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青梅煮酒,沈先生请接招》最新章节。
清晨公寓里那场心照不宣的尴尬,像一层薄薄的晨雾,在两人并肩踏入沈氏大厦的瞬间,被迅速收敛进职业化的面具之下。沈砚清恢复了冷峻总裁的模样,步伐沉稳,眼神锐利;温窈也重新变回那个干练专业的助理,步履匆匆,神情专注。只有偶尔在电梯里无人时短暂交汇的眼神,泄露着一丝不同以往的、带着温度的秘密。
然而,商业战场从不给人喘息之机。刚在办公室坐下没多久,Lily姐就神色凝重地敲门进来,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沈总,刚刚收到消息,‘未来新城’项目评标委员会内部传出风声,辰星资本联合另外两家本土开发商,提交了一份全新的补充方案,主打‘成本优化’和‘社区共建’概念,报价比我们低了整整百分之八!而且,他们似乎打通了某些关键环节,舆论造势很猛。”
沈砚清的目光瞬间冷了下去,手指在办公桌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沉闷的响声。顾衍之果然出手了,而且手段更狠,直接打价格战和关系牌,试图在最后关头翻盘。
“百分之八的差价……”技术总监眉头紧锁,“他们在核心技术上肯定做了阉割,否则成本不可能压到这么低。但评标委员会里有些外行,很容易被低价迷惑。”
“社区共建的概念也很讨巧,”市场总监补充道,“迎合了当前的政策风向,容易获得情感分。”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价格是硬伤,概念是软刀,顾衍之这一手组合拳,确实打在了要害上。距离最终评标只剩下一周时间,形势急转直下。
温窈安静地坐在一旁,快速浏览着Lily姐带来的辰星资本方案摘要。她注意到一个细节:对方方案中提到的“社区共建”核心,是引入一家名为“暖心社”的非营利组织,负责项目后期的社区运营和居民服务,号称能极大降低管理成本并提升幸福感。
“暖心社……”温窈轻声重复着这个名字,总觉得有些耳熟。她迅速在内部数据库里搜索了一下,发现这家机构成立时间不长,但近期活动频繁,背景却有些模糊,主要资助方信息不明。
一个念头在她脑中闪过。她抬起头,看向沈砚清:“沈总,辰星资本的这个‘暖心社’,背景可能有问题。这么重要的社区运营环节,交给一个资历不清的机构,风险很大。我们可以从这点入手,深挖一下。”
沈砚清的目光转向她,带着询问。
温窈继续道:“另外,他们压价这么狠,工程质量和服务品质必然缩水。我们可以准备一份详细的对比分析,用数据和案例,直观地展示低价背后隐藏的风险,比如材料降级、维护成本飙升、后期纠纷等等。这不是恶意攻击,而是对业主和项目负责的客观提醒。”
她的思路清晰,切入点刁钻,不是硬碰硬地反驳,而是从对方方案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入手,进行精准打击。
沈砚清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当即拍板:“可以。温助理,你负责牵头成立一个临时的应对小组,市场部、技术部、法务部配合,两天内,我要看到详细的对比分析报告和关于‘暖心社’的背景调查报告。要快,要准,要狠。”
“明白。”温窈郑重点头,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更有一股跃跃欲试的斗志。这不是为了沈砚清,也是为了证明她自己的价值。
接下来的两天,温窈几乎住在了公司。她展现出惊人的统筹能力和钻研精神,带领着小组成员,昼夜不停地搜集资料、分析数据、核对细节。她不再是那个被动接受任务的助理,而是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项目核心推动者。沈砚清没有过多干涉,只是在她需要资源时无条件支持,在她遇到瓶颈时,会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两人在工作上的默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调查果然发现了问题。“暖心社”的注册资金来路可疑,背后隐约与辰星资本控股的几家空壳公司有关联,其所谓的“成功案例”也存在夸大和造假嫌疑。更重要的是,温窈通过一些私人关系,查到这家机构的负责人,曾与几起社区物业纠纷有关,风评不佳。
对比分析报告也做得极其扎实,用翔实的数据和触目惊心的案例,清晰地勾勒出辰星资本低价方案背后可能存在的巨大隐患,从建筑安全到长期维护,从服务承诺到法律风险,层层递进,有理有据。
报告完成的当晚,温窈带着最终的电子版,敲响了沈砚清办公室的门。已是深夜,办公区空无一人,只有他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沈砚清正在看一份文件,见她进来,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眉心,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完成了?”
