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从白丁到人生赢家》最新章节。
洪姐适时走进茶室,藏青色暗纹棉服的衣角轻扫过门槛,她脸上依旧带着得体的微笑,语气恭敬却不局促:“先生、夫人,晚膳已经准备好了,是否现在移步餐厅?” 她双手交叠于腹前,目光在四人脸上轻轻扫过,最后落回白致远夫妇身上。
“好,估计你们也早就饿了。” 白致远爽朗一笑,右手轻按轮椅扶手的控制键,电动轮椅平稳地转向门口,“咱们边吃边聊,正好尝尝家里厨师的新手艺。” 他转动轮椅时,深灰色羊绒衫的袖口微微滑落,露出手腕上一块样式古朴的腕表。
江于心安则自然地拉起江心怡的手,指尖的温度透过衣物传来,温柔得如同春日暖阳:“心怡,你可要照顾好林宇,让他别紧张。这孩子第一次来,怕是对院子不熟。” 她说话时眼角的细纹微微舒展,看向林宇的目光里带着长辈特有的温和。
江心怡笑着点了点头,手指轻轻拍了拍小姨的手背:“小姨放心,我跟着呢。” 她绕到林宇身后,双手轻扶轮椅推手 —— 其实林宇坐的也是电动轮椅,操控杆就握在他手边,但他毕竟是第一次来静园,这明制宅邸的回廊曲折,确实摸不清方向。林宇能感觉到背后传来的轻微力道,心里泛起一丝暖意,低声对江心怡说了句 “谢谢”,指尖在操控杆上轻轻搭着,配合着她的步伐缓缓前行。
穿过连接厢房与正厅的抄手游廊,廊下悬挂的宫灯已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晕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地面,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廊柱上的朱漆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与顶部现代化的隐形灯带形成巧妙呼应。林宇目光扫过廊外,庭院里的罗汉松在暮色中只剩苍劲的轮廓,砖缝间的苔藓被夜色染成深绿色,空气中隐约传来远处街道的车鸣声,却又被这宅院的静谧隔绝得极淡。
餐厅与正厅相连,延续了整体古朴与现代融合的风格。按明制三品官宅的规制,餐厅本应置叉腿桌案与灯挂椅,眼前却用一张不大的花梨木圆桌取代了传统的大八仙桌,更显家常亲切。桌面打磨得光滑如镜,倒映着头顶吊灯的光晕。四周摆放着四把明式灯挂椅,椅背上的弧形线条流畅自然,坐面铺着浅灰色软垫,兼顾了古制与舒适。
墙上挂着一幅水墨兰草图,笔触淡雅,旁边嵌入了一面隐形恒温酒柜,透过玻璃可见里面整齐排列的红酒与花雕。墙角立着一台复古样式的棂格柜,柜门修长玲珑,正是明代餐厅常见的 “气死猫” 食柜,柜内隐约可见精致的餐具。桌上已摆好餐具,是莹润的白瓷,素雅无花,灯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触手温润,显然是上等骨瓷。
“这餐厅是照着《明史》里的格局复建的,只是换了圆桌,方便一家人吃饭。” 白致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已操控轮椅到了主位旁,“以前的八仙桌太正式,反倒少了烟火气。”
江于心安在他身旁坐下,抬手示意林宇和江心怡:“快坐吧,不用拘谨。”
菜品陆续上桌,由两位侍应生端送进来。为首的侍应生年约二十七八,穿着藏青色对襟短褂,头发梳得整齐,动作轻缓利落,端盘时手臂稳如磐石。另一位侍应生年纪稍轻,约莫二十出头,同样身着短褂,脸上带着腼腆的笑意,跟在身后小心地布菜。两人都训练有素,脚步声轻得几乎听不见。
菜式看似简单,只有三菜一汤,却件件精致。洪姐和侍应生先给每人盛好汤,白瓷汤盅底下垫着小巧的银质托碟,避免烫手。林宇记得白致远夫妇他们是粤州出身,知道粤州一带的人都有吃饭先喝汤的习惯,便双手端起汤盅,轻轻放在面前。
