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诸天从江湖开始》最新章节。
晨露未曦,听剑坪已响起整齐的挥剑声。
赵康站在坪边,看着少年们练习基础剑式。经过数月的打磨,他们的动作越发标准,眼神也越发专注,只是那股锐气中,仍带着几分未经世事的生涩。
“都停一下。”赵康扬声道。
少年们纷纷收剑,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眼中带着期待。他们知道,赵执事每次从外面回来,总会带来新的感悟与剑招。
赵康走到场中,没有拿剑,只是伸出手指,在空中缓缓划过。指尖划过的轨迹柔和婉转,如同流水绕石,没有丝毫锋锐之气,却透着一股连绵不绝的韵味。
“今日教你们一招‘绕指柔’。”赵康的声音平静,“此招不求快,不求刚,求的是‘顺’与‘透’。顺者,顺应敌势,不与硬抗;透者,渗透敌防,直取要害。”
他拿起一柄木剑,对着旁边的木桩演示。木剑没有直接劈砍,而是顺着木桩的纹理轻轻游走,剑尖在木纹缝隙中穿梭,仿佛有了生命。忽然,他手腕微抖,木剑“嗤”地一声刺入,竟从木桩内部穿透而过,留下一个笔直的孔洞。
“这……”少年们瞪大了眼睛。他们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剑招,没有惊天动地的气势,却能穿透坚硬的木桩。
“看好了。”赵康再次演示,这次他找来两个叠在一起的圆环,木剑如同灵蛇般钻入第一个圆环,顺着环壁游走半圈,竟从两个圆环的缝隙中穿了过去,圆环丝毫未损。
“当敌人用重兵防御时,硬拼只会两败俱伤。”赵康收回木剑,“但任何防御都有缝隙,就像这两个圆环之间,总有空间。‘绕指柔’,便是要找到这空间,顺着缝隙渗透进去。”
圆脸少年忍不住问道:“赵执事,若是敌人的防御没有缝隙呢?”
“那就创造缝隙。”赵康微微一笑,挥剑对着一块平整的石板斩去。木剑落在石板上,没有直接劈开,而是贴着石面滑动,带动石板微微震颤。随着震颤加剧,石板表面渐渐出现一丝裂纹,赵康手腕一转,木剑精准地刺入裂纹,轻轻一搅,石板“咔嚓”一声裂开。
“万物皆有其势,震颤、倾斜、呼吸,皆是缝隙。”赵康道,“关键在于能否感知到,能否顺应这股势。”
接下来的日子,听剑坪的少年们开始苦练“绕指柔”。这招看似简单,实则对灵力的掌控、对势的感知要求极高,少年们常常练得手臂酸痛,却始终不得要领。
赵康并不着急,只是每日演示、指点,偶尔让他们两人一组对练,一人用刚猛的剑招攻击,另一人用“绕指柔”拆解。
起初,练习“绕指柔”的少年往往被打得狼狈不堪,木剑屡屡被震飞。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渐渐摸到了门道——有人发现顺着对手的剑势轻轻一带,便能卸去大半力量;有人学会了在对手换气的瞬间,剑尖已悄然递出;圆脸少年最有悟性,他发现对手挥剑时,肩膀的转动总会露出一丝破绽,恰好能让木剑顺势而入。
这日,赵康正在指导少年们对练,忽然感觉到怀中的宝葫芦微微发热。他心中一动,知道是青葫界有了新的变化。
告罪一声,他回到庭院,将意识沉入青葫界。
眼前的景象让他又惊又喜。
青葫界的面积又扩张了不少,原本的红尘欲界边缘,多出了一片连绵的山脉,山脉间云雾缭绕,灵气浓郁得几乎要凝成水滴。万兽谷中,几头原本普通的魔兽身上竟长出了灵纹,显然是突破了境界;最让他意外的是,百家堂旁,竟凭空多出了一座古朴的书院,书院门口的石碑上刻着“问心堂”三个字,几个青葫界的凡人正坐在堂内,捧着竹简认真研读,他们的身上散发着淡淡的文气,与周围的灵气相互交融。
“这是……”赵康心中微动。
他走到问心堂,看到竹简上记载的并非功法,而是令狐冲、李寻欢等人在外界的经历与感悟——有令狐冲在山谷中与异兽搏斗时,对“独孤九剑”破招之法的新理解;有李寻欢在南疆丛林中,对飞刀“意先于刀”的感悟;甚至还有几个修士对不同世界规则的对比与思考。
这些感悟化作文气,融入青葫界,不仅催生了问心堂,更让界内的规则多了几分“包容”与“思辨”的意味。
“原来如此。”赵康恍然大悟。那些被放出的人杰,不仅以能量反馈青葫界,他们的感悟与思考,也通过印记传递回来,化作界内的“文气”,滋养着这片天地的成长。
这种成长,比单纯的面积扩张、灵气提升更加可贵,因为它意味着青葫界开始拥有了“自我思考”的雏形。
他走到问心堂内,拿起一卷令狐冲的感悟竹简。竹简上的字迹带着洒脱之气,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他对战局的洞察、对剑势的把握,其中关于“如何在千军万马中找到敌阵缝隙”的思考,竟与“绕指柔”的真谛不谋而合。
“真是相得益彰。”赵康心中感慨。他将“绕指柔”的剑理以意念注入竹简,很快,令狐冲的感悟旁便自动浮现出补充的文字,两者相互印证,散发出更加浓郁的文气。
退出青葫界时,赵康的心情格外舒畅。青葫界的成长让他看到了无限可能,而“绕指柔”的修炼也渐入佳境,这两者仿佛两股并行的溪流,正汇入他剑修之路的江河。
……
几日后,一封来自丹霞派的信函送到了蜀山。
信函是李师姐写的,感谢赵康在昆仑墟的援手,同时提及丹霞派在西域发现了一处疑似上古剑修的洞府,里面可能藏有关于“空间剑道”的传承,邀请蜀山派派人同去探寻,一来共探机缘,二来也能相互照应,防备可能出现的青铜面具人。
掌门召集长老们商议后,决定让赵康带队前往。一来他的“破碎”剑气对空间秘术有克制之效,二来也能让他多些历练,接触不同的剑道传承。
同行的还有三位内门弟子,其中便有李默。少年得知能与赵康一同出行,兴奋了好几天,将自己的铁剑打磨得锃亮,连睡觉时都抱在怀里。
出发前,凌雪仙子特意找来赵康,递给她一枚玉佩:“这是‘破界佩’,能在危急时刻撕裂空间,助你脱身。西域不比昆仑墟,丹霞派虽与我派交好,却也需防人之心不可无。”
她顿了顿,又道:“那处上古洞府若真有空间剑道传承,对你完善‘破碎’剑气大有裨益。空间与破碎,看似相悖,实则相生,能破方能立,能立方能破。”
赵康接过玉佩,玉佩温润,上面刻着复杂的空间符文。“多谢仙子指点,弟子明白。”
凌雪仙子看着他,眼中带着期许:“去吧,你的路不在蜀山这方寸之地,在更广阔的天地。记住,无论何时,守住剑心,不忘初衷。”
“弟子谨记。”
三日后,赵康带着李默等三人,御剑离开蜀山,朝着西域飞去。
西域的天地灵气与蜀山截然不同,干燥而狂暴,空中时常能看到沙暴形成的黄龙,地面上则是连绵的戈壁与偶尔出现的绿洲。
飞行途中,赵康没有放松警惕,宝葫芦中的剑气时刻保持着活跃,感知着周围的空间波动。他知道,青铜面具人很可能也得到了洞府的消息,这次探寻绝不会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