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最新章节。
11月底的青云山,有了些许寒意,稻田里的各种水稻早已收割完毕。
一群白花花的鸭子正摇摆着身子,埋头在泥地里嗦食散落的谷粒,遇到虫子、田螺、青草也都不放过,偶尔发出几声“嘎嘎”的叫声,为空旷的田野添了几分生气,成了这片土地冬日里独特的景致。
可今天的水稻基地,却比田间的鸭群更热闹。
第二届杂交水稻育种学员结业典礼正在这里举行。
红色的横幅挂在临时搭建的典礼台上方,被风一吹轻轻晃动,台下数百张带着期待的脸庞,让整个基地都充满了蓬勃的气息。
还是农科所的领导和林鸿彬一同站在典礼台上,两人不时低声交谈几句。
而蒲阳地区的领导,像是把这个偏远却成果斐然的基地忘了似的,连个身影都没出现。
“这一季的成果,比上一季还要好!亩产再创新高!” 农科所领导拿起话筒,声音里满是振奋。
然后就是激情澎湃的演讲,内容和上一期结业典礼的的差不多。
现在不止这些外地的技术员在学制种,周围的生产队乡亲们也在学了。
制种的亩产只有300来斤,但耐不住价格高啊!
而且杂交稻种只能种一代,这就意味着每年都有新的需求,乡亲们只要学会技术,就能靠这个稳稳挣钱。
至于口粮?那不是有“蒲阳一号”水稻托底嘛。“蒲阳一号”籼稻推广的很快,而且可以自己留种,价格已经和普通水稻的没什么两样了。
在不担心饿肚子的情况下,当然要考虑经济效益了,这是自然规律。
结业典礼结束后,青云山的知青们又迎来了一件关乎他们命运的大事。
随着局势稳定下来,推荐上大学的名额也推上日程。
不过经过之前的乱糟糟的阶段,倒是刷掉了一批家长,这些家庭的知青这次推荐肯定是没份了,倒是让林鸿彬省了不少心。
青云山依旧只有7个推荐名额,可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更多知青家长开始四处奔走,托关系、找门路,希望能为自家孩子争取到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好在今年大学扩招,最终青云山有23名知青成功上榜,拿到了推荐资格。
只不过,这一学期就没办法开学了,想要上学还得等下学期开学。上榜的知青们既兴奋又忐忑,每天都盼着能早点收到开学通知。
那些学习好的家长,都被林鸿彬劝住了,说辞还是去年那一套,还加了新内容:“你们可得想清楚,推荐上大学是要回原籍的,现在瞎折腾,万一耽误了孩子,可就后悔莫及了!”
日子在平静中一天天过去,青云山顺利度过了12月,迎来了新的一年。
过了元旦没几天,林鸿彬就接到了一个来自榕城军区的电话,让他立刻过去一趟。
带着满心的疑惑,林鸿彬匆匆赶到军区大院。
进了指定的地点,工作人员先是递给他一份保密条例,严肃地说:“林鸿彬同志,在说正事之前,麻烦您先读一遍这份保密条例,然后签一份承诺书。”
林鸿彬接过文件,仔细阅读起来,当看到《“7713”工程保密承诺书》几个字时,心里更是好奇。
他按照要求读完条例,在承诺书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从今年开始,我们‘7713’工程队将在海山岛附近海域开展行动,需要就近进行物资补给,经过考察,你们单位是比较合适的选择。这是需要补给的物资清单,你看看能不能完成任务?”
工作人员说着,将一份清单递给林鸿彬。
林鸿彬接过清单,快速浏览了一遍,发现主要需求是猪肉、鸡肉和鸡蛋,而且数量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