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最新章节。
“我尽力!我回去就好好想!做梦都想!”张承连忙保证,心里却已经在盘算回去怎么找系统赊账或者逼问手下有没有谁穿越过来的了。
从学舍出来,张承感觉脚步都有些飘。他原本只是想来刷刷存在感,顺便解决一下实际问题,没想到误打误撞,好像把自己“文化人”的人设立得有点过高了?
“系统!系统!紧急求助!《三字经》全文有没有?赊账也行!积分先欠着!”他在脑海里疯狂呼唤。
【系统提示:(冷漠的电子音)数据库中存在《三字经》全文。但无兑换功能,请宿主自行解决。】
张承:“……你就不能通融一下?”
【系统提示:不能。】
张承哀叹一声,感觉前路一片黑暗。牛皮吹出去了,要是拿不出干货,之前在蔡琰那里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一点“文化形象”岂不是要崩塌?
他愁眉苦脸地回到郡守府,正好遇上病恹恹还被拉起来处理公务的李敏。
“主公,何事烦忧?”李敏有气无力地问。
张承眼睛一亮,抓住李敏的胳膊:“慎之!你读书多!快!知不知道有什么启蒙书,是三字一句的?比如‘人之初,性本善’后面是什么?”
李敏被问得一愣,茫然地摇了摇头:“敏……未曾听闻。此句精妙,若真有此书,必是蒙学典范,不应籍籍无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连李敏都不知道!张承心里更凉了。
就在这时,田楷抱着一摞新的公文走进来,看到张承抓耳挠腮的样子,疑惑道:“主公,您这是……?”
张承如同抓到救命稻草,又把问题重复了一遍。
田楷沉吟片刻,道:“三字一句的启蒙书……《急就篇》乃是七言,《千字文》是四言……主公所言《三字经》,楷亦未曾得见。不过,听主公所述开头几句,确是非同凡响。莫非是主公……偶得之古逸篇?”
古逸篇?张承眼睛瞬间亮了!这个借口好!
“啊!对对对!”张承一拍脑袋,做恍然大悟状,“我想起来了!是当年在洛阳……呃,是在一个旧书摊上,偶然看到的一片残卷!就记得开头几句了!当时觉得好,就记下了!可惜后来那书摊找不到了,残卷也遗失了!唉,可惜!可惜啊!”
他捶胸顿足,表演得情真意切。
田楷和李敏对视一眼,都将信将疑。但看主公那“痛心疾首”的样子,又不似作伪。
“若真如此,确是可惜。”田楷惋惜道,“不过,仅凭这数句,已可见其价值。蔡大家既如此重视,主公或可尝试……凭借记忆,续写一二?”
续写?张承脸都绿了。让他抄还行,续写?那不是要他的老命吗!
“这个……难度有点大,我尽力吧……”张承含糊其辞,赶紧转移话题,“那文会和培养先生的事,就按刚才说的办!田先生你多费心,和蔡大家对接!慎之你好好养病,病好了赶紧算算这得花多少钱!”
打发走两人,张承独自坐在书房里,对着空白的竹简发愁。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他念叨着仅会的几句,后面是什么来着?“昔孟母,择邻处”?不对,那是孟母三迁,好像也是《三字经》里的?后面还有什么“子不学,断机杼”?
他努力回忆着,感觉大脑CPU都要烧了。
“妈的,早知道当年就好好背课文了!”张承欲哭无泪。
无奈之下,他只好拿起笔,在竹简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记得的几句,然后开始胡编乱造: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个好像也是?)”
“狗啃骨,猫吃鱼。人不学,不如驴。(这什么鬼!)”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开始百家姓了喂!)”
写了几行,他自己都看不下去了,把竹简一扔,抱头哀嚎。
这“文化苦旅”,比他带兵打仗难多了!
而另一边,蔡琰回到自己的小院,心潮却久久难以平静。她铺开纸张,将张承所说的那几句“《三字经》”工工整整地誊写下来,反复吟诵,越品越觉得韵味无穷,蕴含深意。
“华将军……你究竟还有多少出人意料之处?”她望着窗外郡守府的方向,喃喃自语。那个看似粗犷不羁的身影,在她心中,第一次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值得深入探究的色彩。
张承无意中的“掉书袋”,竟意外地让他在才女心中的形象,完成了一次从“有点文化的军阀”到“疑似隐藏文化大佬”的诡异跃升。而这,对他后续的“人才引进”和“刷好感度”大业,究竟是好是坏?
至少目前,张承正对着自己那狗爬般的字和胡编乱造的“三字经”,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与抓狂之中。
“文会……教书先生……《三字经》……老子这是自己给自己挖了多大一个坑啊!”张承仰天长叹,感觉未来一片灰暗。
当然,如果他知道蔡琰此刻对他已然刮目相看,甚至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或许……能稍微感到一丝安慰?(并不能!他现在只想穿越回去掐死那个多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