只见这道汤色清澈见底,仅见两片嫩黄的笋尖和一两粒枸杞在汤中轻轻沉浮,表面连一丝油星都看不见。但一勺入口,层次极其丰富的鲜味瞬间在味蕾绽放,先是老鸡的醇厚,接着是火腿的咸香,最后是干贝的清甜,三种滋味交织融合,却又各自分明。林宇心中暗叹,这显然是用老鸡、火腿、干贝等多种上料经数小时吊制,再用细纱布反复过滤澄清,只取其中最精华的本味和氨基酸,既易于吸收,又能滋补元气,对术后恢复再合适不过。
林宇和江心怡今天从新元市赶来,凌晨在火车上压根没心思吃早餐,下车就直接去了派出所做笔录。早餐是在派出所里叫的外卖粥品,匆匆扒了两口便开始配合调查,中午又因为笔录耽搁,错过了用餐时间。一整天忙得脚不沾地,实际上除了在点心店试吃了一小块点心外,几乎没正经吃过东西。这会儿天寒地冻,喝上一口温热的鲜汤,林宇只觉得胃里暖暖的,连四肢百骸都舒坦了不少,忍不住又多喝了两勺。
江心怡也显然饿极了,汤盅很快见了底,她悄悄抬眼看向林宇,发现他也在喝汤,嘴角还沾了一点汤汁,便从口袋里掏出纸巾,趁着低头的动作轻轻递了过去,眼神里带着几分促狭。林宇接过纸巾擦了擦嘴,耳根微微发热,幸好没被其他人察觉。
桌上的三道菜陆续布齐。第一道是蒸鱼,选用的是极新鲜的海鲈鱼,鱼身完整地卧在白瓷盘里,仅在鱼腹内塞了少许姜丝去腥,表面撒了几粒翠绿的葱丝。鱼肉刚断生,用筷子轻轻一挑,便能看见细腻的肌理,嫩滑得如同内脂豆腐。搭配的酱汁也并非普通生抽,而是用鱼骨熬制后加少许冰糖调味的特制浅色酱油,装在小巧的青花小碟里,提鲜而不夺味。
第二道是蔬菜,这道菜让林宇颇为意外 —— 竟是川西人民的心头好豌豆尖。这菜娇贵得很,在中京的冬天极难见到,更别说如此新鲜的。眼前这盘豌豆尖显然经过了极为苛刻的筛选,只取最嫩的尖部,一寸多长,连一点老梗都没有,翠绿欲滴得像是刚从地里采摘的。烹饪方式也极为简单,只是撒了微量细盐清炒,却将豌豆尖那独有的清甜香气彻底激发了出来,入口无渣,清爽解腻。
“这豌豆尖是今早从南岛空运来的,那边气候暖,能种出这么嫩的。” 江于心安见林宇盯着豌豆尖看,便笑着解释,“听心怡说起过,知道你是川西人,想来会喜欢这口鲜气。”
林宇心头一暖,没想到自己的籍贯小姨竟也记着,连忙点头:“谢谢您,小姨,这菜确实新鲜。”
最后一道主菜则是明显为两位伤员特别准备的 —— 古法焖蒸小牛肉。这道菜看似朴实无华,深褐色的汤汁里卧着一块带骨牛小排,却称得上是今晚的压轴大菜。林宇一眼便认出,选用的是谷饲安格斯牛肉的带骨牛小排,这种牛肉的肌肉间隙均匀分布着雪花般的脂肪,口感最为鲜嫩。
洪姐在一旁布菜时轻声介绍:“这道菜得提前三日准备,用当归、黄芪、杜仲等补气固本的中草药与绍兴花雕调成汁水,将牛小排浸在里面,放冷柜慢腌。” 她用公筷轻轻拨动牛小排,“这样既能软化肉质,又能让药力以最温和的方式渗进去。”
烹制时,需取出腌好的牛小排,不与冷水同下,直接放入已冒起蟹眼泡的砂锅中。汤汁更是讲究,用三年以上的新会陈皮与去核的金丝红枣,加昆仑山冰泉水一同熬制,只放少许盐调味,意在凸显食材本味与药膳之和。
上菜时,这道菜以例菜形式分盛至每人面前的白瓷碗中。深褐色的牛小排颤巍巍地卧于浓汁中,用筷子轻轻一触,肉质便如花瓣般散开。林宇叉起一小块送入口中,无需咀嚼,舌头轻轻一压,那饱含胶原蛋白的肉质便化于口中。陈皮带来一丝清新的果香,巧妙地平衡了红枣的甘甜,浓郁的肉香与深邃的药香层层叠叠,暖意从胃里直接扩散到四肢百骸,连受伤的腿部都似乎舒服了些。
“这些都是家里的厨师根据营养师建议做的。” 江于心安拿起银筷,轻轻夹了块鱼肉,温和地解释道,“看着简单,费的心思可不少。你们俩多吃点,对身体恢复好。” 她夹菜的动作优雅从容,手腕转动间不见半分匆忙。
“小姨,这牛肉也太好吃了,比外面大饭店做的还香。” 江心怡一边吃一边称赞,眼睛弯成了月牙,“回头我可得跟厨师学学秘诀。”
“你呀,也就嘴上说得热闹。” 江于心安笑着点了点她的额头,“上次让你学煮个糖水,你煮得锅都糊了,还想学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