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最新章节。
曼德勒城下,硝烟如厚重的幕布笼罩着这座古都。第十一集团军已完成对城市的四面合围,但连续三日的猛攻均被日军顽强化解。林文澜在前进指挥所内凝视着沙盘,参谋们汇报战况的声音透着压抑的焦灼。
“城东第1军三次突入火车站,均被日军反扑击退。”
“城西第2军昨日付出八百人伤亡,仅推进两百米。”
“城北第3军今日晨再次进攻王宫遗址,遭遇日军敢死队反冲击。”
参谋长周志宏指着沙盘上密布的日军防线标记:“松井师团将曼德勒经营得铁桶一般。每栋建筑都是堡垒,每条街道都布满火力点。我军缺乏重炮,难以摧毁这些坚固工事。”
林文澜的目光从沙盘移向窗外。暮色中的曼德勒城墙巍然耸立,城头日军旗在晚风中飘摇。他深吸一口气,作出决断:“停止强攻。既然啃不动,那就换个吃法——围点打援。”
深夜,集团军指挥部
通讯旅长刘庆带来了转机:“军座,与美军驻缅司令部建立了可靠联络。史迪威将军的特派联络组正在赶来,携带着最新的航拍和情报资料。”
凌晨三时,三架C-47运输机在临时开辟的跑道降落。美军驻缅司令部情报处长汤姆森上校大步走进指挥部,摊开最新绘制的作战地图。
“林将军,这是日军在缅甸北部的兵力部署详图。”汤姆森的中文带着浓重口音,但语气斩钉截铁,“增援曼德勒的将是日军第33师团主力,预计四日内抵达。其先头部队第213联队已从仰光出发。”
地图上,红色箭头清晰地标示出日军三条增援路线:东路沿伊洛瓦底江北上,中路经胶梅直扑曼德勒,西路从瑞保方向迂回。
林文澜的手指重重敲在瑞保位置:“这里地势险要,是打阻击的最佳地点。第2军立即开赴瑞保,建立三道阻击线,至少要坚守五天。”
他转向汤姆森:“上校,请美军航空队随时准备空投补给。我的部队在阻击战中需要大量反坦克武器和弹药。”
“空投计划已经制定。”汤姆森点头,“我们将出动三个中队的运输机,每六小时进行一次补给空投。另外,P-51战斗机中队将提供空中掩护。”
四十八小时后,瑞保阻击阵地
第2军军长何建明站在瑞保制高点,用望远镜观察着蜿蜒在山间的公路。工兵旅正在紧张施工,一道道反坦克壕、雷区、铁丝网层层布设。
“第一道防线由第3师防守,纵深八百米。”何建明对麾下师长们部署任务,“第二道防线由第4师负责,第三道防线作为最后屏障。记住,我们的任务是消耗,不是死守。每道防线要最大限度杀伤日军,然后有序后撤。”
第3师师长王近山立即奔赴前沿。他将师属炮兵营的12门75毫米山炮隐蔽在反斜面阵地,步兵则依托山脊构筑工事。
“把小鬼子放近到二百米再打。”王近山亲自检查每个火力点,“反坦克组要瞄准领头的坦克,切断日军队形。”
第三日清晨,日军如期而至
晨雾尚未散尽,大地开始震动。日军第213联队在前,第214联队随后,组成长达五公里的行军纵队。九七式坦克的柴油机轰鸣着,卡车拖着火炮扬起漫天尘土。
联队长佐藤大佐在指挥车内信心满满:“情报显示支那军只有一个师的兵力。天皇的勇士们,今日之内必须突破阻击,解曼德勒之围!”
上午八时,日军前锋进入雷区。接连的爆炸声中,三辆坦克瘫痪在路中央。但日军工兵迅速上前排雷,坦克炮开始向中国军队阵地猛烈轰击。
“放近些...再放近些...”第8团团长郑军喃喃自语。当日军步兵进入最佳射程,他猛地挥下手臂:“打!”
刹那间,阵地上的美制M1919重机枪喷出火舌,迫击炮弹如雨点般落下。日军在开阔地带遭到交叉火力打击,成片倒下。
但日军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在坦克掩护下,步兵迅速散开,以娴熟的战术动作向前推进。掷弹筒小组精准地敲掉中国军队的火力点,机枪手用精准的点射压制阵地。
“火箭筒,干掉那辆坦克!”郑军指着正在碾压铁丝网的日军坦克喊道。
反坦克手李二牛扛着巴祖卡跃出战壕,在弹雨中冷静瞄准。“轰”的一声,坦克燃起大火。但他也被日军狙击手击中,壮烈牺牲。
战至中午,第8团击退日军四次冲锋,自身伤亡已过三分之一。弹药即将告罄。
“坚持住!空投补给就要到了!”郑军嘶哑着嗓子鼓舞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