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让你教书启民智,你教全民修武?》最新章节。
山风拂过高台,卷起周明宽大的衣袖,亦吹动着张之栋官袍上的云雁补服。
空气里,血腥味与泥土的清新气息混杂,一如眼前新旧交替之局。
“周先生,下一步,剑指何方?”
张之栋的声音微颤,似有隐忧。
他问的不是湘省,不是湖广,而是这天下。
周明未即刻作答,他转过身,目光如渊,从远山收回,落在这位封疆大吏的面容。
他未见权臣的审视,只看到一张倦怠与困惑交织的面容。
“总督大人,”周明开口,语声不起波澜,“在问剑指何方之前,我们是否该先问一句,如今之天下,病在何处?”
张之栋心头一震,这个问题,他问了自己半辈子。
“病在……外敌环伺,国力衰颓。”他脱口而出,此乃朝堂上下之共识。
周明微摇其首。
“洋人者,不过疥癣之疾。观之凶悍,实则只要我身强体健,一口气便能吹散。”
他指尖轻触胸膛。
“真正的心腹大患,在于内里。”
“民智不开,则国无根基;体魄不强,则民无脊梁。”
“无根之木,无脊之民,如何能立于天地之间?外敌不来,亦会自腐自朽。”
一番话,如洪钟大吕,震荡张之栋心扉。
他宦海沉浮数十载,所见所闻,皆是裱糊粉饰,何曾有人如此洞彻肺腑,撕去这腐朽帝国的遮羞布。
“那……依先生之见,药方何在?”张之栋其声干涩,满含迫切的渴求。
周明未发一言,转身从侍立一旁的周锦萱手中,接过一卷书册,递了过去。
那册子并非寻常纸张,封面乃某种鞣制过的青色软皮,入手温润,上面笔力遒劲的楷书写着六个大字——《振华强国策》。
张之栋接过册子,指尖触及封面,竟生出万钧之感。
他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并非空泛议论,而是一张以湖广两省为蓝本的详实舆图,上面朱笔细密勾勒着各种符号。
“以武协为纲,布武天下……”
他喃喃自语,目光续向下行。
计划第一步,便是以神州武道协会为骨架。
在湖广各府、县、乡、镇,设立分会与武馆,将《气血修炼法》前三层作为基础教育,无偿普及。
凡华夏子民,无论男女老幼,皆可修行。
“全民皆武……”张之栋的呼吸骤然凝滞。
他想到周明麾下那支坚凝如铁的黑甲军,想到那些以一敌百的武道强者。
若真能全民修习,此等磅礴之力,又当如何!
他目光续向下行。
计划第二步,是在各地武馆旁,配套建立新式学堂。
学堂不只教四书五经,更要教格物、算学、地理、历史。
凡振华体系学子,必须文武兼修。
武道修炼有成者,学分加权;文理优异者,可获贡献值,兑换武道资源。
“以武促学,以学明智……”张之栋手掌已然微颤。
此非仅强健体魄,更在启迪民智!
将最桀骜不驯的武夫,与最需引导的学子,用一套规则完美地捆绑。
他的目光落在第三步,双瞳骤然紧缩。
“改良农工,以商养战。”
计划书中,详尽绘就新式农具图纸,介绍了作物轮种、堆肥积攒之法。
尤令人叹为观止者,其提出将武者的劲力运用到工业生产中。
以暗劲锻压机代替蒸汽锻锤,以武者协作代替原始劳力,效能之增,何止十倍!
而所有产出,通过振华商行销往各地,换回的银钱与资源,再投入到武协与学堂建设中,形成完美闭环。
张之栋逐页翻阅,由初时的惊骇,转为难以置信,最终,灼热的光芒在其眸中燃起。
他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一个理想国度的雏形!
在此国度里,人人习武,体魄强健如龙,再无人敢之讥。
人人识字,通晓格物至理,民智大开,再不受愚弄。
武夫不再是恃强凌弱的江湖草莽,而是守护家国的战士,是推动生产的动力。
学者不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而是文武双全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