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后我靠写歌爆火全网》最新章节。
“这首歌,”她说,“很多人说它难听。”
弹幕刷了一下,很快又静下去。
“我也觉得它难听。前奏断掉,主歌踩不准拍,副歌唱劈了。但它没撒谎。”
她停顿两秒,按下播放键。
前奏响起,母亲的哼唱混着电子脉冲缓缓推进。直播间人数从八万涨到十二万,又冲破十五万。有人留言:“这声音……怎么像我妈?”“我耳朵不舒服,但心特别静。”“这歌根本不完整,可我听哭了。”
主歌进入,小提琴撕裂节奏,电子鼓点压着不放。她的声音出来,压着嗓子,沙沙的,换气声清晰可闻。副歌时,和声层是她自己录的另一条干声,音准差了半度,像唱错了,却莫名贴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桥段炸开,电子噪音墙轰然升起,像数据风暴。就在最乱的时候,母亲的哼唱从噪音里透了出来,断断续续,却没断。
直播后台,声波监测图剧烈波动。运营盯着数据屏,手心出汗。
她唱完最后一句,没谢幕,也没起身。
镜头对着她,她看着麦克风,说:“如果有人听出了自己的影子,那它就完成了使命。”
弹幕炸了。
“我影子在这儿。”
“我昨天删了自残的视频,今天看到这个,庆幸没发出去。”
“我妈去年走了,我到现在都不敢听她语音。”
“原来难听的歌,也能救人。”
她没看弹幕,只是轻轻摘下右耳的音符耳钉,放在麦克风旁边。
金属磕在桌面上,发出一声轻响。
直播结束两小时,公益平台发来汇总:当晚新增心理咨询预约量破纪录,三个城市的心理援助热线接线量翻倍。有人自发建了“不完美时刻”话题,上传自己唱歌跑调、演讲结巴、哭到变形的视频,配文:“我难听,但我真实。”
她刷到一条:陈薇薇翻唱了一首冷门民谣,全程素颜,镜头晃,声音抖,结尾没比枪,只是低头说了句:“我也在学着不完美。”
她没点赞,但收藏了。
三天后,她收到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我女儿昨天听了你的歌,第一次主动跟我说她抑郁了。谢谢你没把歌做‘好听’。”
她回了个“不客气”。
然后打开系统商城,翻到“声乐进阶技能包”页面。文娱点还剩一点五,不够兑任何技能。她没关页面,而是点进“创作收益”明细,发现《回声未闭》的公益演出虽未上架销售,但已有三千多人主动打赏,总额刚好够兑换“非对称节奏控制”。
她点了兑换。
技能加载完成的瞬间,系统弹出提示:“检测到您近期创作持续偏离主流模型,是否开启‘大众适配建议’功能?该功能将为您推荐更易传播的旋律结构。”
她点击“拒绝”。
接着,她新建一个工程文件,导入一段新采样——是直播当晚观众的呼吸声合集,平台匿名提供的数据音频。她打算用这段声音做下一首歌的底噪。
手指悬在命名框上,她停了几秒。
然后敲下四个字:《听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