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最新章节。
苏婉接过名册,翻到那一页,看见一行小字:“愿学算术,将来做账房。”
她抬头问:“若白天上课,下午能在织坊做事,挣些铜板贴补家用,你可愿意?”
老妇愣住,眼中泛起泪光:“真能这样?”
“能。”苏婉当众宣布,“即日起实行‘半工半读’——上午授课,下午由官办作坊安排轻役,按劳计酬。学生凭学堂凭证上岗,工钱直付家中。”
话音未落,队伍一下子往前涌了几步。
当晚,李震回到政事堂。桌上并排放着两份文书:左边是《察院规则》,右边是《兴学策》。他拿起后者,逐条细览,批注数处,最后写下四个字——“速行勿缓”。
赵德前来复命,见状久久未语。良久才道:“从前我以为,治国靠律法,律法靠官吏。可今日看这学堂……倒像是把种子埋进了土里。”
“种下去还不够。”李震放下笔,“还得防人拔苗。士族不会善罢甘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知道。”赵德低声道,“今早西城工地上,运来的青砖少了三分之一。监工说,是仓库‘记错了’。”
“那就换人。”李震语气平静,“主事官撤换,交察院备案。明日再少一块砖,我就让工部尚书亲自去搬。”
赵德退出大殿时,回头望了一眼牌匾。夜风吹动檐角铜铃,他喃喃道:“昔年孔圣有教无类,今我朝竟真能行之。”
帝都西北角,新学堂的地基已初具轮廓。苏婉独自站在坑边,手中握着一株梧桐树苗。她弯下腰,亲手将树栽入土中,压实。
“凤栖良木。”她轻声说。
李瑶在灯下整理最后一批报名册。名单密密麻麻,她逐一过目。忽然,一页纸上写着:“陈九,盲童,十岁,愿学算术。”
她停下笔,翻出工具图纸,写下一行新令:“特制触读板,刻凸点数字,参照珠算口诀设计。明日开工。”
此时,城南织坊的灯火还未熄。几名刚报完名的孩子围在一台老织机旁,听匠师讲解经纬穿引之法。一个少年伸手摸了摸齿轮,问:“这和书上画的一样吗?”
匠师点头:“一样。你们明天就要学这个。”
少年咧嘴笑了。
苏婉走出工地,抬头看天。星辰未变,但她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在动。
李瑶合上名册,吹灭油灯。黑暗中,她的手指还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像在默算一道未解的题。
李震批完最后一行章程,将笔搁入笔架。窗外传来更鼓声,三更已过。
他起身走向内室,脚步沉稳。
而在东城工地的角落,一块石碑已被埋入地下。上面刻着:大晟元年,春,立学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