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最新章节。
重庆的朝天门码头,笼罩在一片浓重的晨雾中。江风带着湿冷的水汽,吹拂着码头上肃立的军政官员们。虽然才清晨六点,但码头已经被宪兵严密警戒,青天白日旗在江风中猎猎作响。
一艘挂着军旗的"江靖"号炮舰缓缓靠岸,舰首站着笔挺的身影。林文澜身着崭新的中将常服,肩章在薄雾中依然闪着寒光。他望着这座战时的陪都,山城层层叠叠的建筑在雾中若隐若现,像极了一个巨大的迷宫。
"敬礼!"
码头上响起嘹亮的口令声,军乐队奏响了迎宾曲。以军政部次长钱大钧为首的一众军政要员迎上前来。林文澜稳步走下舷梯,皮鞋踏在青石台阶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林总司令一路辛苦!"钱大钧热情地伸出手,脸上堆满笑容,"委座特意吩咐,一定要隆重迎接我们缅北的英雄凯旋!"
"钱次长亲自相迎,文澜愧不敢当。"林文澜敬礼后与之握手,语气不卑不亢。
就在这看似热情的欢迎场面中,林文澜敏锐地捕捉到几道不太友善的目光。几个站在后排的将领,虽然也在鼓掌,但眼神中却带着审视与嫉妒。他心中了然,这场述职之旅,注定不会太平静。
车队沿着崎岖的山路驶向黄山官邸。沿途随处可见被日军轰炸后的断壁残垣,与码头的隆重欢迎形成鲜明对比。林文澜望着窗外,忽然想起临行前周志宏的叮嘱:"总座,重庆水深,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务必谨慎。"
"总座,这是刚收到的消息。"副官递上一份密电,"何总长昨晚在私邸宴请了第二战区的几位司令。"
林文澜微微颔首,没有接那份电报。"知道了。"
车子在黄山官邸门前停下。这里戒备森严,随处可见神情警惕的侍卫。林文澜整理了一下军装,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这座象征着最高权力中心的建筑。
述职会在官邸的会议厅举行。当林文澜走进会场时,发现除了蒋介石外,何应钦、陈诚、白崇禧等军政要员都在座。这种阵势,远远超出了一次普通述职的规格。
"报告委座!第11集团军总司令林文澜,奉命前来述职!"林文澜挺直身躯,向端坐在主位的蒋介石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蒋介石今天穿着一身朴素的长衫,但目光依然锐利。他微微点头,用带着浓重宁波口音的官话说:"文澜来了,坐。把缅北的战况,详细说说。"
林文澜打开准备好的作战地图,开始汇报。他刻意避开了个人功绩,重点讲述了将士们的英勇和战术得失。当他讲到林文斌率部断后、壮烈殉国时,会场一片寂静。
"......101军奉命阻击日军,在密支那激战两昼夜,最终完成任务,但军长林文斌以下,全军伤亡殆尽。"
蒋介石突然用家乡话打断他:"文斌是你阿叔的独苗?"
林文澜心中一颤,也用家乡话回答:"是。阿叔就这一个儿子。"
会场里懂得宁波话的人不多,这番对话让许多人面面相觑。何应钦与陈诚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汇报持续了一个小时。结束时,蒋介石破例起身,走到林文澜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打得很好。晚上来家里吃饭,美龄想见见你。"
这番话再次引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委员长邀请部将到官邸用家宴,这是极为罕见的殊荣。
下午的安排是回家探亲。林文澜谢绝了军政部安排的专车,只带着两个贴身卫士,乘坐一辆普通的吉普车,驶向位于南岸的寓所。
车子在一栋灰墙小院前停下。这里远离市区的喧嚣,院子里种着几株桂花树,虽然还未到开花季节,但枝叶已经郁郁葱葱。林文澜在门前驻足片刻,才抬手叩响了门环。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穿着青色布裙的妇人站在门内。看到林文澜,她先是一愣,随即泪水夺眶而出。
"文澜!"
"素心......"
林文澜快步上前,将妻子拥入怀中。五年了,自从奉命出征缅甸,他就再也没见过妻子。感受着怀中人轻微的颤抖,这位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军,也不禁红了眼眶。
"父亲在堂屋等着呢。"素心拭去泪水,轻声说道。
堂屋里,林世昌坐在藤椅上,手中拿着一本《申报》。见儿子进来,老人放下报纸,仔细端详着。
"瘦了,也黑了。"良久,老人才吐出这么一句话。
"父亲......"林文澜跪下行礼,"儿子不孝,让您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