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膳时通古今》最新章节。
与林薇的摊牌,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涟漪久久未能平息。对姜小勺而言,卸下了部分隐瞒的重担,却背负上了更沉重的保密责任和对林薇反应的担忧。对林薇而言,那一晚的见闻彻底颠覆了她的世界观,兴奋、震撼、难以置信,还有一种触碰禁忌秘密的战栗感,在她心中交织。
次日,时味居照常营业。林薇早早便来了,选了个角落的位置。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暗中观察,而是带着一种全新的、混合着敬畏与探究的目光,重新审视这家小店。她看着姜小勺忙碌的身影,看着墙上那幅唐伯虎的《时味居醉吟图》,看着那些看似普通却可能来自不同时代的器皿装饰,感觉一切都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光晕。
姜小勺给她端来早餐时,两人目光接触,都有些微妙的尴尬和不自然。
“早,林记者。”
“早,姜老板。”
简单的问候后,便陷入了沉默。最终还是林薇深吸一口气,低声道:“昨晚……不是梦,对吧?”
姜小勺苦笑一下,点了点头。
林薇也笑了笑,那笑容有些复杂:“我需要一点时间……适应。你放心,我说到做到。”
这时,后院传来一阵略显焦躁的琴声,不成曲调,带着明显的烦闷。是朱载堉。姜小勺微微蹙眉,朱公平日里醉心音律,最是沉静,今日这是怎么了?
趁着上午客流较少的间隙,姜小勺来到后院。只见朱载堉对着他那些复杂的律管和算筹图纸长吁短叹,连最爱的琴也搁在了一边。
“朱公,何事烦忧?”姜小勺关切地问道。
朱载堉抬起头,脸上满是苦恼:“小勺啊,老夫近日演算新律,遇一难关,百思不得其解。这十二平均律虽已初具雏形,然其中细微之处,关乎天地之数,音律之谐,需得知音探讨,相互印证。可惜……唉,知音难觅啊!”他一生致力于音律研究,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无人理解他的理论,缺乏同道中人的深入交流。
姜小勺对音律只是略知皮毛,实在无法在专业领域为朱载堉分忧。他想了想,安慰道:“朱公不必过于焦虑,或许机缘巧合,很快便能遇到能与你探讨的知音呢?”这话他自己说得都有些没底气。
然而,命运的巧合有时就是如此奇妙。就在这天下午,一位新的时空来客,踏着略显急促而专注的步伐,从铁锅的涟漪中走出。
来人是一位清瘦的老者,身着朴素的儒衫,眼神锐利如鹰,手中紧紧攥着几卷乐谱和一张画满了奇异符号的图纸。他一出现,目光就立刻被后院一角朱载堉那套独特的律管和演算工具所吸引,甚至忽略了周围的环境和迎上来的姜小勺。
“这……这是……十二律管?还有这些演算……莫非是在计算音律比值?”老者喃喃自语,快步走到朱载堉的“工作台”前,眼神炽热得像发现了稀世珍宝。
朱载堉正埋首苦算,被人打扰,有些不悦地抬起头,但当他的目光落在老者手中那份画满符号的图纸上时,整个人如同被雷击中一般,猛地站了起来!
“阁下……阁下这图纸上所绘,莫非是……振动频率与弦长关系的演算?!”朱载堉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那老者也是浑身一震,紧紧盯着朱载堉:“你……你识得此图?你也研究音律本质?可知‘新法密率’?”
“新法密率?你指的是将八度精确分为十二等份的律制?!”朱载堉一把抓住老者的手,激动得胡子都在抖动,“老夫穷尽心血,正是在推算此律啊!苦于无人印证,阁下……阁下高姓大名?”
那老者亦是激动不已,反握住朱载堉的手:“老夫朱载堉……呃,不,在下姓徐,名讳上寿下峋(虚构一位与朱载堉同时代或有相似研究的音律大家)!一生亦致力于此!不想在此异乡之地,得遇知音!”
两位音律大家,跨越了可能是平行时空或者是不同研究阶段的壁垒,在这小小的后院相遇了!他们立刻抛开了所有客套,一头扎进了那些复杂的符号、数据和律管之中,时而激烈争论,时而抚掌大笑,时而各自演算,然后又交换成果品评。那些在旁人听来如同天书的“黄钟大吕”、“振动频率”、“开方计算”等词汇不断冒出,他们却乐在其中,浑然忘我。
姜小勺看着这一幕,心中替朱载堉感到由衷的高兴。他悄悄退开,不去打扰这难得的“知音盛会”。他回到前厅,脸上还带着欣慰的笑容。
林薇注意到了他的表情变化,又隐约听到后院传来的、不同于往常的激烈讨论声,忍不住好奇地问道:“姜老板,后院……今天好像很热闹?是又来了……新的‘客人’?”
姜小勺心情正好,便点了点头,低声道:“是一位在研究音律的先生,正好与朱公(朱载堉)志同道合,两人相见恨晚,正在探讨学问呢。”
林薇眼睛一亮!新的历史人物!音律大家!她强压住拿出记录设备的冲动(她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努力用平静的语气追问:“音律?是哪位先贤?李龟年?还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姜小勺摇了摇头:“这位比较特别,并非以诗文书画闻名,而是专攻律学,姓徐。”他模糊处理了一下,毕竟直接说出朱载堉和另一位可能历史记载不多的人物,解释起来更麻烦。
即使如此,林薇也已经足够兴奋。她立刻在自己的随身笔记本上(换成了最普通的纸质笔记本和笔,以示尊重和低调)飞快地记录起来:
“X月X日,晴。时味居后院。观测到新时空来访者,特征:老年男性,专注音律研究,与朱载堉先生(确认其历史身份!)进行高深度学术交流。关键词:新法密率,十二等份律,振动频率……疑为明代或相关时期律学大家(徐姓?待考)。此为首次观测到非文艺类、专精自然科学的时空来访者,意义重大。显示时味居连接范围可能超出原有人文领域……”
她写得飞快,字迹却依旧工整清晰,显示出极强的职业素养。写完后,她看着笔记本上的记录,又抬头看了看通往后院的方向,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她知道,自己正在记录的,可能是人类认知史上从未有过的、关于时空与历史交汇的宝贵一手资料!
姜小勺看着她专注记录的样子,心中感慨。林薇的接受能力和专业态度,超出了他的预期。或许,她的存在,并不完全是坏事?至少,她是以一种严谨、尊重且愿意守护秘密的态度在对待这一切。
后院,两位律学大家的讨论声越来越高亢,甚至传来了试音的琴声,虽然调子古怪,却蕴含着某种奇妙的和谐。前厅,林薇在笔记本上沙沙地记录着,添上了属于观察者的一笔。而姜小勺,则站在古今与记录的交汇点上,继续扮演着他厨神与守护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