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最新章节。
有石磨了,豆浆还会远吗?空间里第一批试种的黄豆、黑豆等豆类已经成熟了,各收获了半袋子,已经又种下一批了。
黄豆在南方100天左右成熟,在空间里温热条件更好,换到正常时间不到10天就能收获。
石磨和石板搞定了,接着去林勇峰家。
林勇峰家是独门独户,林鸿彬一靠近时狗就叫起来了,这状况,也不好有邻居。
林鸿彬不敢进院子,在门口喊道:“有人在家吗?”
“谁啊?”听这声音,是林勇峰的老婆。
“大婶婆,我是顶厝的鸿彬,振伟家的。”
振伟是爷爷的名字。
村里的族字这几辈是“忠勇振国光”,以前起名字都是带族字的,爷爷他们就是,这个林勇峰年纪虽然不大,但辈分高,正好比爷爷还高一辈,按村里的叫法,林鸿彬要叫他大叔公,叫他老婆为大婶婆。
民国之后起名就随意起来了,但表字肯定按族字排,林鸿彬的族字是光字辈。
大婶婆进了院子把狗安抚住,鸿彬进了院子,门上贴了块“光荣之家”的牌子。
“振伟家的?哦,你是前几年上军校那个,听说你转业回来了。”
他家大儿子比林鸿彬大一岁,但比林鸿彬还低一个年级,在林鸿彬考上军校后也想着跟进报考军校,可惜没赶上时候,高考停了,军校的招生规则改了,跟普通人就没多大关系了,后来报名参军,现在入伍5年多了,还没退役应该是提干了。
“对,大婶婆,我这刚转业回来没几天。”
“大婶婆,我想抱养两只小狗养养,不知道你家里有没有合适的?”
“要抱小狗啊,太有了,家里的狗太多了,养不起了,正想找人送出去。”
看着拴着的两条大黄狗,这年头没点本事的还真养不起。带着林鸿彬去狗窝,一群毛绒绒的小狗正在嬉闹,走路蹒跚,跌跌撞撞,应该刚断奶不久。林鸿彬数了一数,有7只。
看着这一团团可爱的样子,林鸿彬忍不住了,“大婶婆,你家要留几只啊?”
“留一只,最多留两只。已经有两条大的,养了这么多,已经够累的了。”
“大婶婆,那剩下的5只为可以都带走吗?”
“你养的了吗?”
“没问题,我是要带到单位去养,单位够大。”
“那就好。鸿彬啊,你也是部队出来的,我跟你打听个事,我家那老大这不还在部队,老二也想着参军,这部队里到底怎么样?安不安全?”
这年头交通不方便,探亲很麻烦,写信肯定是报喜不报忧的,所以普通人对部队情况也不了解。
这几年村里还算正常,也比较安全,但县里、公社那边的乱象总会传出来的,村里人都听到一些消息,大婶婆有点顾虑也是正常的。
当妈考虑的永远是孩子日子过的怎么样,吃的饱不饱,穿的暖不暖,安不安全之类的。至于孩子飞的高不高,那是当爹的该考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