“嗯。”温窈将U盘递给他,声音因为连续熬夜而有些沙哑,但眼神明亮,“所有证据链都清晰了。”
沈砚清接过U盘,插入电脑,快速浏览起来。他看得很快,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良久,他抬起头,目光落在温窈带着黑眼圈的脸上,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心疼,但很快被冷静取代。
“做得很好。”他言简意赅地肯定,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赞许,“比我想象的更好。”
这句肯定,让温窈连日来的疲惫一扫而空,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和成就感。
“接下来怎么办?”她问。
沈砚清关掉文档,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指尖轻敲桌面,眼神中透出商场上惯有的冷厉和算计:“顾衍之喜欢玩阴的,我们就陪他玩到底。这份报告,先不要公开。”
温窈愣了一下。
“评标会前夜,”沈砚清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我会以‘对项目高度负责’的名义,将这份报告的摘要,单独呈送给评委会的几位核心专家和主管领导。同时,安排几家有影响力的财经媒体,‘偶然’获得一些关于‘暖心社’的‘背景资料’。”
温窈瞬间明白了他的意图。不在台面上公开指控,避免陷入无休止的口水战,而是在最关键的时刻,用最“无意”的方式,将致命的证据送到最关键的人手中。既显示了沈氏的专业和负责任,又给了顾衍之致命一击,让他猝不及防,没有反应时间。
“至于价格问题,”沈砚清继续道,“我们不变。但在最终陈述环节,我会重点强调沈氏的核心竞争力——技术领先、品质保障和长期价值。低价只能赢得一时,唯有品质和价值,才能赢得市场和未来。”
他的策略沉稳老辣,步步为营。温窈看着他运筹帷幄的样子,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这一刻,他身上散发出的强大自信和掌控力,具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
“我明白了。”温窈点头。
沈砚清站起身,走到她面前,距离很近。深夜的办公室格外安静,能听到彼此清晰的呼吸声。他低头看着她,灯光在他眼中投下深邃的阴影。
“辛苦了。”他低声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
他伸出手,似乎想碰碰她的脸颊,但指尖在即将触碰到时停顿了一下,转而轻轻拂过她额前的一缕碎发,动作自然却带着亲昵。
温窈的心猛地一跳,脸颊微热,没有躲闪。
“回去休息吧。”沈砚清收回手,语气恢复了平静,“明天还有硬仗要打。”
“嗯。”温窈低声应道,转身离开了办公室。关上门的那一刻,她靠在墙上,感觉心脏还在砰砰直跳。刚才那一瞬间的温柔,比任何情话都更让她心动。
最终评标会那天,气氛剑拔弩张。顾衍之志得意满,显然对自家的低价策略充满信心。然而,在沈砚清进行最终陈述时,风云突变。他没有纠缠于价格,而是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阐述了沈氏方案的技术前瞻性和对城市未来的长远价值。同时,他看似不经意地提到了“选择合作伙伴需审慎,避免潜在风险”,并暗示有相关资料可供专家参考。
会议休息期间,果然有专家私下询问关于“暖心社”的情况。而当天下午,几家主流财经网站的角落,也悄然出现了对“暖心社”背景的质疑文章。
顾衍之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他试图辩解,但沈砚清准备的证据太过扎实,质疑声如同潮水般涌来。价格优势在巨大的风险质疑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最终,评委会经过激烈讨论,认为沈氏方案虽然报价偏高,但技术可靠、风险可控、长期价值更大,综合评分胜出!
消息传来,沈氏集团内部一片欢腾。温窈站在办公区,看着屏幕上滚动的中标喜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疲惫却由衷的笑容。
沈砚清从会议室走出来,在一群高管的簇拥下,目光穿过人群,精准地落在了温窈身上。他朝她微微颔首,眼神中带着清晰的赞赏和一种……共享胜利的默契。
项目争夺战,以沈砚清和温窈的完美配合,漂亮地赢得了胜利。这不仅巩固了沈氏的地位,沉重打击了顾衍之,更重要的是,在这场硬仗中,温窈证明了自己的不可或缺。
然而,温窈没有注意到,在欢庆的人群之外,副总王明达看着她与沈砚清对视的一幕,眼神阴沉,悄悄拿出手机,发出了一条简短的信息:【事已至此,必须加快行动。】
胜利的香槟之下,暗流愈发汹涌。真正的危机,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