"战况如何?"
信使跪禀:"三日前,讨董联军在汜水关遭遇惨败!曹将军紧急求援,望主公速攻河东,以分敌军之势!"
"联军大败?"孙坚与诸将皆惊。他们刚刚攻克汜水关,二十万联军竟会损兵折将?
细看曹操亲笔战报后,孙坚怒摔帛书:"袁氏兄弟,误国庸才!社稷大业,岂能因私废公!"
诸将传阅战报,无不愤慨。
祖茂感叹:"幸得军师力主北上,否则我军必受池鱼之殃!"
韩当、黄盖纷纷附和:"军师真乃神算!早知联军难成气候。"
赵云面露困惑,而孙坚心中已掀起惊涛骇浪。
这位年轻主将暗自庆幸:军师之谋,又一次挽狂澜于既倒!
众人听了赵云的话,纷纷相视而笑。祖茂对赵云说道:"子龙有所不知,你可知道我们为何北上?当时攻下汜水关后,大家都说要直取洛阳,但军师认为董卓兵强马壮,联军虽人多势众却难以取胜,因此力劝主公北上进军。现在看来,军师虽未明说联军必败,但对今日局面早有预料。"
赵云闻言不禁一震。原来在董卓还未出兵时,秦鸣就已经预见到联军会大败?这是何等惊人的预判能力!难怪孙坚军至今一路顺遂。若是每次作战都能如此料敌先机,自然百战百胜。
但转念一想,赵云又皱眉问道:"既然秦先生预见到联军失利,为何不告知袁盟主?若能提前预警,或许就能避免这场败仗。"
祖茂等人听闻此言也都愣住了。这确实是个问题。毕竟他们也是联军一员,明知会败却不提醒确实不妥。唯有孙坚缓缓摇头道:"子龙不知,我想军师不是不愿说,而是说了袁绍未必会信。军师常说骄兵必败,这不仅适用于我军,也适用于整个联军。自从攻下汜水关后,联军上下已生骄矜之心。我等不在中军,不知诸侯情形,但即便当时军师提出警告,恐怕也只会招来讥讽罢了。"说到这里,孙坚也只能无奈叹息。
在初时还对盟军抱有些许期待,此刻却已彻底心灰意冷。
袁绍坐镇帅帐,麾下诸侯除曹操、公孙瓒等三两人尚可称道,余者尽是些不成器的庸碌之辈!
正如军师所言,此等乌合之众,如何能与董贼抗衡?
要破董卓,终究要靠自家人马!
这般思量着,孙坚急问祖茂:
"这几日董卓军可有动静?"
祖茂连忙禀报:
"探马刚传回消息,董卓兵马正在驱赶洛阳百姓往长安迁徙。每日数万人络绎不绝,看样子是要迁都了!"
帐中诸将闻言俱是心头一紧。
先是盟军溃败,如今董卓又要迁都。
种种事态竟与军师预料分毫不差!
孙坚颔首问道:
"可知军师现在何处?"
祖茂答道:
"军师说要去散心,此刻应在营外。"
"什么?"孙坚脸色骤变,"这荒山野岭的,怎能让他独自在外!"
听闻秦鸣在外闲游,他顿时忧心如焚。若遇猛兽伤着军师,那可真是追悔莫及。
祖茂宽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