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最新章节。
			     接着挖了些带竹鞭的竹子 —— 大毛竹、箬竹、苦竹、钓鱼竹、刚竹、麻竹、箭竹、扫把竹…… 这些竹子在日常生活中用处多,能做家具、编竹篮、当菜架,挖了些,栽进空间的斜坡上。
 还揪了些芦芒,撒在凹坑边。
 忙到中午,他又烤了条鱼吃,这次特意带了盐,滋味比昨天好多了。
 吃完午饭,他进空间查看兔子 —— 小家伙们活得好好的,小兔子似乎还长大了一圈,菜叶和干草都被吃光了。
 两只大兔子竟在偷偷挖洞,看来是慢慢放下了戒心,连小兔子都不管了,只顾着给自己筑巢。
 既然兔子没事,林鸿彬决定亲自进空间看看。
 他找了个隐蔽的山凹,确认四周没人后,意念一动,瞬间就进了空间的砖瓦房里。
 房子是两层结构,一楼有厨房、卫生间、客厅和一间卧室,二楼则有三间卧室和一间卫生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里面空荡荡的,没有家具,没有装饰,更没有电器,要是想住人,还得添置床、桌子、椅子这些基本用品。
 厨房只有一个土灶台,连锅碗瓢盆都没有;卫生间倒有洗脸池和马桶,他试着拧了拧水龙头,没出水 —— 想来是楼顶的水塔空了。
 他当即意念一动,控制空间凹坑里的水,顺着管道送进水塔。
 再拧水龙头时,先是一阵 “咕噜咕噜” 的空气声,很快就流出了清澈的水,马桶也能正常使用。
 走出瓦房,林鸿彬站在空地上环顾四周 —— 整个空间光秃秃的,视线毫无遮拦。
 他用自己的身高做参照物,大致估算了一下:中间的平地约有五百来亩,加上四周的斜坡,总面积差不多跟石谷村一样大。
 自己是军校毕业,对距离和面积的估算向来准确,应该差不了多少。
 “这么大的地方,让我一个人种,不得累死?” 他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他又去仓库看了看,仓库就像个巨大的空盒子,除了之前放进去的几袋海产干货和两条香烟,什么都没有。
 他原本还期待能有现代化工具,看来是想多了。
 接着,他顺着两条凹沟走到凹坑边。
 凹坑的顶部面积,差不多跟学校里带 400 米跑道的标准操场一样大,超过 15 亩。
 深度大概有二十来米,可现在的水量还不到三分之一。
 他用意念感应了一下凹坑里的水生物 —— 鲤鱼、鲫鱼、草鱼、泥鳅、胡子鲶、黑鱼、黄刺、马口鱼、叉尾斗鱼、翘嘴、溪蟹、河虾、溪石斑鱼,还有两只水生乌龟。
 贝壳类也不少,田螺、苦螺、河蚬、河蚌…… 基本古邑公社能见到的水生物,都被他收进来了,就是潭子不大,鱼的个头都偏小。
 “得找点东西喂鱼才行,不然饿死了就可惜了。” 他琢磨着,转身出了空间。
 可刚出来,他就发现不对劲 —— 自己在空间里明明待了快两个小时,可外面的时间才过了十分钟。
 是错觉吗?林鸿彬决定实验一下。他先看了看手表,记下时间,然后再次进入空间,开始一秒一秒地数:数到 60 下划一横,一共划了 6 个 “正” 字,正好 30 分钟。退出空间后,他立刻看手表 —— 只过了 3 分钟!
 “10:1 的时间流速!” 他惊喜地喊出声,这下赚大了,以后在空间里干活,再也不用担心外面的时间不够用了。
 傍晚回家时,林鸿彬路过村尾的祠堂。祠堂大门紧闭,靠山的一侧是供奉妈祖的百隆宫,大门也关着;百隆宫门口有个戏台,戏台另一边还有个土地庙。
 这里曾经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逢年过节都要搭台唱戏、祭拜神明,可这年头不兴这些了,渐渐就冷清下来。
 不过村里没谁会去破坏这些老建筑,要是有外人敢来捣乱,怕是连村子都走不出去 —— 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说法可不是说出来的。
 祠堂和百隆宫前面是个铺着石板的广场,广场前还有个池塘,里面种着荷花,养着鱼。
 林鸿彬顺手收了些池塘里的浮萍,送进空间的凹坑里,给鱼虾当食物。
 至于荷花和塘里的鱼,他没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