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从赤贫到半岛财阀》最新章节。
但当他无意中在《韩国物流周刊》上读到那篇深度分析文章后,他的态度变了。
文章里对强盛管理系统、调度能力、尤其是与建筑联盟合作的描述,吸引了他。
他不在乎那100万,他在乎的是稳定的高端订单和提升效率的系统。
而那套“推荐机制”,在他这位孤傲的完美主义者看来,虽然俗气,却异常高效。
他坐在办公室里,抽着烟,陷入了沉思。
“我的服务质量是顶尖的,但我的成本也是最高的。如果加入联盟,能通过他们的系统降低空驶率,通过集中采购降低油费成本,那我就能在保持价格的同时,获得更高的利润。
建筑联盟的订单,虽然利润可能不如我的专线,但贵在稳定,可以作为业务的压舱石。”
“至于推荐……”
他皱了皱眉,这违背他不喜交际的原则。
但他又看了一眼那诱人的费率减免。
“推荐一个人,费率降1%。如果我能降到7%甚至更低,我的竞争力将无人能及。而且……全州这些家伙,虽然我不喜欢他们,但他们的公司确实经营得一塌糊涂。
如果我出面去‘推荐’他们,某种意义上,也是在用强盛的标准‘收编’和‘改造’他们,整顿这个混乱的市场。”
崔秉久做出了一个违背自己性格的决定。
他拿起电话,不是打给潜在的推荐对象,而是直接拨通了强盛联盟的招募热线。
他要先彻底搞清楚所有的条款和技术细节。
他打算先加入,然后以“救世主”的姿态,去“挑选”那些他看得上、或者有改造价值的本地企业,用强盛的资源和技术“规范”他们,顺便为自己赚取那份费率减免和奖金。
他的野心,是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本地市场的无形掌控者,而那100万现金,反而成了次要的添头。
在江原道的春川市,50岁的李善友正面临人生最大的困境。
他的“善友运输”只有六辆老旧卡车,主要拉一些当地的建材和农产品。
去年冬天一场大雪,一辆车滑下山崖彻底报废,幸好司机只受了轻伤,但维修费和赔偿金几乎掏空了他的积蓄。
油价上涨,儿子又要上大学,他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头发白了一大片。
他在春川市的公共汽车站等车时,无意中看到了贴在布告栏上的强盛联盟传单。
那“100万韩元”的数字,像一道闪电击中了他。
“100万……100万……”他嘴里喃喃自语,手有些颤抖。
“有了100万,我就能还清一部分债,还能换一辆好点的二手车……不,如果能推荐三个,就是300万!那我就能彻底翻身了!”
生存的压力,瞬间压倒了一切疑虑。
李善友不像朴万圭那样有整合市场的野心,也不像崔秉久那样对技术和标准有追求。
他的目标简单而纯粹:
活下去,然后让家人过得更好。强盛的推荐奖金,在他看来就是一根救命的稻草,一场及时雨。
他小心翼翼地把传单揭下来,像捧着宝贝一样带回家。
他开始翻箱倒柜找通讯录,给自己所有认识的在其他城市跑运输的远房亲戚、老朋友、甚至只是以前一起喝过酒的同行打电话,语气近乎恳求:
“喂!是朴兄弟吗?我是春川的老李啊!你最近怎么样?……哎,是啊,难啊……不过我给你说个好事,汉城有个大公司叫强盛联盟,正在招人,条件好的不得了!
……对对对,就是那个!你加入了,我……我也能得点好处,不瞒你说,老哥我最近太难了,你就当帮帮老哥……他们条件真的很好,有现代建筑公司订单呢!”
李善友的“推荐”,充满了生活的艰辛和挣扎,但也因此更具一种原始的动力。
他的野心,是生存的野心,是最基本也最强大的驱动力。
他或许成不了区域代理,但他为了那一个100万,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去努力说服每一个他认识的人。
就这样,强盛联盟的“100万风暴”在韩国各地刮起了截然不同,却又同样猛烈的野心浪潮。
在釜山,朴万圭这样的野心家们开始秘密串联,谋划着如何瓜分市场;
在全州,崔秉久这样的技术主义者开始认真研究条款,计划着如何“降维打击”;
在春川,李善友这样的求生者开始拼命拨打每一个电话,寻找着任何一丝希望;
报纸被反复传阅,广播广告被仔细聆听,传单被小心收藏。
强盛联盟的招募办公室门前,开始出现排队咨询的人群。整个行业的注意力都被牢牢吸引,旧有的市场平衡正在被迅速打破。
所有人都看到了李金山的故事,但更多人看到的,是自己成为“下一个李金山”,甚至超越李金山的机会。
这场由强盛联盟点燃的野心之火,正以一种自我复制、自我膨胀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熊熊燃烧起来,其势之猛,已远超任何人的预料。
而这场风暴的中心,强盛集团的会长李振宇,正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