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宫孤女》最新章节。
“不随意。” 苏凝摇摇头,“让他先爱上这个世界,再去学如何理解世界,这才是最好的启蒙。”
陈先生在景仁宫住了下来,就住偏院的客房。每日卯时起身,先在院里打一套太极,再去书房备课;辰时授课,教赵恒认简单的字,念浅显的童谣,从不强求背诵;午时与宫人同吃素斋,饭后会在梨树下坐着看书,谁也不理;酉时再授一课,内容多是讲些 “孔融让梨”“曾子杀猪” 的故事。
赵恒渐渐喜欢上了这位先生。每日辰时一到,就会摇摇晃晃地扑向书房,抓着陈先生的衣袖不放,咿咿呀呀地要听故事。陈先生也极有耐心,无论小家伙多调皮,从不大声呵斥,只会拿起书说:“你看,这只小猴子不听话,最后迷路了。”
有一次,赵恒把墨汁泼在了陈先生的书稿上,乳母吓得脸色惨白,苏凝刚要斥责,陈先生却笑着说:“无妨。墨汁溅在纸上,像朵乌云,正好给七皇子讲‘乌云过后有晴天’的道理。”
他真的就着墨迹,讲了半个时辰的 “祸福相依”,赵恒听得聚精会神,小手再也不去碰砚台了。
消息传到养心殿时,皇帝正在批阅奏折。李德全笑着说:“陈先生教得真好,七皇子现在见了谁都喊‘先生’,还会指着梨花说‘花,向阳’。”
皇帝放下朱笔,嘴角忍不住上扬:“这个陈老头,当年朕请他教太子,他说太子‘心浮气躁,需磨三年’,如今倒对个奶娃这么有耐心。”
“七皇子性子沉静,不像太子殿下那般急躁。” 李德全小心翼翼地说。
皇帝没接话,只是道:“备轿,去景仁宫看看。”
他走进书房时,正见陈先生握着赵恒的小手,在纸上画歪歪扭扭的 “一” 字。小家伙的脸上沾着墨点,像只小花猫,陈先生的胡须上也蹭了点朱砂,却浑然不觉,只顾着说:“这‘一’字,横平竖直,做人也要这样,不偏不倚。”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一老一小身上,镀上了层柔和的金边。皇帝站在门口,忽然觉得,这比朝堂上的尔虞我诈、后宫里的勾心斗角,要温暖得多。
“陈先生。” 皇帝轻唤一声。
陈先生起身行礼,不卑不亢:“陛下。”
皇帝走到书桌前,看着那张画满 “一” 字的纸,笑道:“恒儿这字,比朕小时候写得好。”
苏凝笑着说:“都是先生教得好。”
陈先生却道:“是七皇子聪慧,更难得是性纯良。老臣只是顺水推舟罢了。”
他从案上拿起本小册子,递给皇帝:“这是老臣为七皇子写的‘启蒙录’,记录每日所学,陛下可一观。”
皇帝翻开册子,上面记着 “今日识‘天’‘地’二字,七皇子指窗外,似懂‘天地广阔’之意”“讲‘曾子杀猪’,七皇子虽不语,却点头,似明‘信’字”。字迹朴实,却透着真切的用心。
“好。” 皇帝合上册子,语气带着难得的温和,“陈先生辛苦了。往后景仁宫的用度,不必受内务府节制,缺什么直接跟李德全说。”
这是给了陈先生极大的体面,也是向所有人宣告,他对这位先生的认可,对七皇子启蒙之事的重视。
陈先生躬身谢恩,却没提任何要求,只道:“老臣只求一处安静,让七皇子安心读书,足矣。”
皇帝离开时,回头看了一眼书房。陈先生正继续教赵恒画 “一” 字,小家伙的小手被先生的大手握着,一笔一画,认真得像在完成什么大事。
春风拂过,梨花瓣簌簌落下,落在书桌上,落在画册上,也落在苏凝的心上。她忽然觉得,选对一位先生,不止是给孩子找了位老师,更是为他铺就了一条最安稳的路 —— 这条路,以 “纯良” 为基,以 “正直” 为阶,哪怕将来风雨再大,也能走得堂堂正正。
偏院的书房里,陈先生看着赵恒画得越来越直的 “一” 字,捋着胡须笑了。他当年拒绝教导太子,是嫌赵珩心术不正;如今愿意留在景仁宫,不仅是因苏凝的诚意,更是看到了这孩子眼底的澄澈 —— 那是深宫最难得的光,值得他用余生去守护。
梨花还在落,像一场温柔的雪。这场看似寻常的择师启蒙,实则早已在无形中,为往后的风波埋下了伏笔。只是此刻的景仁宫,被春风与书香笼罩,谁也没察觉,东宫的方向,正有一双怨毒的眼睛,死死盯着这片安宁。